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白沙|白沙元门乡:“党员+农技”破题晚稻丰收 注入粮食安全“红色动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7 16:01 1

摘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白沙元门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党员+农技”服务专班模式,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农技人员专业优势深度融合,为晚稻种植全周期提供“红色护航”,推动党旗飘在田间地头、党员干在生产一线,为晚稻增产、农户增收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白沙元门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党员+农技”服务专班模式,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农技人员专业优势深度融合,为晚稻种植全周期提供“红色护航”,推动党旗飘在田间地头、党员干在生产一线,为晚稻增产、农户增收注入强劲“红色动能”,探索出基层党组织助力农业生产新路径。

党建牵头建专班,破解种植“动员难”。白沙元门乡组建由党员干部与农业技术员组成的“党员+农技”服务专班,针对部分农户对种植政策不了解、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专班成员走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算账对比”行动:用方言解读晚稻种植补贴、农业保险等惠民政策,为农户算清“经济账”,明确种粮收益与补贴叠加后的实际效益;说明农业保险如何降低种植风险,算好“保障账”,彻底打消农户顾虑。同时,党员带头流转撂荒耕地、参与晚稻种植,形成“党员示范、群众跟进”的良好氛围。今年,白沙元门乡晚稻种植面积达708.46亩,同比增长14%,牢牢守住“良田不撂荒、农时不耽误”的底线。

“以前种稻凭经验,现在有技术员手把手教,心里更有底了。”白沙元门乡种植户王大姐看着田里整齐的秧苗,脸上露出笑容。这背后,是服务专班“一对一”技术指导的成效。

据了解,该服务专班采用“实地调研+现场指导+动态跟踪”模式,聚焦晚稻种植品种选择、播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结合不同地块土壤条件、气候特点,解决晚稻种植全周期难题。技术员在田间讲解施肥配比,让种植户“看得见、学得会”,同时推广优质稻种和绿色种植技术,帮助种植户从“会种地”向“种好地”转变。截至目前,专班累计开展田间指导7余次,解决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难题9个。

从政策宣讲到技术指导,从守好农时到助农增收,白沙元门乡“党员+农技”服务模式,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服务“三农”工作的生动实践。“我们组建‘党员+农技’专班,就是要把‘党旗’插在田间地头,让党员当好‘宣传员’‘排头兵’,让农技人员当好‘指导员’‘服务员’。通过政策讲透、技术教实,既解决农户‘不愿种’的顾虑,也消除‘不会种’的难题,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白沙元门乡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