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农村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更多发展机会,不少原本在城市里工作或打拼的女性毅然选择“凤凰还巢”,回到乐昌这片热土,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用智慧和汗水助力“百千万工程”。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农村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更多发展机会,不少原本在城市里工作或打拼的女性毅然选择“凤凰还巢”,回到乐昌这片热土,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用智慧和汗水助力“百千万工程”。
然而,返乡创业并非一条坦途,除了一腔热情,更离不开实干、智慧和技术,而资金链的保证更是必不可少。不少女性创业者都会面临资金难题,难以扩大生产或者创业失败后欲东山再起时,广东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无疑是创业妇女的福音,给巾帼创业者们“雪中送炭”,为妇女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了她们的心头难题,妇联组织为创业妇女“扶一程、送上马”,达到“扶起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涌现了一个个巾帼返乡创业、勇敢追梦的乐昌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徐小惠的故事,看她如何运用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徐小惠:巾帼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徐小惠是乐昌市廊田镇廊田村张家组一名女性村民,2004年毕业于广东省韶关市农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网络专业,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致富女能手和带头人,她始终将个人专长与党员使命紧密结合,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依托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的专业背景,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升级,带动周边妇女群众增收致富,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辞职返乡,开启曲曲折折创业路徐小惠从广东省韶关市农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在东莞工作七年。2010年,她辞去东莞的工作返回乐昌组建家庭,次年与爱人共同创立乐昌市丰泽物流配送中心,并经营农资销售部。面对廊田镇年轻劳动力外流、农户对“80后新农人”缺乏信任的困境,夫妻俩意识到仅有理论知识远不够,实践经验更为关键——“说得好不如种得好”。为打破僵局,他们流转50余亩耕地,专注种植香芋、马蹄等适合当地的作物。通过查阅资料、向老农请教、开展种植试验,两年后作物实现增产增收,逐渐赢得农户认可,农资生意随之好转。为进一步带动家乡发展,徐小惠于2016年注册乐昌市御龙园生态家庭农场,拓展水稻、花生、无花果、柑橘等多元种植。2023年,在乐昌市妇联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的支持下,农场流转土地面积扩至约300亩,年产值达396万元,并于2019年12月获评“广东省示范家庭农场”,成为当地生态高产种植的示范标杆。
授人以渔,实施生产销售传帮带
技术赋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针对农户传统种植效益低的痛点,徐小惠以“科学种植+实践示范”双轮驱动。初期通过图文资料普及水稻、香芋等作物生长规律,引导农户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2016年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牛哥驿站”服务站点,组建专业农业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开展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等实操指导。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及现场观摩会,累计培训1500人次(含妇女专场600人次),显著提升农户种植技能,实现亩均生产成本降低15%-20%,助力增产增收。
渠道创新,构建产销一体体系。为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徐小惠于2018年注册“上品美植”品牌,成立电子商务公司,依托团省委电商平台将大米、香芋等特产销往全国。2020年成功入驻广东省消费扶贫平台,并拓展微信小程序、抖音抖店等多元化渠道,线上订单已破万 ,销售额突破39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品牌运营”模式,使当地农产品溢价提升,有效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链。
成立合作社,拓展农业发展新模式为夯实产业基础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徐小惠成立乐昌市灵溪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合作社吸纳53名成员,包含2家广东省示范家庭农场、1家韶关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及35户种植大户,形成“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供产销一体化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品种、提供技术指导、对接销售渠道,有效解决农户种植品种单一、技术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及市场对接困难等问题。目前,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132亩,年产值突破900万元 ,成功注册“廊田灵溪”“廊田马蹄”商标,并于2021年获评“乐昌市示范合作社”。这一模式直接带动成员及周边农户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实现稳定增产增收,为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巾帼赋能,以电商培训推动妇女增收
徐小惠始终秉持“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持续深化专业能力。回乡创业后,她于国家开放大学进修会计专业,系统掌握财务管理技能,为农业产业化运营奠定专业基础。日常工作之余,她积极参与各级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综合素养。2021年参加妇联组织的广东省农业经理人巾帼培训班时,徐小惠深刻认识到:在“E网兴农”的5G时代,农业发展必须突破单打独斗模式,通过抱团联盟实现资源整合。
她的家庭农场、电子商务公司提供劳动就业岗位,优先聘用妇女劳动力,目前稳定吸纳6名女性务工,同时针对留守宝妈群体创新设立“妈妈岗”,组建巾帼宝妈团队,破解“带娃与就业”矛盾。为提升团队竞争力,徐小惠将外部培训所学转化为内部教学资源,定期组织农村电商经营管理培训,系统教授抖音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数字化技能。
现在她们的抖音账号店铺已实现日常订单输出,初步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徐小惠表示,未来将持续扩大团队规模,深化品牌建设,让廊田农产品通过“巾帼力量”走向更广阔市场,真正实现“就业一个人,幸福一个家,带动一方人”的示范效应。
文/图:李敏磊/乐昌市融媒体中心
编 辑:丘辉鸿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