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给中国战机下定论:歼-35和歼-20迟早会被淘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6 16:05 2

摘要:中国航空工业这些年进步飞快,从过去依赖进口到现在自给自足,歼-20和歼-35这样的隐身战机接连亮相,标志着我们空军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不光是技术突破,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可国外总说这些战机再牛,也挡不住技术更新的脚步,早晚得让位给新一代。

中国航空工业这些年进步飞快,从过去依赖进口到现在自给自足,歼-20和歼-35这样的隐身战机接连亮相,标志着我们空军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不光是技术突破,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可国外总说这些战机再牛,也挡不住技术更新的脚步,早晚得让位给新一代。

我们的歼-20从2011年首飞,到2017年正式入列空军,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成了主力。这款战机采用鸭式布局,机身长21米多,翼展13米,装两台国产WS-10C发动机,推力147千牛,速度能到2马赫,作战半径2000公里。隐身设计是关键,雷达截面小,武器舱里能带PL-15和PL-10导弹。到现在,空军装备数量已经超过200架,还在稳步增加。它不光巡逻台湾海峡和南海,还在2022年东海上空跟美国F-35有过接触,生产速度也快,预计到2024年中能超300架。

再说歼-35,前身是FC-31,沈阳飞机公司自筹项目,2012年首飞。起初没啥关注,但经过改进,2024年11月珠海航展上正式露面,有陆基歼-35A和舰载版。外形有点像F-35,常规布局,双引擎,隐身性能好,武器舱内置。发动机可能是WS-19,定位多用途,能空战也能对地打击,尤其适合海军航母用。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有两种隐身战机的国家,这让国际上不得不重视。

这些战机不光数量上去了,质量也硬了。歼-20升级后有“野兽模式”,外部挂导弹,火力强。歼-35舰载版测试电磁弹射,2025年可能上航母。空军现代化进程加速,结合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形成体系作战。相比美国F-35,我们的成本低,生产快,不用总担心预算超支。

美国有些军事专家,总爱对中国战机评头论足,说歼-20和歼-35虽先进,但技术更新太快,早晚得淘汰。他们的理由是,第五代战机生命周期短,第六代一上来就取代。像美国空军将领说过,歼-20飞行不错,但不算主导性战机,技术有借鉴痕迹。2023年国防部报告指出,中国战机发动机和传感器有短板,十年内可能退居二线。

他们还提歼-35必要性争议,歼-20升级后多用途了,为什么还要新机型。成本高,维护难。关键是第六代威胁,美国NGAD计划2030年代推出,整合AI、无人系统和激光武器。欧洲有GCAP和FCAS。中国第六代原型2024年试飞,他们觉得第五代很快就过时,像F-15被F-22取代。F-22从2005年服役,到2023年讨论退役,才18年。歼-20服役2017年,到2030年可能刚20岁,就得面对新挑战。

这些观点提醒为我们,技术竞争激烈。美国专家认为中国发动机WS-10C提升了,但比F-119差,WS-15还在完善。传感器融合上,F-35数据共享强,歼-20和歼-35进步了,但没到那水平。2025年智库报告说,中国生产快,但创新有限,第六代一出,第五代让位。 当然,这不是否定我们,而是竞争视角。

技术发展是双刃剑,淘汰旧的才能迎来新的。第五代战机服役20到30年,但现在更新很快。歼-20和歼-35未来可能转辅助角色,像指挥无人机。双座歼-20S已经在测试,能带无人翼机,2024年亮相。中国第六代歼-36原型2024年试飞,无尾翼飞翼式,三引擎,隐身更强,整合AI和无人机群。沈阳歼-50 V形翼,双引擎,形成互补。

我们航空工业迭代能力强,从歼-20到歼-36,用时短,基础研究投入大,发动机和材料进步明显。空军策略是高低搭配,优化资源,不会出现力量空窗。

而淘汰不是坏事,是进步代价。歼-20和歼-35填补空白,增强威慑。第六代上来,它们经验积累成为基石。全球竞争中,中国从追赶到并行,甚至领先。空军现代化是国家安全保障,坚持自主创新,就能立于不败。

美国专家的定论有道理,但也别太当真。中国航空价值在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过去20年证明了实力,未来考验更大。淘汰是新开始,中国空军前途光明。

​​

来源:映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