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已死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6 18:36 1

摘要:普通漫画创作者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困境似乎很少被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点:制作周期长、受众少、审核严、发布渠道少。

最近收到一些来自我往期漫画的读者私信,问我漫画怎么没了,之后还更新吗?

回答是不更了,要问为什么,那就是既没有动力去画,也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发布。

普通漫画创作者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困境似乎很少被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点:制作周期长、受众少、审核严、发布渠道少。

1、制作周期长

现在的漫画市场和网文一样,早已是流水线生产的快餐集市,但从创作成本来看,前者的回报率远比不上后者,

毕竟网文只需要码字,漫画则需要一张图一张图慢慢地绘制,在分镜、节奏和作画上下功夫,

为了赶进度,每一话往往格数少,剧情也少,信息量很多时候还不及一部小说的半章多,

叙事节奏慢,这既是故事漫画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节奏拉得太快会导致情节间产生很强的割裂感,

如今内容快餐化的时代,条漫的盛行更是变相加剧了漫画市场的动荡和更迭,

条漫这种形式阅读起来确实清晰而爽快,只需要一路往下翻,却也因受限于快节奏的形式而不得不压缩剧情的弧度,在观感上难免给人一种条形PPT的既视感。

2、受众少

此处谈论的受众少是相对于小说、图文、游戏和视频这几种创作形式,

漫画存在叙事节奏慢、图片与文字混杂的特点,因此比起小说和短视频,阅读漫画需要更多的专注力,

小说和图文虽然文字多,但表达的信息更多,写得不清不楚的部分往往也能引人浮想联翩,

游戏能让读者沉浸式参与到故事中,每一步操作都会决定角色的故事发展和命运走向,

视频更是既简单又舒适,都不需要费劲划拉,画面会自动跳转,还有各种声乐提升氛围感,

好像怎么着都比看干巴巴的静态漫画有意思,可见能坚持看漫画,尤其是长篇故事漫画的人,内心至少没那么浮躁。

3、审核严

“漫画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这似乎一直都是国内漫画圈的共识,

由于国内的创作市场缺乏明确的分级制度,以及越发普遍的迎合低龄受众的市场风气,

具有成人色彩的实验性题材在国内难以实现大范围的市场化,多重枷锁的压制导致内容多样性严重缺失,

作者之前在快看上传漫画的时候,但凡有一点暴力或擦边的内容都不许出现,无论画面还是文案,包括“吸毒”二字,

甚至曾被要求删剧情和前言,只因为编辑觉得这些内容没有存在的必要,这还是在没签约没流量的情况下,

读者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片迷之马赛克,封面的人物比例如果不符合要求还会被莫名其妙打回,

在其他平台也遇到过令人极其无语的操作,就不一一列举了,说多了都是泪。

4、发布渠道少

如今根本没有几个漫画平台可供漫画作者选择,能倒闭的都倒了个遍,

曾经在读者中耳熟能详,对草根作者较为友好的动漫之家也已经在2024年悄然退场,只剩下快看、腾讯漫画、哔漫这样热门的大平台和其他冷门的小平台,

然而无论大小平台都有自己的签约作品要捧红,没签约的个人作品在其中始终处于最尴尬的境地,

你说跟平台签约吧,真没那么容易,而且签约后作品的大部分控制权都掌握在平台手上,每一步都要在漫画编辑的指导下完成,发布后数据差的直接被腰斩,

不签约吧,虽然自由,但很多平台压根不收没签约的个人作品,即便收了也不会给你多少曝光,少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也许你会说,就算漫画平台不行,咱可以发Loft、微博这类社交媒体啊,

殊不知社媒的即时性和社交属性使得慢条斯理的故事漫画在这其中成为最不占优势的内容,

比起费大劲绘制长篇漫画,画点浅显易懂的搞笑四格漫画或同人插画发在Loft上或许还更有可能获得一波关注。

深思熟虑的遣词造句比不过一时兴起的随笔,这就是既荒唐又合理的现实,

每个人都在消费和被消费,想拒绝快餐却又不得不面对满架子的快餐,只能是深感无奈。

所以当你发现某一部自认为还不错的故事漫画没了,停更了,或是烂尾了,

还请体谅一下作者,要知道TA会放弃创作,多半是陷入了困境,

能坚持用爱发电,靠的都是燃烧灵魂深处残存的热情,热情一旦没了,作品也就死了。

来源:风车吱呦吱呦的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