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专访董志勇教授:肥胖防治的多维度策略与个体化管理 | 2025COC/CSMBS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7 12:14 1

摘要:进入 21 世纪以来,肥胖如同一场汹涌的浪潮,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我国人群基数大,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影响到全身多系统,是诸多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2025年8月15~17日,2025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

医脉通整理报道,本文经董志勇教授审核发布。

进入 21 世纪以来,肥胖如同一场汹涌的浪潮,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我国人群基数大,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影响到全身多系统,是诸多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2025年8月15~17日,2025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暨第十二届CSMBS(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年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肥胖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肥胖防治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医脉通特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志勇教授围绕“肥胖防治的多维度策略与个体化管理”分享新权威见解,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医脉通: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您认为肥胖问题有哪些防治策略?

董志勇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

肥胖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学科、多系统以及国家公共卫生政策,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国家倡导的“体重管理年”旨在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因肥胖可引发一系列问题,涵盖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并影响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我国肥胖率高,90%的肥胖患者需通过体重管理或生活方式管理来控制。国家倡导全民进行体重管理,成立体重管理中心或门诊,开展社区体重管理门诊,进行一对一帮扶与指导培训,将任务下沉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肥胖及体重管理理念,实现初步筛选与管理。同时,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肥胖的危害、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及减肥误区等,提高其专业性,并辐射至周边学校、工厂等区域,实现全民体重管理。此举措若全国推广,将有效抑制肥胖率上升,减轻公共卫生安全负担及医疗压力。

医脉通:肥胖不仅影响体重,还对身体各器官产生多方面的具体影响,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后果,能否请您详细阐述一下?

董志勇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5世界肥胖地图》,2025年中国高达41%成年人伴有高BMI(≥25kg/m22)。肥胖本身作为一种疾病,可引起约250种相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其致病机制主要源于体重增加,脂肪在体内堆积,导致病理生理改变,如能量过剩、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等,这些改变与脂肪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上述疾病。

医脉通针对不同人群,肥胖管理的具体策略是什么?药物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董志勇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肥胖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减重代谢手术治疗。根据我国健康标准,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范围在18.5 kg/m22222时,即为肥胖。不同BMI患者需采用个性化管理方案:

1.生活方式干预: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包括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减少高热量饮料、夜宵、暴饮暴食、甜品等)、增加运动量(每周3-5次适当运动)及调整饮食结构。

2.药物治疗: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用于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28 kg/m2(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患者。目前,我国批准用于肥胖症的药物包括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和新型减重药物。近年来,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饱受关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胃肠道激素分泌、改善代谢及促进脂肪代谢。但需注意,药物使用有适应症及禁忌症,如甲状腺髓样瘤、过敏或严重胃肠道反应患者禁用。使用药物需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使用或随意购买非正规渠道药物。3.减重代谢手术治疗:我国《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建议:BMI≥32.5 kg/m2,或BMI在27.5~32.5 kg/m22,其他方法减重效果不佳,或伴有肥胖症相关其他疾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也推荐减重代谢手术。

专家简介

董志勇 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减重中心主任;胃肠外科一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

IFSO亚太区理事/Young IFSO亚太区代表

中国医师协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专家工作组(CSMBS) 秘书长

广东省医学会肥胖代谢外科分会 秘书

学术代表作:“三孔七步法袖状胃切除术”,“四孔七步法单吻合口胃旁路术”、“五孔七步法胃旁路术”

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已发表中英文论著153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6篇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小钱医生聊保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