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雪域高原建起“绿色长城”,自己被晒成了“红富士”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6 14:52 2

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历经5年艰苦努力,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承建的西藏山南森布日生态修复工程,已在雪域高原建成绵延10.6公里的“绿色长城”,让昔日漫天风沙、遍地荒凉的苦寒之地变成环境宜居、生态优良的美丽家园。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历经5年艰苦努力,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承建的西藏山南森布日生态修复工程,已在雪域高原建成绵延10.6公里的“绿色长城”,让昔日漫天风沙、遍地荒凉的苦寒之地变成环境宜居、生态优良的美丽家园。

生态修复难,高原生态修复更是难上加难。该工程修复面积达28000亩,相当于260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最高海拔4280米,且施工区域地形复杂,包含高原山地、草甸、河谷滩地等,气候更是高寒缺氧、干旱少雨、沙暴频繁。

“多走两步就喘,不能跑,更不能跳。”“爬上一座山头要两小时。”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巨的修复任务还是给建设者们来了个下马威。山坡上全是细腻的沙子,踩一步滑两步,再加上高原空气稀薄,爬到半山腰已是腿软气喘、满嘴黄沙。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线强度是平原地区的几倍。尽管有太阳帽、防晒霜、唇膏的保护,许多建设者的脸仍被晒成了“红富士”,嘴唇也干裂出一道道的血口子。

为了克服高原植被成活率低这一难题,项目团队本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根据地貌和植被特点不同划分为多种类型治理区域,精心选用樟子松、藏垂柳、花棒、砂生槐、青海披碱草等20种抗旱耐寒植物,采取播种、植苗、围栏封育、设置固沙网等多种方式,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抚育管护、施肥灌溉,有效提高了植物成活率。

尽管每年只有短短一百多天有效施工期,建设者们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上完成了巨大的施工任务。工程累计铺设各类养护管线超过560公里,种植各类苗木164万株,散播草种11.4万千克,安装喷灌系统1.2万套、安装固沙网超过2340亩。

如今,放眼望去,藏垂柳、细叶红柳在雅鲁藏布江畔随风摇曳,樟子松、油松整齐地挺立山坡,草地开满野花、结出野果。

栏目编辑:罗水元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