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亚本来是旅游胜地,每年去三亚旅游的人有很多,没想到,最近在三亚竟然发生了悲剧,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最近几天热搜不断。
文:栗頿
三亚本来是旅游胜地,每年去三亚旅游的人有很多,没想到,最近在三亚竟然发生了悲剧,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最近几天热搜不断。
一女子在三亚旅游时,被蛇咬了,本以为是普通的蛇咬人事件,随着事件的不断曝光,事情不断的出现反转,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6月1日晚女子被蛇咬伤后救助无效身亡,之后有媒体报道称,死者家属暂不考虑尸检,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质疑。
因为按照标准要求,尸检需要开三腔,即颅腔、胸腔和腹腔,这是法医解剖尸体的常规步骤,是为了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尸检后,其他地方还可以用衣服遮盖,但是开颅腔估计很多家属难以接受,这是可以理解的。
而蛇咬人至身亡,这件事也引起了全民热议,之所以热度这么高,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管是医疗事故、户外安全还是旅游,我们每个人可能遇到。
这也引发了多方专业人士的讨论,分析,回顾一下事情经过。
6月1日晚上女子和男友在酒店附近散步,被不明生物咬伤,当时因为光线太暗,没看清咬人的动物,男友将其背回酒店,求助无果,他们便回房间,自行冲洗、挤压伤口。
当时伤口周围开始肿胀、有强烈的疼痛感,在酒店耽误了1个小时左右,才出发去医院。
但是根据症状,有神经科医生分析,从被咬到出发去医院,在车上就开始呕吐了,从毒素的传播速度判断,不像是被毒蛇咬伤,更像是被毒虫蜇伤,最后是毒素加上严重过敏反应,导致的中毒性休克。
不少蛇类爱好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称银环蛇主要症状是麻痹为主,不是短时间内的频繁呕吐。
而眼睛王蛇体积大,如果它攻击,多少目击者会看到点影子。
也有人分析,毒蛇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主动发起攻击的,遇到脚步临近,它们更多的是会躲避。
以此推断,这种突然冲出咬人的行为,更符合毒虫的攻击习性,比如黑寡妇蜘蛛,其毒液有神经毒素,如果个人是易过敏体质,就很可能引起致命的过敏性休克。
回归事件,这时候他们并没有选择打120求救,而是自行打车去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女子已经有了明显的身体反应,在路上他们又耽误了大概50分钟的时间,到达第一个医院,刮上号的时候大概是1:05分左右。
也正因为如此,男友被网友们指责,如果被毒蛇咬伤,女子已经错过了第一个可以生还的最佳时期。
如果此时他们选择打120救助,紧急情况,120可以一路绿灯,也不至于在耽误50分钟时间,路上也可以做一下紧急处理。
但无论是什么咬伤,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求助120,也让人很是费劲。
据表弟说,在第一家医院就诊时,他们如实告知医生怀疑是毒蛇咬伤,展示了伤口,并说明了有呕吐、意识不清、舌头发麻等症状。
但是医生看了伤口后,说不排除是虫子或者蜈蚣咬的,给女子打了生理盐水和呕吐针,而后让女子进行了化验。
在这家医院,女子又耽误了大概4个小时左右,被医院告知,不排除是毒蛇咬的,但是他们医院没有血清,需要转院,此时女子才被送往第二个有清血的医院。
看着女子病情恶化,作为家属肯定着急,这时候怀疑医生的诊断结果也是有可能的,一旦医患之间出现隔阂,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也是有影响的。
表弟称,转院到第二家医院后,医生判断是神经性毒类,给姐姐注射了血清,并进行抢救,到2日早上7点多的时候,女子被告知抢救无效身亡。
目前,卫健委已请省里专家调查咬人的是否为毒蛇以及具体蛇种,5天后或有结果。
表弟还称,没人告知现有资料能否确认结果以及是否需要尸检配合,所以此前说暂不尸检,若现有资料无法定论且需要尸检,家属愿意尸检配合调查。
现在家属已经同意尸检,相信真相很快就能变得明朗。
6月5日家属给出最新消息称,他们正在医院要求调取录像视频,而相关的医生已经停职,并和医院已经谈过两次了,谈话的内容暂时不方便透露。
之前卫健委说5天之内给答复,现在5天还没有到,目前只能等待调查结果。
据媒体报道称,现在女子十几名家属已经到达三亚,家属称:“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死因是什么。”
信息来源:三亚女游客被不明物咬伤身亡,亲属发声2025-06-05南方都市报
今天中午,女子家属再次给出最新消息,已经有了死亡诊断,确认为:右足第二趾为咬伤(神经毒蛇),心脏呼吸骤停后呼吸衰竭,我相信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之后记者走访事发当地,当地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此工作的两三年,没有发生过居民被蛇虫鼠蚁或者其他昆虫咬伤致死的事件。
当地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常有蛇出没,有的蛇还是蟒蛇,当地的居民会注意防范,晚上的时候不去草丛或者人少的地方走,并尽量穿长裤和包脚指头的鞋。
这起悲剧中让人痛惜,建议大家外出旅游要警惕危险,被不明生物咬后立刻打120,别自行处理耽误时间。
医院也应加强对毒蛇咬伤的鉴别能力,备足血清,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提高急救效率,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新加坡女幼师三亚旅游疑遭蛇咬身亡,亲属直播回应网友疑问,最新细节曝光2025-06-06 新加坡眼
来源:风云人物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