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用核武,击溃日本需多久?张召忠四小时预言震动东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7 13:36 2

摘要:四小时能做什么?泡一壶茶?看完半场球赛?还是完成一次跨国飞行?当军事专家张召忠面对“中日若开战胜负几何”的尖锐提问,给出了“四小时”这个惊雷般的答案时,整个演播室陷入一片寂静。

四小时能做什么?泡一壶茶?看完半场球赛?还是完成一次跨国飞行?当军事专家张召忠面对“中日若开战胜负几何”的尖锐提问,给出了“四小时”这个惊雷般的答案时,整个演播室陷入一片寂静。

这究竟是战略自信的豪言,还是基于实力的冷静预判?

时间回溯到火药味弥漫的2025年西太平洋。中国双航母编队劈波斩浪,以无可争议的强大姿态穿越日本咽喉要道宫古海峡,展开大规模实战化演习。

高清镜头下,万吨大驱如钢铁长城般拱卫着航母,歼-20战机撕裂长空的呼啸声仿佛穿透屏幕——这一幕通过卫星画面震撼全球,也在日本社会投下巨大阴影。

媒体惊呼“航母阴影笼罩列岛”,街头民众难掩焦虑:“这支力量若调转炮口……”

日本的扩张执念深植于地理与历史的基因。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壬辰倭乱,到甲午战争撕裂东亚,再到十四年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屡次将铁蹄踏上邻国土地。

1945年战败的废墟并未根除其野心土壤。朝鲜战争的“特需景气”如同强心针,让日本借美国之力浴火重生,四十年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桂冠下,右翼幽灵悄然还魂。

进入21世纪,日本防卫政策危险转向。所谓《自卫队法》修订直指“国防军”转型,军费连年飙升逼近GDP的2%,甚至公然将中国列为头号假想敌。2024年东海危机触目惊心:日舰悍然侵入我方海域,遭解放军实弹警告驱逐。

更甚者,我军例行远海演训,总见日本侦察机如影随形抵近窥探。昔日侵略者的獠牙,在精密宙斯盾舰和F-35机群包裹下,再度泛出寒光。

从“银河号”之辱到航母巡洋,中国军队的逆袭是一部艰苦卓绝的科技长征。

世纪初的东海维权,海空力量面对挑衅常显力不从心。但卧薪尝胆终成巨变——“技术爆炸”重塑三军筋骨。

福建舰电磁弹射引领航母革命,055大驱火力密度冠绝全球,东风家族导弹覆盖海天,歼-20与歼-35组成的隐身打击群让对手防空网形同虚设。

2020年成为钓鱼岛态势转折点。海警舰艇常态化巡航彻底粉碎日本觊觎,雷达屏幕上日方船只屡次被逼退的轨迹,无声宣告主权铁律——“豺狼来了有猎枪”。

当山东舰与辽宁舰双剑合璧穿越第一岛链,西太演兵场已成检验实战能力的试金石。

张召忠的“四小时论”绝非空谈:火箭军数千枚精确制导武器可在首波打击中瘫痪敌方指挥枢纽;隐身战机群将撕破防空网夺取制空权;海上钢铁洪流同步封锁三大海峡。失去雷达指引的日本F-15战机甚至来不及升空,港口内的“出云”级恐将重演二战战列舰“大和”号的命运。

今日的中日军力对比已是云泥之别。日本海上自卫队主力舰艇不过50余艘,中国海军仅驱逐舰数量即超越其总和。

航空战力差距更如鸿沟——日本F-35数量不及中国四代机零头。

经济层面,中国GDP总量已达日本四倍,战争潜力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当台岛周边联合战备警巡已成常态,当轰-6机群穿越宫古水道如入无人之境,实力天平的倾斜早已标注在每一寸海疆。

司马懿曾叹:“军事,存亡之道,国之大事。”中国锻造利剑不为征服,只为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那些鼓噪“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右翼政客,该重温东乡平八郎的遗训:“胜者尤需持重。

当歼-20双机编队近日掠过对马海峡,尾迹云在雷达屏上画出两道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最清晰的战略警示:军国主义妄想终将被碾碎于历史车轮之下。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中国利剑始终高悬于和平的殿堂之上,这既是千年文明的智慧,也是五千年血脉的尊严。当太平洋的季风再次吹过琉球海槽,世界该记住:任何在东亚点燃战火的企图,终将在钢铁长城前化为青烟。

来源:历史烽烟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