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不易,辛苦各位看官给个免费的关注和赞赞,留下评论,小编万分感谢!
创作不易,辛苦各位看官给个免费的关注和赞赞,留下评论,小编万分感谢!
李守业非常喜欢猫,加上小区里经常有流浪猫出没,他又住在一楼。
所以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流浪猫基地。
虽然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但前一阵突发疾病,住了10天的院。
好不容易熬到出院,他回到家发现基地里已经一只猫都没有了。
查看监控记录后,他却在画面中,发现了令他落泪的一幕。
01
李守业今年60岁,刚刚退休没多久。
每天坐在客厅里,听着窗外的鸟叫都觉得闷。
他一辈子在机床厂干活,手闲下来就发痒,总想着找点事做。
看着自家买房子时附赠的小院,他忽然有了个想法。
这个小院放着也是浪费,不如买点种子种点菜。
这样不但省了买菜钱,还能让自己忙碌起来。
院子不算大,也就十来平大小。
之前只是简单平整了一下,种着几棵月季花,还是前房主留下的。
他正在心里规划着都种些什么菜时,忽然听见角落里有声音。
他转头看去,发现是只橘色的小猫,正缩在月季花丛后面。
身子瘦得几乎能看到肋骨,橘色的毛粘成一绺一绺,沾着泥和草屑。
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怯生生地盯着他,好像充满了恐惧。
“真是个小可怜。”
李守业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他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猫。
他慢慢站起身,没敢靠近,怕吓着小猫。
然后转身回屋翻了翻抽屉,找出根鸡肉火腿肠。
又拿了个小碗盛了点温水,才又回到院子。
小猫见他过来,往后缩了缩,却因为太虚弱,腿一软差点摔倒。
李守业把火腿肠掰成小块,撒在地上。
又把水碗推过去,自己退后了几步,蹲在那静静看着。
过了好一会儿,小猫才试探着走了过来。
鼻子嗅了嗅,然后猛地叼起一块火腿,又缩回花丛后狼吞虎咽。
看着它吃东西时尾巴轻轻晃了晃,李守业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暖。
这三个月来的空落落,好像忽然被填满了一块。
那天晚上,李守业翻出家里存的旧木板和钉子。
他戴着老花镜,在灯下量了半天尺寸,第二天一早就钻进院子,叮叮当当地敲了起来。
他想给小猫搭个能遮雨的棚子,就建在墙根下,挨着月季花,既挡风又能晒着太阳。
棚子不大,也就半人高,顶上盖了块蓝色的塑料布,下面铺了层旧棉絮。
他把火腿肠放在棚子门口,又添了碗清水。
等他中午再去看时,火腿没了,水也少了半碗,棚子里的棉絮被压出一个小小的窝。
“就叫你橘宝吧。”李守业对着空棚子笑了笑。
从那天起,他每天早上七点、下午四点,都会准时去院子里添粮换水。
一开始只有橘宝,后来过了一周,棚子门口多了只黑得发亮的小猫,缩在橘宝旁边抢吃的。
又过了一周,三花的花咪也来了,总是躲在最后,等别的猫吃完才敢上前。
李守业索性把棚子往旁边扩了扩,又钉了个两层的小架子,一层放食盆,一层放水盆。
保安小郑路过院子时,扒着栅栏笑:“李师傅,您这是给猫建别墅呢?”
“啥别墅,就是给它们找个落脚的地儿。”
李守业手里拿着猫粮袋,“都是可怜的小家伙,能帮一把是一把。”
02
院子里的猫越来越多,到第四个月时,已经有八只了。
橘宝成了老大,每次李守业来添粮,它都会先蹭蹭他的裤腿。
墨墨(那只黑猫)最活泼,总在院子里追着自己的尾巴跑。
花咪还是胆小,却会在李守业打扫院子时,悄悄蹭他的扫帚。
李守业索性也放弃了种菜,把院子利用起来。
他要在院子里建一个供流浪猫吃饭和玩耍的基地。
他去建材市场挑了最便宜的松木,自己锯成条,钉了个猫爬架,还在上面缠了麻绳。
又找了个旧木箱,垫上绒布,做成了猫窝。
食盆也换成了不锈钢的,分了好几个,有的装猫粮,有的装他特意煮的鸡肝和鸡胸肉。
每天早上,他都会先去院子里转一圈。
把猫窝的垫子抖抖灰,把食盆洗干净,再给月季花浇浇水。
下午四点,他就搬个小马扎坐在院子里,看着猫咪们在爬架上打闹,或者蜷在他脚边晒太阳。
有时候他会掏出梳子,给橘宝梳毛,橘宝舒服得眯起眼睛,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可麻烦也跟着来了,一些邻居非常反对他的作为。
尤其是住在隔壁一楼的赵姐,每天买菜路过院子,都会停下脚步唠叨几句。
有次李守业正在给猫添粮,赵桂兰隔着栅栏喊:“李守业,你这院子都成猫窝了!半夜猫叫得我睡不着觉,还有这猫粪,夏天一热多臭啊!”
“桂兰姐,我每天都打扫,粪我都装袋扔了,肯定不臭。”
李守业手里的勺子顿了顿,笑着解释。
“打扫?你能天天盯着?”赵桂兰指着自家院子里的花。
“你看,你家里那些猫,把我家的花叶子都挠破了!”
住在三楼的小周也来过。
有次他下楼扔垃圾,看见李守业在钉猫爬架,就靠在墙边说:
“李师傅,退休了享享清福多好,跟这些畜生较什么劲?万一被猫抓了咬了,多麻烦。”
李守业没跟他们争,只是打扫院子时,会特意把靠近赵桂兰家的地方多扫几遍,也给猫剪了指甲。
喂猫的时间也悄悄调了调,避开邻居上下班的高峰。
他跟儿子李伟说这些时,李伟正帮他修水管,头也没抬地说:
“爸,您就是太心软。那些猫有啥好的,您对它们上心,还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己。”
“你在公司上班,有同事有朋友,我在家没事干,这些猫陪着我,挺好。”
李守业蹲在旁边,给猫窝换着新的棉絮。
“它们通人性,你对它们好,它们就跟你亲。”
李伟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他知道父亲的脾气,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院子里的流浪猫基地越来越像样。
李守业又在棚子顶上加了层遮阳网,夏天能挡太阳。
冬天就把塑料布换成亚克力板,挡风又能晒到太阳。
他还准备了个小本子,记着每只猫的习惯。
橘宝爱吃鱼味猫粮,墨墨不吃胡萝卜,花咪一到下雨天就躲在猫窝里不出来......
有时候邻居路过,会停下看一会儿。
二楼的老孙头,偶尔会把家里剩下的米饭或者鱼肉送来。
“李师傅,扔了也是浪费,看看小猫们吃不吃。”
隔壁楼的退休医生老王也来过,帮一只拉肚子的小猫看过病,还教李守业怎么给猫喂药。
李守业觉得,这院子里的猫,不仅是他的伴,也让他和邻居们,多了点不一样的联系。
03
半个月前的一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李守业早上去医院做了体检,医生说他血压有点高,让他少劳累,多休息。
“没事,我天天在院子里活动,身体好着呢。”
李守业笑着跟医生摆手,出门时还特意绕到宠物店,买了罐鸡肉味猫罐头,今天想给猫咪们加个餐。
到了家,李守业拎着猫粮袋和罐头,走进了院子。
橘宝已经蹲在猫爬架上等着了,看见他进来,立刻跳下来,蹭着他的腿“喵喵”叫。
墨墨和花咪也从猫窝里跑出来,围着他开始转圈圈。
“别急,都有份。”
李守业笑着蹲下来,先把罐头打开,倒在一个专门的瓷碗里。
这是给橘宝的,它今天是“寿星”(李守业自己记的,一年前的今天橘宝第一次来院子)。
然后他又往几个不锈钢食盆里倒猫粮,每只猫的口味他都记得。
猫咪们围着食盆吃了起来,李守业坐在小马扎上,看着它们吃得香,心里也高兴。
他哼着《荷塘月色》的调子,手还轻轻摸着橘宝的头,橘宝舒服地蹭了蹭他的手心。
就在这时,一阵剧烈的胸痛突然袭来。
像有人用锤子狠狠砸在他的胸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手里的猫粮袋掉在地上,猫粮洒了一地,有的还滚到了猫食盆旁边。
猫咪们被吓了一跳,纷纷停下吃东西,抬起头看着他。
李守业捂着胸口,想站起来喊人,可腿却软得像面条,怎么也撑不住。
他重重地坐在地上,胸口的疼越来越厉害,像有只手紧紧攥着他的心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冷汗一下子就湿透了他的短袖,眼前开始发黑,耳边的猫叫声也变得模糊。
他想喊“救命”,可声音卡在喉咙里,只能发出微弱的“嗬嗬”声。
橘宝最先察觉到不对,它跑到李守业身边,用头轻轻蹭他的胳膊,“喵喵”叫着。
声音比平时尖了不少,带着点焦急。
墨墨和花咪也围了过来,墨墨用爪子扒了扒他的手,花咪则蹲在他旁边,不停地叫着。
院子的门没关,猫咪们的叫声飘了出去,在安静的小区里显得格外清晰。
04
二楼的老孙头刚下楼,准备去超市买点打折菜做晚饭。
走到一楼时,听见李守业家院子里的猫叫得不对劲。
不是平时的撒娇,而是急急忙忙的,一声接着一声。
“这些猫是咋了?”他好奇地往院子里看了一眼,这一看,魂都快吓飞了。
李守业躺在地上,脸色白得像纸,手捂着胸口,嘴角还在微微抽动。
“李师傅!李师傅你咋了!”老孙头快步冲进院子,蹲在李守业身边。
李守业艰难地睁开眼,看着老孙头,嘴唇动了动:“胸......胸口疼......喘不过气......”
“哎哎,你别急,我这就叫救护车!”老孙头掏出手机,手指都在抖,按了好几次才拨通120。
“喂!120吗?晨光里小区,有人心脏病发作了!你们快来!”
挂了电话,老孙头又冲着楼上喊:“快来人啊!李守业师傅心梗了!谁来搭把手!”
喊声很快引来了邻居。
隔壁的赵姐听见了,也顾不上平时的不满,赶紧跑过来,“咋回事啊?刚才不还好好的吗?”
“不知道啊,我发现的时候已经倒下了!”
“他手里还拿着猫粮呢,估计是喂猫的时候犯的病。”
这时,那名退休的医生老王也赶来了。
他挤到前面,摸了摸李守业的脉搏,又看了看他的瞳孔,眉头皱了起来。
“可能是急性心梗,脉搏很弱,不能让他躺下,快找个椅子,让他靠着!”
旁边的邻居赶紧跑回家,搬来一把折叠椅。
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李守业扶起来,让他靠在椅子上。
老王又解开李守业的领口,说:“保持呼吸道通畅,别让他说话,节省体力。”
猫咪们围在旁边,不叫了,只是安安静静地蹲在地上。
橘宝靠在李守业的腿边,用头轻轻蹭着他的裤腿,像是在安慰他。
赵姐看着猫咪,又看了看躺在椅子上的李守业,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只是默默帮着老孙头整理散落在地上的猫粮。
十二分钟后,救护车的鸣笛声从远处传来。
医护人员冲进院子,迅速给李守业吸氧,又扎了针建立静脉通道。
“家属联系上了吗?”医生一边给李守业做检查,一边问。
“联系了,他儿子说正在往这儿赶!”老孙头回答。
“病人情况危急,必须马上送医院!”
医生说完,和护士一起,小心翼翼地把李守业抬上担架,往救护车那边走。
橘宝跟着担架跑了几步,又停下,蹲在院子门口,看着救护车呼啸而去,尾巴垂了下来。
其他猫咪也都没动,只是看着救护车离开的方向。
“这些猫......还真通人性。”老孙头看着猫咪,小声说。
05
李守业的儿子女儿接到电话时,一个在公司开会,一个在超市买菜。
两人都吓慌了,儿子跟领导打了声招呼就往医院赶。
女儿李娟也顾不上买菜,打车直奔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生!我爸呢?李守业!急性心梗的!”
李伟冲进急诊科,抓住一个护士就问,声音都在抖。
护士指了指抢救室的方向:“正在里面抢救,你是家属吧?先在外面等着,医生等会儿会出来跟你说情况。”
李伟和随后赶到的李娟坐在抢救室门口的椅子上,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李娟的眼睛红红的,手里攥着纸巾,不停地擦眼泪。
“哥,爸不会有事吧?早上打电话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心梗了......”
“别瞎说,爸身体好着呢,肯定没事。”
李伟嘴上这么说,手却在不停发抖。
他想起早上父亲给自己打电话,说体检结果挺好,就是血压有点高,还说晚上要给院子里的猫加罐头。
早知道,他就该回家看看,不该让父亲一个人待着。
大概过了半小时,抢救室的门开了。
主治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脸色很严肃:“你们是李守业的家属?”
“是是,我是他儿子!”李伟赶紧站起来,“我爸怎么样了?”
“病人是急性心肌梗塞,情况很危险,已经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必须马上做急诊介入手术。”医生递过一张手术同意书,“手术有风险,他年龄大,心梗面积也不小,但这是唯一的办法,你们尽快签字。”
李伟看着同意书上的“风险提示”,手都在抖。
李娟在旁边哭着说:“哥,签吧,只要能救爸,咱们就签!”
李伟深吸一口气,一笔一划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医生接过同意书,说:“我马上安排手术,大概需要四个小时,你们在外面等着。”
手术灯亮了起来,李伟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李娟坐在椅子上,默默流泪。
没过多久,李守业的老战友、小区的邻居们也都赶来了。
四个小时像四个世纪那么长。
李伟没敢坐下,眼睛一直盯着手术室的门。
直到晚上十点半,手术灯终于灭了。
医生走出来,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里有了点笑意。
“手术很成功,血管已经疏通了,心肌血供也恢复了。不过病人还需要在ICU观察72小时,之后才能转入普通病房。”
“太好了!谢谢医生!谢谢医生!”李娟激动得差点哭出声。
李伟也松了口气,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
“你们别太高兴。”医生又说。
“他这次心梗,主要是因为过度劳累,再加上情绪有点激动。以后千万不能让他再累着了,也不能让他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李伟重重地点头:“医生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照顾他,不让他再操心了。”
06
三天后,李守业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
他醒过来时,看见李娟坐在床边,眼睛红红的,手里还拿着一个苹果,正在削皮。
“爸,你醒了!”李娟看见他睁开眼,高兴地喊了起来。
“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李守业虚弱地摇了摇头,声音还很沙哑:“没事......你哥呢?”
“哥去给你买早餐了,马上就回来。”
“你都睡了三天了,我们都快担心死了。”
病房里放着不少花篮和水果,都是邻居和老战友送来的。
李守业吃了两块女儿削的苹果,忽然问:“现在......几点了?”
李娟看了看手机:“下午四点半了。”
李守业的眼神突然暗了下来,看着窗外:“院子里的猫......该饿了吧?没人给它们添粮......”
“爸!”李伟正好推门进来,听见这话,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你都这样了,还想着那些猫!医生说你这次差点死了,就是因为天天在院子里忙活那些猫,累的!”
“它们没人喂,会饿死的......”
李守业的声音里带着点不舍,眼睛都红了。
“橘宝今天该吃罐头了,墨墨还等着鸡肝呢......”
“饿死就饿死!有什么比你的命重要?”
李伟把早餐放在床头柜上,语气有点冲。
“我跟你说,以后你别再管那些猫了,院子里的棚子我回头就拆了!”
“你敢!”李守业急了,想坐起来,胸口却传来一阵疼。
他又躺了回去,喘着气说,“那些猫跟了我一年多,我不能不管它们......”
李娟赶紧劝:“爸,哥也是为你好。医生说你以后不能再累着了,院子里的猫,等你好了再说,行不行?”
这时,护士进来查房,听见他们的对话,也劝道:
“老爷子,您这次真的很危险,再晚来十分钟,就真的救不回来了。”
“您的身体最重要,那些猫都是流浪猫,会自己找东西吃的,您别担心了。”
李守业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
下午四点半,这个时间,他本该在院子里,看着猫咪们吃东西,听它们“喵喵”叫。
可现在,他躺在病房里,不知道院子里的猫怎么样了。
两天之后,李伟带来了消息:“爸,我问了保安小郑,他说这几天没看见院子里有猫,估计是散了,去别的地方找吃的了。”
李守业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他知道流浪猫的日子不好过,没有稳定的食物,在城里很难活下去。
“小伟啊,你能不能......去院子里看看?就看一眼,看看棚子还在不在,看看有没有猫......”
“爸,你就别操心了!”李伟皱着眉。
“医生说你不能有情绪波动,你要是再犯病,怎么办?那些猫之前没有你也长这么大,饿不死的。”
李守业看着儿子坚决的样子,没再说话,只是心里,还是放不下。
07
之后的几天,李守业的食欲明显差了很多。
李娟给他熬了小米粥,他只喝了小半碗就放下了。
他眼神总是飘向窗外,愣愣的发呆。
护士来量血压时,发现他的血压比前一天高了不少。
“老爷子,您这血压怎么又上去了?是不是没休息好?”
李守业叹了口气:“我就是担心院子里的猫......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您就放心吧,”护士笑着说。
“猫咪的适应能力可强了,我家养的猫,之前跑出去一个多礼拜,回来时啥事没有。您家的那些猫说不定现在正在哪个地方晒太阳呢。”
护士的话,没怎么安慰到李守业。
他知道,那些猫习惯了他每天喂粮,突然没人管,肯定会慌的。
尤其是花咪,胆子那么小,肯定不敢去别的地方找吃的。
第二天主治医生来查房,看见李守业精神不太好,就问:
“李师傅,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按理说,你现在恢复得应该更快才对。”
李守业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实话。
“医生,我就是放心不下院子里的流浪猫。它们跟了我一年多,我住院了,没人管它们,我怕它们饿死。”
医生听了,笑了笑:“李师傅,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个善良的人,对小动物都这么上心。但你想啊,只有你身体好了,才能继续照顾它们,是不是?你现在不好好配合治疗,就算担心,也帮不了它们。”
“医生说得对,爸。”李伟在旁边说。
“你先把身体养好了,等你出院了,咱们再想办法照顾那些猫,行不行?”
李守业看着医生,又看了看儿子,点了点头。
从那天起,他开始好好吃饭,按时吃药,也会在病房里慢慢走几步,锻炼身体。
但他还是会每天下午四点半,准时看向窗外,想起院子里的猫。
住院的第十天,医生来检查时,笑着说:“李师傅,恢复得不错,各项指标都达标了,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李守业的眼睛亮了亮:“真的?我可以回家了?”
医生点点头,“不过出院后,一定要按医嘱吃药,定期复查,最重要的是,不能再累着了,也不能情绪激动。”
“哎,好,我记住了。”李守业笑着说。
心里却在想着院子里的猫。
明天回家,就能看见它们了吧?
当天晚上,李伟特意绕到小区,去院子外面看了一眼。
院子里静悄悄的,棚子还在,但是没看见猫,食盆里也是空的。
“看来真的散了。”李伟心想,“这样也好,省得爸再操心。”
08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李守业终于回到了家。
他一眼就看见了自家一楼的院子。
蓝色的塑料布还在棚子顶上,猫爬架靠在墙边,月季花也开得正好。
可院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一只猫。
李娟扶着他走进院子,他蹲下来,摸了摸猫爬架上的麻绳,上面还沾着几根猫毛。
“它们......真的走了?”
“爸,可能是去别的地方找吃的了,说不定过几天就回来了。”李娟安慰道。
回到家里,李伟和李娟忙前忙后,给李守业收拾房间,又做了他爱吃的清蒸鱼。
李娟说:“爸,我去菜市场再买点排骨,晚上给你炖排骨汤。”
李伟则说:“我晚上再来看你,你好好休息,别出去,听见没?”
等儿女都走了,家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李守业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院子,心里空落落的。
他想起以前,每天这个时候,院子里都会有猫咪的叫声。
橘宝会蹭他的腿,墨墨会追着球跑,花咪会躲在月季花后面......
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坐了一个多小时,李守业下意识地站起来,想去院子里添粮。
可刚走两步,胸口就传来一阵闷痛。
他想起医生的话,又慢慢坐了回去。
“对不起啊,橘宝,墨墨,花咪......我没能按时给你们喂粮。”
他对着院子的方向,小声说。
突然,他想起了监控。
去年李伟装监控时,特意把一个摄像头对着院子,说能看着院子里的动静,防止有人偷东西。
“对了,监控!我可以看看这几天院子里发生了什么,看看猫有没有来过!”
李守业慢慢挪到书桌前,打开电脑。
他不太会用电脑,摸索了半天,才找到监控软件的图标。
点击打开,屏幕上出现了几个画面,其中一个就是院子的实时监控。
他把画面放大,仔细看着院子。
棚子好好的,猫爬架也在,食盆放在原来的位置,可就是没有猫。
“真的......都走了。”李守业的声音里满是失落。
他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又想:不如看看这十天的回放吧,说不定能看见猫最后来院子的样子。
09
李守业在监控软件里找到历史回放,把时间调到他心梗的那天。
下午四点左右,画面里出现了橘宝的身影。
它从院子的栅栏缝里钻进来,走到食盆旁边,闻了闻,又抬头往屋里看,像是在找他。
过了一会儿,墨墨也钻了进来,接着是花咪、壮壮、雪球......
一共八只猫,都聚集在食盆旁边。
地上还散落着他当天掉的猫粮,猫咪们小心翼翼地吃着,时不时抬头看看。
像是在疑惑:为什么今天没人来添粮?
猫咪们一直等着,从下午四点等到晚上七点多。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橘宝从猫爬架上跳下来,走到门口,对着窗户“喵喵”叫了几声,可没人回应。
又过了一会儿,橘宝才带着其他猫,从栅栏缝里钻了出去。
李守业看着监控,眼泪慢慢流了下来。
这些猫,竟然一直等了他三个多小时,可是他却没有出现,它们该多失望啊。
他又把时间调到第二天下午四点。
画面里,猫咪们又来了。
它们还是聚集在食盆旁边,橘宝站在最前面,时不时叫几声。
墨墨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还跳上了猫爬架,像是在找他。
可直到晚上七点半,李守业都没出现。
猫咪们越来越焦躁,橘宝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墨墨则趴在食盆旁边,一动不动。
最后,天完全黑了,它们才慢慢离开。
第三天下午四点,来的猫咪少了,只有六只。
橘宝、墨墨、花咪都在,它们看起来瘦了不少,毛发也没以前亮了。
橘宝走到空荡荡的食盆旁边,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期待,多了点失落。
这次它们只等了两个小时,就离开了。
后面的几天......来的猫咪越来越少,等待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到了他出院前两天,只有橘宝和墨墨来了。
它们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闻了闻食盆,就离开了,连十分钟都没等。
李守业看着监控,心如刀割。
他知道,这些猫是失望了,它们以为他不会再回来了。
“对不起......都是我不好......”
他对着屏幕,小声说,眼泪模糊了视线。
他深吸一口气,点击了昨天的监控。
画面里,院子安安静静的,没有一只猫的影子。
“真的......都走了。”李守业准备关掉回放,准备接受这个现实。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眼睛突然瞪大了。
10
屏幕上,一个身影出现在院子的栅栏外。
那人手里拎着一个袋子,慢慢推开栅栏门,走进了院子。
李守业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
他死死盯着屏幕,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鼠标。
那人戴着一顶遮阳帽,背对着摄像头,看不见脸。
只见他走到食盆旁边,从袋子里拿出猫粮,倒进了食盆里。
又拿出一个小碗,倒了点水,放在食盆旁边。
然后,那人走到棚子旁边,伸手把棚顶上歪了的塑料布拉了拉,又把猫窝里的棉絮整理了一下。
做完这些,她还蹲下来,摸了摸猫爬架上的麻绳,像是在检查有没有坏。
李守业的呼吸都停了。
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会来他的院子给猫添粮?
他怎么知道食盆放在哪里?怎么知道棚子需要整理?
那人整理完,又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像是在等什么。
过了几分钟,他才转身,慢慢走出院子,关上了栅栏门。
就在那人转身的瞬间,李守业看清了她的侧脸。
“是......是隔壁的赵姐?”
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赵姐来照顾院子里的猫。
赵姐,明明是之前最反对他喂猫的人啊!
他想起以前赵姐隔着栅栏抱怨猫叫吵得睡不着,指着自家被挠破的花叶数落,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现在却会悄悄来院子添粮,还细心整理猫窝和棚顶的塑料布,连棉絮都记得铺平。
李守业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暖又涩。
他盯着屏幕里装满猫粮的食盆,忽然生出一丝期待。
赵姐都来喂了,橘宝它们会不会再回来?
他继续快进监控,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屏幕里终于有了动静。
先是栅栏缝里探出来一个橘色的小脑袋,耳朵竖得笔直,正是橘宝!
橘宝鼻子嗅了嗅,似乎闻到了猫粮的味道。
它盯着食盆的方向,明显愣了一下。
它一步一步朝着食盆走。
走到食盆旁边,它先是低头闻了闻,又抬头往屋里望了望,像是在找李守业的身影。
没看到人,橘宝的尾巴垂了垂,却还是忍不住,叼起猫粮嚼了起来。
嚼了两口,它突然转身,飞快地从栅栏缝钻了出去,跑没了影。
李守业心里一沉:“怎么又走了?”
可没过五分钟,屏幕里又出现了橘宝的身影。
这次它不是一只猫,身后跟着好几只猫。
墨墨的黑毛在阳光下发亮,花咪缩在最后,还有壮壮、雪球......
一共六只,都是之前常来的。
它们排着队,从栅栏缝里钻进来,看到食盆里的猫粮,眼睛都亮了。
橘宝先走到食盆边,低头吃了起来,其他猫也立刻围上去,你挤我抢,吃得飞快。
看着它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李守业的眼泪又下来了。
食盆不算小,可没几分钟就见了底。
墨墨吃完了,又围着食盆转了两圈,不甘心地叫了两声。
可见这段时间,它们是真的饿坏了。
吃完猫粮,猫咪们没立刻走。
墨墨先跳上了猫爬架,爪子挠了挠麻绳,又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了两圈,像是终于放松下来。
橘宝走到月季花旁边,蹭了蹭花枝,尾巴轻轻晃着。
花咪则找了个晒太阳的角落,蜷成一团,眯起了眼睛。
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橘宝才从猫爬架上跳下来,对着其他猫叫了两声。
猫咪们这才依依不舍地走到栅栏边,橘宝最后看了一眼屋子的方向,才带着它们钻了出去,消失在监控画面里。
李守业看着空荡荡的院子,擦了擦眼泪,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他慢慢起身,心里想着要去谢谢赵姐。
若不是她,这些猫说不定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11
他敲了敲赵姐家的门,里面传来赵桂兰的声音:“谁啊?”
“桂兰姐,是我,守业。”
门很快开了,赵桂兰看到他,愣了一下:“守业?你出院啦?怎么不在家歇着?”
“我没事,恢复得挺好。”李守业笑着说,“来跟你说声谢谢。”
“谢我啥?”赵桂兰眼神有点闪躲,往旁边让了让。
“进来坐吧,我刚煮了绿豆汤,给你盛一碗。”
李守业走进屋,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客厅的桌子上还放着没绣完的十字绣。
赵桂兰给他盛了碗绿豆汤,递过来:“天热,喝点凉的解解暑。”
李守业接过碗,没喝,先开了口,“桂兰姐,我来是想谢谢你。我看监控了,昨天,是你去我家院子给猫添粮的吧?”
赵桂兰的脸一下子红了,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嗨,那点小事,不值当谢。”
“怎么不值当?”
“我住院这十天,一直担心它们,没想到你会去照顾。”
“之前......之前你还总说它们吵,我还以为你不喜欢它们呢。”
提起之前的事,赵桂兰更惭愧了。
“说起来,我还挺对不住那些猫的。以前总嫌它们吵,嫌它们挠我家的花,没给过它们好脸色。你住院之后,院子里没动静了,我倒还挺想的。”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嘴角弯了弯:“前天我在院子里给菜浇水,刚蹲下来,突然窜出来一只老鼠,吓得我差点把水壶扔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那只大橘猫突然从栅栏缝里钻进来,一下子就把老鼠抓住了,叼着就跑了。”
“我当时就愣在那儿了,心想这猫还挺通人性。以前总觉得它们是累赘,现在才觉得,有它们在,院子里也热闹。”
“再说,有猫在,老鼠也少了,我家菜地里的菜都没被老鼠啃过了。”
赵桂兰抬起头,看着李守业:“守业,以前是我不对。以后你要是忙不过来,我也能帮你喂喂猫,整理整理猫窝。那些小家伙,其实也挺可爱的。”
李守业听着,心里暖烘烘的。
他端起绿豆汤,喝了一口,甜丝丝的。
“桂兰姐,谢谢你。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跟我客气啥?”赵桂兰笑了。
“以后咱们邻里之间,互相帮衬着点,多好。你刚出院,别累着,喂猫的事,我有空就帮你搭把手。”
两人又聊了会儿天,李守业没多待,怕累着,就起身回家了。
走的时候,赵桂兰还跟他说:“我煮了玉米,一会给你送两个过去。”
“哎,好,谢谢桂兰姐。”
回到家,李守业没歇着。
他先去厨房找了个干净的不锈钢盆,又拿出猫粮袋,往盆里倒了满满一盆猫粮。
还特意打开了两罐鸡肉罐头,许久没见,得补偿它们一下。
然后又找了个大碗,倒满清水,一起端到院子里,放在原来的位置。
他又走到棚子旁边,检查了一下塑料布,发现有点松,就找了根绳子,把塑料布重新系紧。
猫窝里的棉絮有点旧了,他回屋翻出一块干净的旧绒布,铺在棉絮上面,摸了摸,软乎乎的。
做完这些,他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院子里,看着食盆和猫窝,心里盼着下午四点快点到。
12
还有几分钟才到下午四点,李守业就看见栅栏缝里探出来一个小脑袋,是橘宝!
橘宝看到坐在院子里的李守业,明显愣了一下,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惊喜。
它试探着叫了一声,声音比平时软了不少。
李守业笑着朝它招招手:“橘宝,过来吧,我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
橘宝像是听懂了,立刻从栅栏缝里钻进来。
却没有去吃猫粮,而是飞快地跑到李守业脚边,用头蹭他的裤腿,“喵喵”叫着。
紧接着,墨墨、花咪、壮壮、雪球……一只接一只地钻了进来。
看到李守业,它们都围了过来,墨墨还跳上他的膝盖,用爪子挠他的手,像是在撒娇。
“好了好了,都有份,别抢。”李守业笑着,把食盆往中间推了推。
猫咪们立刻围过去,埋头吃了起来。
李守业看着它们吃得香,心里比自己吃了蜜还甜,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花咪吃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李守业,犹豫了一下,慢慢走到他脚边,轻轻蹭了蹭他的鞋子。
李守业心里一软,伸手轻轻摸了摸它的头,花咪往他手边靠了靠,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食盆很快见了底,墨墨还在舔食盆,橘宝则走到李守业身边,蹲在他脚边,仰着头看他。
李守业伸手,轻轻挠了挠橘宝的下巴,橘宝舒服得眯起眼睛,蹭了蹭他的手心。
就在这时,院子的门被推开了,李伟和李娟走了进来。
他们手里拎着菜,是下班回来看看父亲。
“爸,我们回来了。”李娟先开口,看到院子里的猫咪,愣了一下,“呀,这些猫真的回来了!”
李伟也看到了,他看着父亲脸上的笑容,那是自从父亲住院以来,他第一次看到父亲笑得这么开心。
父亲的眼睛亮着,嘴角扬着,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一点都不像刚心梗出院的人。
之前他还想着,等父亲出院了,就把院子里的猫棚拆了,不让父亲再为猫操心。
可现在看到父亲这么开心,他心里的想法慢慢变了。
父亲一辈子辛苦,退休了没别的爱好,就喜欢这些猫。
只要父亲开心,身体好好的,让他喂猫又怎么了?
“爸,你看你,刚出院就坐在院子里,小心着凉。”
李伟走过去,把菜放在旁边的石桌上,语气里没了之前的反对,多了点关心。
“没事,不冷,风正好。”李守业笑着说,“你看,它们都回来了,吃得多香。”
“回来就好。”李伟蹲下来,看着脚边的墨墨,墨墨不怕生,用头蹭了蹭他的手。
李伟愣了一下,然后也笑了,轻轻摸了摸墨墨的头,“没想到这些小家伙还挺亲人。”
李娟也走过来,看着猫咪们:“爸,以后你喂猫,要是累了就跟我说,我下班回来帮你添粮换水。”
李守业看着儿女,心里暖暖的:“不用,我自己能行,医生说适当活动活动也好。”
“爸,你别逞强。”李伟说。
“我以后每天下班都回来,帮你整理猫窝,打扫院子。你就在旁边坐着看着就行,累活我来干。只要你开心,我累点没事。”
李守业听着儿子的话,眼睛红了。
他拍了拍李伟的肩膀:“好,好,有你这句话,爸就放心了。”
13
从那之后,李守业的院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每天早上七点,下午四点,他都会准时在院子里添粮换水。
李伟下班回来,就帮着打扫院子,整理猫窝。
有时候还会陪父亲坐在院子里,看着猫咪们打闹。
李娟也经常回来,有时候会带点鸡胸肉,给猫咪们加餐。
她还特意去宠物店,买了猫玩具,逗着墨墨玩,墨墨最喜欢追着逗猫棒跑,每次都能把大家逗笑。
隔壁的赵姐也常来帮忙。
她每天早上浇完自己家的菜,就会顺便帮李守业给月季花浇水,有时候还会带点自己做的馒头,掰碎了给猫咪们吃。
猫咪们也不怕她了,橘宝看到她来,还会主动蹭她的腿。
小区里的邻居们,路过李守业家的院子,都会停下脚步,看一会儿猫咪们玩耍。
有的邻居家里有孩子,还会带着孩子来看猫,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给猫咪喂猫粮,脸上满是欢喜。
有一次,小区物业的张经理路过,看到院子里的景象,笑着对李守业说:
“李师傅,您这猫基地,都成咱们小区的风景线了。以前总有人投诉猫吵,现在倒没人说了,大家都觉得有这些猫,小区里更热闹了。”
李守业笑着说:“都是些可怜的小家伙,能给大家带来点欢乐,也挺好。”
日子一天天过,李守业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脸色红润了,精神也足了。
每次去医院复查,医生都说他恢复得比预期好,还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开心的事。
李守业就笑着说:“每天看着院子里的猫,心里就高兴,病自然就好了。”
有一天,李守业坐在院子里,看着猫咪们在猫爬架上打闹。
李伟在旁边帮着整理新换的棉絮。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院子里满是猫咪的叫声和大家的笑声。
李守业心里满是幸福。
他想起刚退休时的空落落,想起第一次在院子里见到橘宝的场景。
想起住院时的担心,又看着现在的一切。
觉得自己这辈子,能遇到这些猫咪,能有这么好的邻居和儿女,真是太幸运了。
李守业和猫咪们的故事,就这样在小区里传开了。
大家都说,一楼的李师傅是个善良的人,那些猫咪遇到他,是遇到了好福气。
而李守业知道,不是他给了猫咪们福气。
是猫咪们,还有这些热心的邻居,给了他晚年最温暖的陪伴。
来源:小米优秀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