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莫斯科之约——随中国检察代表团出访俄罗斯随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8 07:45 1

摘要:8月18日至22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由国家检察官学院和检察理论研究所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中国检察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联邦检察大学和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我很高兴成为了其中一员。

8月21日,代表团与俄罗斯联邦检察大学培训学院工作人员座谈交流。 陈磊摄

8月18日至22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由国家检察官学院和检察理论研究所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中国检察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联邦检察大学和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我很高兴成为了其中一员。

8月的莫斯科,天气比北京要凉爽些,天空格外澄澈。各色建筑、街道、桥梁掩映在这份通透里,眼前的景致像一幅接一幅的油画,静谧、深邃且美好。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俄罗斯人偏爱用油画刻画人物、记录生活、表达心境——或许唯有油彩,才能更具象、更富意趣地捕捉住这般丰富的色彩与层次。

参访的第一站是俄罗斯联邦检察大学。它是俄罗斯联邦检察系统内唯一的教育机构,由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创办和主管。我们先后参观了该校博物馆、科研所与培训学院,还同该校领导和部分教授交流了两国在检察教育培训和检察理论研究领域的工作经验与实践做法。俄罗斯联邦检察大学在莫斯科总部建有科研所、培训学院等3个场所,在圣彼得堡、伊尔库茨克等地建有6所分校,同时承担着定向培养检察官人才的学历教育以及在职检察人员的职业培训任务。在学历教育领域,该校依据高等教育项目,为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并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科教人才;在职业培训领域,它被确立为独联体成员国检察官培训、进修与资格认证的基准机构,每年依托附加专业教育项目,为俄罗斯及外国检察官提供专业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访期间,经中俄两国最高检察机关批准,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与俄罗斯联邦检察大学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就下一步深化两国检察教育培训与检察理论研究工作达成共识。此外,俄罗斯联邦检察大学的负责人与教授们对中国检察理论研究及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表现出浓厚兴趣。应俄方要求,代表团成员专门介绍了中国的相关情况。

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是参访的第二站。在这里,我们与该院国际司法合作总局的负责人及莫斯科州检察院检察官,围绕两国法律监督权的性质定位和行使方式、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检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俄方提出,他们十分关注中国检察机关在人工智能应用、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也对中国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颇感兴趣,希望能够学习中国检察机关的成功经验。

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坐落于莫斯科南部郊外的中共六大会址纪念馆(下称“纪念馆”)。接待我们的中国讲解员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他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受中国文旅部门指派,刚刚从黑龙江黑河来到纪念馆承担为期3年的讲解任务。他介绍,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这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时,向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会址建立纪念馆,得到普京赞同和支持。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共同确定了中共六大会址的修复计划。201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里不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更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象征之一。代表团成员认真聆听着讲解,在一幅一幅展板前久久驻足。

为更好地体验莫斯科当地人民生活、感受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俄方配合我们将一次车辆出行改为地铁出行。莫斯科地铁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其建设考虑了当时的战争防护需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我们来到马雅可夫斯基站和革命广场站,在站台上看到了很多精美典雅的雕塑、吊灯、玻璃拼花以及站台顶部的马赛克镶嵌画,堪称一座座“地下艺术殿堂”。随团翻译告诉我们,莫斯科每座地铁站都由其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每座站台的建筑主题不一、建筑风格各异。代表团还参观了俄罗斯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中的第34号展馆“宇宙”(又称“航天与航空中心”),相继看到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宇航员加加林和列昂诺夫穿过的航空服、月球车1号等。我想,俄方可能是希望借此机会向我们展示其本国人民引以为傲的科技发展和国家实力。应当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国际传播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对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检察国际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每一次对外交流都是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促进检察国际合作的有效路径。

在莫斯科,中国品牌、中国元素、中文介绍随处可见。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我看到了东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汽车销售店,在离酒店不远的大型商超中,也看到了红旗汽车的展销柜台。酒店大堂里,我随手取过一份莫斯科地图,便在地图左下角看到了熟悉的小笼包、红烧牛肉面、麻辣豆腐的宣传图片,中国餐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以及当地中华新闻网网址等信息。当我们乘车经过莫斯科动物园时,随团翻译告诉我们,这里有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在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每一个艺术厅都同时准备了俄文、英文、中文的书面介绍材料。在机场,电子大屏滚动播放着俄文、英文、中文的航班信息……

在结束参访、返回北京的航班上,我抓紧阅览了一篇国内学者于2019年发表的介绍俄罗斯检察权运行的学术论文,发现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和表述已然跟我在此次访问期间向俄罗斯检察官当面了解的情况有所不同。我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伴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法治发展的进程,各国检察权的运行机制都在不断优化和改革。相信中俄两国检察机关在继续加强沟通和交流中,通过互鉴共促,会持续探索完善更加符合本国具体国情的法律监督模式。

(作者为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务部主任、副教授)

来源:安徽淮南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