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医生在临床上观察后表示,榴莲对某些慢性疾病的辅助改善作用,确实值得重新认识。以前人们总觉得榴莲“热气”、“高糖”,生怕一吃就是“火上加油”。可事实是,适度摄入、科学搭配,它反而在某些方面能帮上一把。今天就来聊聊榴莲和那四种慢性病之间不太为人知的故事。
说起榴莲,这玩意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有人一闻那味儿就头皮发麻,有人却觉得那才是“果王”的独特魅力。
但你知道吗?除了味道争议,榴莲在健康方面其实也不简单。
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这种“闻风色变”的水果,竟然可能是个不小的福音。
不少医生在临床上观察后表示,榴莲对某些慢性疾病的辅助改善作用,确实值得重新认识。以前人们总觉得榴莲“热气”、“高糖”,生怕一吃就是“火上加油”。可事实是,适度摄入、科学搭配,它反而在某些方面能帮上一把。今天就来聊聊榴莲和那四种慢性病之间不太为人知的故事。
高血压是个“国民级”的慢性病,三高之一,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人在吃降压药。大多数人对饮食的第一反应是“少盐”,但很少有人留意到“钾”这个关键元素。钾能帮助排钠、舒张血管,间接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
榴莲的钾含量惊人,每100克果肉中大约含有436毫克的钾,比常见的香蕉还要高。医生们发现,那些轻度高血压患者如果饮食中适当增加高钾食物,对血压的平稳确实有帮助。前提是肾功能正常。肾功能不全的人吃太多钾反而危险。这点必须得说清楚。
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在不额外摄入过多钠的前提下,适量吃点榴莲,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安心。尤其是在坚持运动、控制体重的同时,饮食里加一点点“果王”调剂,未尝不是件好事。
听到这可能很多人要炸了:“榴莲糖分那么高,糖尿病人能吃?”先别急着下结论。确实,榴莲的含糖量不低,甜度也足。但糖尿病真正需要控制的,是“血糖指数”——也就是GI值。而榴莲的GI值,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研究数据显示,榴莲的GI值大约在49左右,属于中低GI食物。这意味着,它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比较慢,不容易引起血糖大幅波动。再加上榴莲富含膳食纤维和脂肪,这些成分会进一步延缓血糖上升。
当然不能说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开吃。医生建议是少量、间歇、搭配高蛋白或低GI食物一起吃,这样更安全。一小块榴莲配点脱脂酸奶,既解馋又不至于让血糖飙升。这种“有条件的放纵”对很多长期控制饮食的糖尿病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舒缓。这一点,不能低估。
便秘这个话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很多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便秘几乎是家常便饭。长期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引起肠道毒素堆积、加重代谢问题。
榴莲的膳食纤维含量非常可观。每100克榴莲含有大约3.8克膳食纤维,主要是可溶性纤维,对肠道蠕动有温和促进作用。和那些刺激型的泻药不同,榴莲更像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调理者。
不少老年人因为牙口不好,蔬菜摄入减少,便秘成了常态。而榴莲软糯的质地正好适合咀嚼困难的人群。医生们在照顾老年慢病患者时也提到,适当地让他们吃点榴莲,有助于改善排便情况,而且比吃膳食纤维补剂更容易坚持。
心血管病一旦发作,后果非常严重。但很多患者在“没事”的时候,往往对饮食控制不上心。榴莲中有一些成分,在抗氧化、抗炎方面表现不错,尤其是黄酮类、类胡萝卜素和多酚等天然物质。
这些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减少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的伤害,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虽然不像药物那样立竿见影,但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榴莲在长期摄入后可能对心血管健康形成一种“低调”的保护。
榴莲中的脂肪虽然不低,但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这类脂肪其实对心脏更友好。和反式脂肪、饱和脂肪比起
来,它更像是“好脂肪”。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它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其实并不大。
下面是一张关于榴莲营养成分与常见慢性病影响关系的汇总表:
医生也一再强调,榴莲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它的热量还是不低的,100克就有大约147大卡,吃多了很容易超标。特别是对于需要严格控制体重或者肾功能不佳的人群,还是得慎重。
但另一方面,把榴莲一棍子打死也不公平。它不像薯片、奶茶那样是纯粹的“空热量”,它是有营养、有结构、有价值的食物。关键在于吃得适量、搭配合理,别让短暂的口腹之欲变成身体的负担,也别因为“一刀切”的观念错过了它的益处。
很多人对榴莲的误解,其实来自于传统观念和不了解。如今医学研究越来越深入,食物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细化。榴莲,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再说回生活中,那些习惯性“忌口”的人,是不是该重新看看自己的饮食禁忌表了?也许,把榴莲从黑名单上“放出来”,反而是件有益身心的事。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吴非,林建祥.食品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1,33(6):622-628.
[2]张晓琳,高峰.榴莲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20,40(2):87-91.
[3]王莉,陈思.中低GI食物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研究[J].临床营养杂志,2019,27(4):192-197.
来源:医璐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