家长在面临教育焦虑时,通常由这三种因素造成,你都了解吗?

摘要:当下,所有家长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子女教育上多少有焦虑现象发生,但很少有人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它的构成因素,在家长的教育焦虑中,有不确定性、心理控制、情绪感染三种因素,看看你属于哪种?

欢迎关注、转发

当下,所有家长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子女教育上多少有焦虑现象发生,但很少有人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它的构成因素,在家长的教育焦虑中,有不确定性、心理控制、情绪感染三种因素,看看你属于哪种?

不确定性

个体之所以会产生焦虑,是因为个体感知自身无力预测、控制外界刺激以及这些刺激所可能引发的结果。

早期的不确定性理论强调了不确定性在焦虑形成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认为不确定的事件是引发焦虑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当个体面对无法预测与控制的事件时便会感到不舒服并试图回避。

但对不确定性与个体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有区分,个体对事件不确定性的感知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才是引发焦虑的重要因素。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被视为一种认知偏见,它影响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上对不确定性的感知、解释和反应,与负性情绪的产生关系密切,它促使个体倾向于认为未来可能发生的负面事件是不可接受和具有威胁性的,应该避免,无论不确定情境或事件发生概率大小以及结果如何,具有较高水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个体都倾向于对其进行消极评价,进而产生较高水平的焦虑。

从家长教育焦虑的发生过程来看,适合用不确定性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家长教育焦虑来源于对子女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不确定性的感知,该观点得到研究者的一致认同。

子女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家长教育焦虑的产生,具体以对“教育重负”的压力、对“教育落后”的恐慌以及对“教育无能”的担忧来表现。

家长教育焦虑的实质是家长对子女未来发展确定性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失控状态。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反映了个体控制感的缺失,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水平越高,个体控制感水平越低,产生的焦虑水平也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当家长感知自身对子女教育无法预测、控制或获得预期的结果,便会促进或维持焦虑。

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反应了个体的归因风格,是个体对事件结果是否由自己控制还是由外部控制的一种泛化预期。心理控制源理论将个体关于某一特定行为能否导致特定强化结果的主观预测称为预期。

尽管预期具有个体差异性与情境特异性,即不同个体对于某一特定行为在同一情境中导致的特定结果具有不同的预期,同一个体对于某一特定行为在不同情境中所导致的结果也具有不同的预期,但个体会形成对普遍行为结果相对固定的预期即泛化预期,并与个体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

心理控制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内控型与外控型:内控型个体倾向于认为事件结果主要取决于个体自身的行为或态度,坚信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可以改变事件的结果,因而更有可能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负责,更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而外控型个体则倾向于认为事件的结果主要取决于运气、机会、命运,或受到强大他人的影响,或因环境的复杂性而具有不可预测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并不能改变事件的结果,因而更可能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外界刺激,进而产生无望或无助。

心理控制源理论解释了控制与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关系,强调了对事件不可控的感知对个体负性情绪的影响。在心理控制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五因素模型,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是父母关于教育子女成功与否的看法或态度,由父母效能、父母责任、子女控制、命运、机会以及父母控制五个因素构成。

其中,父母效能是指父母对自身养育子女是否有效的看法或态度;父母责任是指父母对自身是否需要对子女行为负责任的看法或态度;子女控制是指父母认为子女的需求或要求主导了他们的生活;命运、机会是指父母认为养育子女及子女的行为主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命运或机会;父母控制是指父母对自身能否控制子女行为的感知。

在子女教育上越倾向于外控的家长焦虑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内控的家长焦虑水平越低。在子女教育上倾向于外控较强的家长通常会认为子女教育的效果并非取决于个人努力,而是取决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通过自身的努力并不能改变结果,因此他们往往会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焦虑水平较高;

与之相反,在子女教育上倾向于内控的家长则认为子女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体内部因素,如个人努力,他们认为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对于子女教育态度积极,焦虑水平也较低。

情绪感染

情绪感染是指情绪从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的传递,它通过面部模仿、情绪表达以及对情绪的感知而发生。

以往对情绪感染的界定可以分为原始性情绪感染与意识性情绪感染,其中,原始性情绪感染理论认为情绪感染是一种在个体之间发生的情绪传递过程,而这个过程通常具有自动、无意识的特点,个体之间之所以会发生情绪感染,是因为人具有自动化地、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倾向性;

意识性情绪感染理论则认为情绪感染并非是一个无意识过程,而是一个有意识参与的过程,是情绪的“移入与调节”过程。但由于意识性情绪感染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明确之处,此后大多数的研究则倾向于支持情绪感染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其发生机制可描述为“情绪察觉——无意识模仿——生理反馈——情绪体验”。

情绪感染理论描述了情绪传递的心理过程,为个体层面家长与子女之间焦虑的代际传递以及群体层面教育焦虑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释。

以情绪感染理论为依据,一方面,高度焦虑的父母往往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害怕、紧张等状态,从而营造消极的家庭情绪环境,容易将自身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子女;另一方面,子女也可能容易察觉父母的焦虑情绪,并通过模仿习得父母的焦虑反应模式。

综上所述,家长教育焦虑具有一定的社会传染性,即家长的焦虑情绪通过与其他家长的互动传递给对方,进而产生情绪感染的循环过程,并且该过程可以在多人间交互产生并不断增强,因此,家长在日常交往中的互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自身焦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昊然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