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品牌基因到视觉落地的完整闭环,才能确保VI不仅是“好看的皮肤”,更是“可生长的骨骼”。
1. 品牌战略解码阶段
核心定位提取:通过企业访谈/用户调研,提炼3-5个品牌关键词(如“专业、温暖、创新”)
竞品视觉审计:分析行业TOP3品牌的VI优劣势,建立差异化坐标
交付成果:品牌视觉策略报告(含情绪板Mood Board)
2. 基础系统构建阶段
标志设计:
产出3-5套方向性方案
确定后完成标准化制图(包括网格系统、最小应用尺寸)
色彩体系:
主色+辅助色(标注Pantone/CMYK/RGB/HEX)
明度梯度(至少5个层级)
字体系统:
中英文组合规范(如中文思源黑体+英文Helvetica Neue)
标题/正文字号行距标准
3. 应用系统开发阶段
办公系统:
名片/信纸/电子签名模板(含出血线与安全边距)
宣传系统:
海报/手册/展位设计规范(不同尺寸适配方案)
数字系统:
社交媒体头图/APP图标/网页Banner设计指南
4. 动态延展设计阶段
标志变体:
节日版/活动版设计规范(如春节金色变体)
IP形象延展:
动作库/表情包/周边应用场景
图形资产库:
辅助图形使用比例与组合方式
5. 系统验证与交付阶段
场景测试:
将VI应用于实体物料(如包装盒)与数字界面(如H5)进行效果验证
手册编制:
使用InDesign制作结构化手册(基础系统/应用系统/错误案例)
多格式交付:
PDF印刷版+在线交互版(Figma)+品牌资产包(矢量文件/字体)
关键控制点:
所有颜色必须提供Pantone色号(确保印刷一致性)
标志安全间距≥标志高度的1/2
动态设计需标注动画参数(如转场时长500ms)
流程价值公式:
战略明确性×执行颗粒度×延展灵活性=VI系统生命力
从品牌基因到视觉落地的完整闭环,才能确保VI不仅是“好看的皮肤”,更是“可生长的骨骼”。
来源:凝凝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