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门兴格拉德巴赫足球俱乐部(Borussia Verein für Leibesübungen 1900 Mönchengladbach),多数非德甲深度球迷对其认知或许停留在 “中游球队” 的标签上。但这家有着超过百年历史的俱乐部,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洲
提到门兴格拉德巴赫足球俱乐部(Borussia Verein für Leibesübungen 1900 Mönchengladbach),多数非德甲深度球迷对其认知或许停留在 “中游球队” 的标签上。但这家有着超过百年历史的俱乐部,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洲足坛书写过辉煌篇章,从德甲新军到联赛霸主,再到如今长期徘徊于联赛中游,其发展轨迹充满戏剧性,也折射出不少老牌球队在时代变迁中的困境。
早期蛰伏:从成立到德甲敲门砖
1900 年 8 月 1 日,门兴格拉德巴赫在德国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正式成立。与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等早年间就崭露头角的球队不同,门兴在二战前的数十年里始终处于 “不温不火” 的状态,既没有拿到过重要赛事的冠军,也未能在地区联赛中建立起统治力,这样的沉寂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1959/60 赛季,门兴迎来队史首个重要突破 —— 他们在德国杯赛事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捧起队史首座德国杯冠军奖杯。这座冠军奖杯虽让球队知名度有所提升,却未能帮助他们搭上首届德甲联赛的末班车(1963/64 赛季为首届德甲),彼时的门兴仍需在次级联赛中继续努力。
真正改变门兴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 1964 年 4 月 —— 球队宣布任命亨内斯・魏斯魏勒为新任主教练。这位曾在科隆效力的前职业球员,当时在教练圈尚未有显赫名气,没人能预料到,他将在未来十年里带领门兴走向欧洲足坛的顶峰。而在魏斯魏勒到来前,门兴已开始默默储备青年才俊:1963/64 赛季,19 岁的君特・内策尔被提拔至一线队,这位后来的德国足坛传奇中场,当时已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传球视野和控球能力。
1964/65 赛季,门兴的另一位传奇人物约瑟夫・海因克斯开始崭露头角。年仅 21 岁的海因克斯在该赛季各项赛事中出场 32 次,累计登场时间达到 2867 分钟,打进 30 粒进球,这样的效率在当时的次级联赛中堪称惊艳。凭借海因克斯的强势表现,门兴以次级联赛前列的成绩成功升入德甲,巧合的是,同批次升级的还有后来成为德甲霸主的拜仁慕尼黑,这两支球队的命运从此开始频繁交织。
黄金时代:魏斯魏勒麾下的德甲王朝
升入德甲后的首个赛季(1965/66 赛季),门兴的表现并不理想,最终以联赛第 13 名的成绩惊险保级。但这个赛季并非毫无收获 ——18 岁的右后卫贝尔蒂・福格茨进入一线队,这位日后成为德国国家队主帅的传奇球员,此后将整个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门兴,从青涩小将成长为球队后防核心。
1966/67 赛季,门兴的战绩稳步提升,最终位列联赛第 8 位,赫伯特・维默尔等青年球员也在这个赛季逐步站稳脚跟。不过球队遭遇了首个重要损失 —— 头号射手海因克斯在赛季结束后转会至汉诺威 96,这让门兴的进攻端面临不小考验。好在球队的上升势头并未因此中断,1967/68 赛季和 1968/69 赛季,门兴连续两个赛季获得德甲季军,逐渐跻身联赛上游行列,传奇门将沃尔夫冈・克莱夫也在 1968/69 赛季加盟,为球队构建起稳固的后防线。
1969/70 赛季,门兴终于迎来收获的时刻。在魏斯魏勒的战术体系下,内策尔掌控中场,维默尔负责攻防转换,克莱夫镇守球门,球队整个赛季仅输掉 5 场比赛,最终以领先第二名 6 分的优势,夺得了队史首个德甲冠军。1970/71 赛季,海因克斯重回门兴,莱纳・邦霍夫等强援也相继加盟,实力大幅提升的门兴在联赛中再次展现统治力,以 27 胜 5 平 6 负的战绩成功卫冕德甲冠军,成为德甲历史上首支实现联赛卫冕的球队。
这个卫冕赛季还发生了一件影响德甲硬件设施的趣事:在门兴对阵不莱梅的比赛中,门兴球员赫伯特・劳门为了接应内策尔的精准传球,全力冲刺后不慎摔入球门。由于当时球门框架为木质结构,劳门的冲击力直接导致球门立柱断裂,球网也将他紧紧包裹。由于现场无法及时修复球门,比赛被迫提前结束,当时场上比分定格为 1-1。但经过联赛官方赛后裁定,这场比赛最终以不莱梅 2-0 获胜收尾。这一事件也直接推动德甲联盟将木质球门立柱全部更换为更坚固的铝制立柱,成为德甲发展史上的一个小插曲。
1971/72 赛季,门兴因核心球员伤病影响,最终仅位列联赛第 3 位,无缘三连冠。1972/73 赛季,球队继续补强阵容,丹麦球星阿兰・西蒙森和德国国脚乌利・施蒂利克先后加盟,但德甲赛场的表现依旧起伏,最终排名第 5 位。好在德国杯赛场为球队挽回颜面 —— 决赛中,内策尔在加时赛第 108 分钟打进制胜球,帮助门兴 2-1 击败科隆,时隔 13 年再度捧起德国杯冠军。
1973 年夏天,门兴遭遇重大人员流失 —— 效力球队十年的核心中场内策尔转会至皇家马德里。在门兴效力期间,内策尔共出场 358 次,累计登场 31915 分钟,贡献 137 粒进球和 75 次助攻,帮助球队拿到 2 座德甲冠军和 1 座德国杯冠军,他的离开让门兴的中场实力大幅下滑。
即便如此,门兴在 1973/74 赛季仍展现出顽强竞争力,最终以 1 分之差不敌拜仁,屈居德甲亚军。1974/75 赛季,门兴迎来队史最辉煌的一个赛季:海因克斯状态火热,以 30 粒进球蝉联德甲金靴(1973/74 赛季已打进 30 球),同时以 11 粒进球斩获欧洲联盟杯金靴。在他的带领下,门兴不仅以领先拜仁 4 分的优势重夺德甲冠军,还在欧洲联盟杯决赛中击败荷兰特温特队,成为德甲历史上首支包揽联赛和欧洲赛事冠军的 “双冠王” 球队。
赛季结束后,功勋主帅魏斯魏勒选择离开门兴,转投巴塞罗那执教。这位带领门兴从保级队成长为欧洲强队的教练,用七年时间为球队奠定了战术基石,他的离开成为门兴黄金时代的一个重要节点。
功勋流失:王朝崩塌的序幕
魏斯魏勒的继任者是在拜仁取得巨大成功的乌多・拉特克,这位名帅的到来让门兴球迷看到了延续辉煌的希望。1975/76 赛季和 1976/77 赛季,门兴凭借深厚的阵容底蕴,连续两个赛季斩获德甲冠军,完成队史第二次德甲三连冠(1974/75、1975/76、1976/77),同时在 1976/77 赛季的欧洲冠军杯(欧冠前身)中闯入决赛,最终不敌利物浦,无缘欧洲最高荣誉。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球星阿兰・西蒙森在 1977 年凭借在门兴的出色表现(联赛 18 球、欧冠 6 球),斩获欧洲金球奖,成为门兴队史首位获此殊荣的球员。
1977/78 赛季,门兴的阵容开始出现裂痕:施蒂利克转会至皇家马德里,邦霍夫加盟英格兰埃弗顿,球队中场控制力大幅下降,最终以净胜球劣势不敌科隆,获得德甲亚军。更让球迷痛心的是,队史最佳射手海因克斯在赛季结束后宣布退役 —— 在为门兴效力的 14 个赛季里,海因克斯共出场 417 次,累计登场 36683 分钟,打进 298 粒进球并贡献 49 次助攻,这样的进球效率至今仍是门兴队史纪录,他的退役让门兴的进攻端失去了最稳定的得分点。
1978/79 赛季,失去多名核心的门兴在德甲赛场上迅速下滑,最终仅排名联赛第 10 位。好在欧洲联盟杯赛场再次给了球队慰藉:决赛中,西蒙森在第二回合第 63 分钟打进全场唯一进球,帮助门兴 1-0 击败贝尔格莱德红星,斩获队史第二座欧洲联盟杯冠军。但这座冠军未能阻止球队的下滑趋势 ——1979 年夏天,门兴迎来一波 “退役潮”:后防核心福格茨、中场大将维默尔宣布退役,传奇门将克莱夫转会至柏林赫塔,金球奖得主西蒙森也转投巴塞罗那,门兴的黄金一代彻底解体。
后黄金时代:挣扎与起伏
为了填补阵容空缺,门兴在 1979 年夏天做出两项重要举措:任命刚退役的海因克斯为球队新任主教练,同时签下 18 岁的马特乌斯。这位后来的德国足坛传奇中场,当时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在海因克斯的指导下进步神速,但门兴的整体实力已无法与 70 年代相比。在马特乌斯效力门兴的五个赛季里,球队前四个赛季均未能进入联赛前五,仅在 1983/84 赛季看到复苏希望 —— 该赛季门兴因净胜球劣势屈居德甲季军,德国杯决赛中又因马特乌斯罚丢点球,不敌拜仁无缘冠军。赛季结束后,心灰意冷的马特乌斯选择转会至拜仁,门兴的复兴计划再次受挫。
1984/85 赛季至 1986/87 赛季,门兴在海因克斯的带领下维持在联赛中上游,先后获得第 4、第 4 和第 3 名,期间还在 1984/85 赛季闯入欧洲联盟杯决赛,最终因客场进球少不敌法兰克福,无缘冠军。1987 年夏天,海因克斯离开门兴,转投拜仁执教,他的首次执教生涯虽未能为门兴带来冠军,却为球队培养了一批年轻球员。
1987/88 赛季,19 岁的斯特凡・埃芬博格被提拔至门兴一线队。这位性格张扬的中场球员被球迷称为 “老虎”,虽在比赛中展现出极强的领导力和技术能力,但门兴的整体表现依旧低迷 —— 埃芬博格效力的三个赛季里,球队分别排名联赛第 7、第 6 和第 15 位。1990 年夏天,埃芬博格选择转会至拜仁,门兴再次失去核心球员。
此后的几个赛季,门兴陷入持续低迷,长期在联赛中游徘徊。1991/92 赛季,球队虽闯入德国杯决赛,却在点球大战中不敌汉诺威 96,再次与冠军失之交臂。1994/95 赛季,埃芬博格重回门兴,球队状态有所回升,获得联赛第 5 名并在德国杯决赛中 3-0 击败沃尔夫斯堡,时隔 22 年再度捧起德国杯冠军。1995/96 赛季,门兴继续保持竞争力,获得联赛第 4 名,球迷开始期待球队的复兴。
但这样的希望很快破灭 ——1996/97 赛季,门兴因阵容老化和伤病问题,排名骤降至联赛第 11 位;1997/98 赛季更是险些降级,最终以联赛第 15 名的成绩惊险保级。赛季结束后,埃芬博格再次离开门兴,第二次加盟拜仁,门兴的复兴彻底化为泡影。
降级与回归:迷失的 “小马驹”
1998/99 赛季,门兴迎来队史黑暗时刻。当时被寄予厚望的 18 岁新星塞巴斯蒂安・代斯勒被提拔至一线队,这位技术细腻的中场球员曾被视为德国足坛的未来,但频繁的伤病让他缺席了半个赛季的比赛。缺少核心球员的门兴在联赛中一胜难求,最终以德甲垫底的成绩惨遭降级,这是球队升入德甲后的首次降级。赛季结束后,代斯勒被出售给柏林赫塔,门兴的人才培养再次遭遇打击。
降级后的门兴未能迅速回归德甲,直到 2000/01 赛季,才以德乙亚军的身份重返德甲赛场。但重回顶级联赛的门兴实力有限,始终处于联赛中下游,2006/07 赛季再次以德甲垫底的成绩降级。这次降级后,门兴仅用一个赛季就以德乙冠军的身份重回德甲,不过此后的十多年里,球队始终未能找回昔日的竞争力,时而为欧战资格拼搏,时而陷入保级泥潭。
值得一提的是,门兴从未停止过培养青年才俊的步伐 —— 马尔科・罗伊斯、马克斯・马林、特尔施特根等后来的德国国脚,均是在门兴崭露头角。但由于球队财政实力有限,这些新星在打出名气后往往被其他豪门球队挖走,罗伊斯转会至多特蒙德、特尔施特根加盟巴塞罗那、马林转投切尔西,大量核心球员的流失让门兴始终无法构建稳定的阵容,只能在联赛中游苦苦挣扎。
如今的门兴格拉德巴赫,早已没有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德甲霸主” 的风采,更多时候只是德甲赛场上的 “中游常客”。对球队球迷而言,唯一的期待或许就是每场对阵拜仁的比赛 —— 这支曾与拜仁并称为 “德甲双雄” 的球队,即便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也总能在与拜仁的较量中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偶尔还能爆冷击败对手,成为球迷心中仅存的慰藉。比赛日的普鲁士公园球场,依旧会坐满身穿白色球衣的门兴球迷,他们挥舞着球队旗帜,高唱着百年前的队歌,仿佛在等待着 “小马驹” 再次驰骋德甲赛场的那一天。
来源:抚速闻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