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村干部选举大变化!三级联审严把关,这7种人再也没资格参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7 11:49 1

摘要:2025年,中央层面针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村干部换届选举,祭出了前所未有的重磅举措。一套名为“村/镇/县三级联审”的严格审核机制正式登场,并前所未有地联合了多达16个部门的力量共同参与。

2025年,中央层面针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村干部换届选举,祭出了前所未有的重磅举措。一套名为“村/镇/县三级联审”的严格审核机制正式登场,并前所未有地联合了多达16个部门的力量共同参与。

其核心目标直指一个:彻底净化村干部队伍入口,将那些不符合要求、可能损害村民利益和基层政权稳固的“问题人员”坚决挡在门外。这一次,村干部选举的规则,真的要变天了。

第一、为何中央要重拳整顿村干部选举?

过去,在一些地方,谁能当上村干部,往往并非完全取决于能力和品德,而是受到家族势力、经济实力甚至各种“门路”的深刻影响。家族把持、贿选拉票、村霸渗透等乱象,严重干扰了选举的公平公正,侵蚀了基层政权的公信力。这不仅违背了村民自治的初衷,更与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格格不入。

2025年,国家“十五五”规划开局,三农工作的重心已全面转向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大战略、大棋局。而要将这一战略蓝图变为现实,将各项惠农、强农、富农的政策精准送达田间地头,村干部正是关键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

他们的素质、能力、品行,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地的成效和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因此,从源头上确保选出来的村干部是“好苗子”,是民心所向,更是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

此外,现实中部分基层治理的失序甚至失败,其根源往往在于村干部的失德失范乃至违法乱纪。

诸如利用职权为亲友在低保、补贴上“开绿灯”、侵占集体土地资产、挪用扶贫资金、建房乱收费、招投标暗箱操作、村务不公开透明等现象,不仅侵害了集体和村民的合法权益,更使村级组织沦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极大挫伤了农民群众的信任感。重塑基层政治生态,必须从选人用人这个源头抓起。

第二、 “三级联审”+“16部门联动”:史上最严资格审查如何运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草案)》及相关配套政策,针对即将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集中展开的新一轮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资格审查环节将迎来革命性变化。

“三级联审”层层把关:

村级初筛: 由村党组织和村民选举委员会首先对报名参选人员的初步资格进行审查,依据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进行第一道过滤。

乡镇初审: 乡镇党委、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通过村级初筛的候选人进行更深入的审查,重点核查其在本乡镇范围内的表现、口碑及是否存在明显问题线索。

县级终审与联审: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由县级层面牵头,组织协调多达16个部门进行联合审查。这16个部门涵盖了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信访局、审计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保监(分支机构)等。各部门依据自身职能,对候选人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景式扫描”。

“16部门联动”深度体检:
这16个部门将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对候选人的以下方面进行严格核查:

政治表现: 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是否坚定(由纪委、组织部等负责)。

违法犯罪记录: 是否有刑事处罚、被剥夺政治权利、治安拘留及以上处罚记录(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负责)。

诚信状况: 是否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未撤销(由法院、相关金融机构负责)。

经济行为合规性: 是否存在侵占集体资产、挪用资金、偷税漏税、非法经营等行为(由审计、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

涉黑涉恶及非法宗教活动: 是否涉黑涉恶、组织或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利用宗族势力干扰基层(由公安、统战/民宗等部门负责)。

履职评价(针对现任村干部): 本届任期内考核是否称职,是否有被问责、处分未撤销或依法罢免情况(由组织、民政及乡镇党委负责)。

其他方面: 如道德品行、邻里关系、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等(综合各部门信息及社会反馈)。
审查结果将汇总,为每位候选人建立“一人一档”的审核模型,确保审查过程有据可查、责任清晰,严格落实“谁推荐、谁负责、谁把关、谁签字”的终身责任制。

第三、 七类人员被明确“拉黑”:彻底无缘村干部竞选

在“三级联审”和16部门联动的严密审查下,以下七类人员将被明确列入“负面清单”,一律取消其作为村两委成员候选人的资格:

政治立场“歪”的人: 制造、传播政治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

有“硬伤”的犯罪者: 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且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尚未恢复的。

道德品行“劣”的人: 因聚众赌博、嫖娼、酒驾等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被处以治安拘留及以上处罚,反映出道德品行低劣的。

涉黑涉恶、干扰基层的“黑手”: 存在涉黑涉恶问题;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利用宗族、家族势力干扰、操纵、破坏基层选举,侵犯基层政权正常运行的。

欠债不还的“老赖”: 因恶意失信行为(如借钱不还、恶意欠薪、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等)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在参选登记时仍未撤销的。

以权谋私的“蛀虫”(现任村干部): 现任村干部存在贪污挪用、以权谋私、侵占集体资产、侵犯群众利益等行为,且已受到追究(如党纪政务处分、司法处理)的。

考核“差评”、被“罢免”的失职者: 本届任期内因考核不称职、被依法罢免村(居)委会成员职务的;或者近3年内,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党员。

这份“负面清单”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危害基层治理健康、损害村民利益的“问题类型”,为选人用人划出了清晰的红线。

第四、 严选“领头雁”,护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全国广大农村将迎来新一轮村两委集中换届。在“三级联审”和16部门联审的强力保障下,此轮选举对候选人资格的审查力度和广度将是空前的。

那些靠“门路”、靠“关系”、靠不正当手段企图混入村干部队伍的人,将彻底失去空间。

严格的审查,并非为了设置障碍,而是为了把真正有德行、有能力、有公心、愿为村民办实事的人选出来。一位好支书、一位好主任,就是一个村庄发展的“领头雁”,是带领乡亲们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发展乡村产业、建设美丽家园、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力量。

中央此次“下场”重拳整顿村干部选举,传递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定决心。我们期待,在新规则、新机制的保驾护航下,广大农村能够选出真正值得信赖、能够担当重任的“当家人”,共同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来源:山药蛋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