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薪火 共谱团结新篇 ——上海以“统战文化周”推动统一战线工作迈上新台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8 09:23 1

摘要:东海之滨、浦江之畔,上海是一座把统战基因深植城市血脉、融入发展肌理的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地,一直以来,上海赓续传承百年统战的历史荣光,勇毅开拓创新发展的时代新篇,着力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东海之滨、浦江之畔,上海是一座把统战基因深植城市血脉、融入发展肌理的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地,一直以来,上海赓续传承百年统战的历史荣光,勇毅开拓创新发展的时代新篇,着力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为充分展示统一战线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自2023年起,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开展“上海统战文化周”活动。以统战文化周为桥,上海统一战线通过系统化思维、创新性实践,让统战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时代潮头奔去,为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写下生动的注脚。

深挖统战资源

激活百年历史的团结密码

石库门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色,是近代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的一栋石库门建筑,在一片都市绿地的掩映中,格外引人注目。中共二大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是党关于统一战线第一个专门文件,标志着统一战线政策的明确提出。上海也因此成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

从开埠之初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到革命年代各界力量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并肩奋斗,统战的火种始终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熊熊燃烧,上海在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百年来,上海承载着厚重且独特的统战历史,有着优良的统战工作传统:共建上海大学、左翼文化运动、五卅运动、设立中共代表团上海办事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众多重要统一战线事件在上海发生。中华职教社、农工党、救国会、民进等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诞生于上海,民建、台盟总部机关曾经设在上海。此外,上海还涌现了众多旗帜性统战人物,宋庆龄、荣毅仁、沈钧儒、陈叔通、黄炎培等26位党外国家领导人从上海走向全国……百年生动的统战工作实践不断融入上海的发展史、奋斗史,也赋予了上海独特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禀赋。

坐拥这样一座统战资源的“富矿”,上海如何用好统战资源、讲好统战故事,推动新时代上海统一战线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以加强统战研究宣传为深入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举措,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为重要内容,以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抓手。

2023年3月30日,上海市统一战线研究和宣传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和“新时代上海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工程”,提出以此为牵引,推动新时代上海统战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入实施“两个工程”,当年的7月16日至23日,上海统战文化周重磅推出,通过挖掘丰厚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统战文化活动、打造系列统战文化阵地和线路,生动展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今年7月16日至23日,2025年上海统战文化周如约而至。经过两年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活动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发展。全市统一战线70余项主题演绎涵盖学术交流、文艺演出、展陈展览、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统战文化周立足上海百年统战历史、优良传统和创新实践,融合新科技手段和多元艺术形态,构建了历史与现实交汇、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沉浸式、体验式思政课堂。

为了进一步用活“沉睡”的历史资源,近年来,上海统一战线深入挖掘梳理统战百年的重要历史事件、代表人物、地标场馆,着力开展“百馆百物”“百年百事”“百业百人”“百贤百居”“百图百闻”等专项工作,汇集248处资源点位升级统战文化地图,开发23条统战文化线路,建成14处统战文化阵地,进一步彰显上海统一战线的深厚底蕴、丰厚资源和独特优势。

在深化统战理论研究方面,上海统战部门也下足了功夫。每年统战文化周都以理论研讨收尾。今年,作为2025年上海统战文化周闭幕活动,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统战文化建设座谈会”。9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统战文化的形态、价值与发展路径探索,各地在统战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经验与工作案例分享,共商统战文化的理论体系建设。此前,在中共二大和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之际,分别举办“中共二大与统一战线百年发展研讨会”和“中共四大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展研讨会”,此外,还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海统一战线史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

汇聚多方力量

奏响大团结大联合的协奏曲

人心是力量之源,团结是力量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上海正是依托统战文化周的举办,深化思想政治引领、以文化赋能,争取全域联动、多条线参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基。

上海统战文化周以“团结向未来”为主题,形成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统筹、区级特色实践、统一战线组织参与、基层单元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同参与体系。

今年文化周期间,上海16个区结合区域特色,推出各区统战文化周主题演绎活动。比如,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持续擦亮“建功引领区 同心向未来”浦东统战文化周活动品牌,推出“同心聚力·LEAD”计划,即“同心·Linking(联聚)、同心·Exploring(追寻)、同心·Acting(演绎)、同心·Dreaming(圆梦)”四大系列60余场活动。围绕“1+7+N”活动矩阵,中共青浦区委统战部推出七大同心活动板块,举办“寻访陈云故里·汲取奋进力量”实践研学、“蟠龙同心”统战文化街区主题展演等多项活动。此外,不少区级统战部门跨区联动,联合举办多项活动,中共虹口区委统战部和中共杨浦区委统战部联合主办“同心聚合力 团结向未来”2025虹口杨浦统一战线趣味运动会。

各民主党派组织也积极参与其中,展现了党派风采与团结力量。民革上海市委会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举办“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文献图片展,展示上海民革组织和党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坚定信念与笃实作为。民进会员开启第五场“初心之旅·民进印记”上海民进红色文化资源探访活动。致公党上海市委会举办“致公讲堂”活动,参观了上海市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深入学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不仅于此,上海中华职教社、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等组织,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知联会等社团也各展所长,开展了多项活动。

为了让更多社会群众参与其中,上海市街道社区、乡镇等基层组织也积极行动,将统战文化周活动延伸到“最后一公里”。7月21日,嘉定区安亭镇在联西村“我嘉·邻里中心”开展“聆听历史故事 凝聚统战力量”观影学习活动,吸引许多居民参与。7月22日,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发布曹家渡街道“同心聚力”统战服务地图,并启动“文化荟生活”系列活动项目。统战文化元素融入了不少街区的各个角落,吸引市民群众纷纷驻足打卡。

7月23日,上海统战文化周圆满落下帷幕,近四万人次参与有关活动。在这一年一次的隆重聚会里,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统筹下,四面八方的统战力量汇聚交融。统战文化化为激励全市统一战线成员起而行之、实践创新的持续动力,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无党派代表人士积极开展“两个融入”工作;打响“家在上海”“海上论道”民族宗教工作品牌;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夯实“政会银企”“公检法司”“圆桌会”等机制;推出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2.0版,助力上海建设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和青年创新创业热土;推进港澳台青年学生实习计划,以“侨见”工作品牌增强在沪侨界代表人士对上海的归属感。正如上海统战文化周主题曲所唱那样:“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中华儿女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一起想、一起干,向梦想同行。”

注重创新表达

彰显统一战线蓬勃活力

“(您)年过七十怎么还出山去做官?”聚光灯下,民建会员黄炎培的曾孙黄翔手握话筒说道。

“我以往坚拒做官是不愿入污泥。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民的官。我们民族工商业者,也要有一个自己的组织,来发展中国的工商业。”屏幕上,“黄炎培”面向观众,用乡音娓娓道来。

这是上海统战文化周开幕活动上《与统战先辈的时空对话》节目中展现的温暖一幕。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连续三年登上统战文化周开幕活动的舞台。今年节目还借助全息AIGC投影技术,将泛黄的老照片化作立体影像,让黄炎培、马叙伦、司徒美堂、许德珩等四位为民族复兴奉献毕生的民主党派先贤“穿越时空而来”,在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中,民主党派成员们与先贤共同完成一场跨越世纪的精神对话,感动着台下观众。

新时代要做好统战工作,推动“大团结、大联合”,既要传承“团结”的内核,也要创新“团结”的方式。近年来,上海统一战线持续开展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和实践转化,不断推动上海统战工作守正创新。《与统战先辈的时空对话》系列就是上海统一战线在统战文化“出圈”“破圈”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实践。事实上,这种新尝试还蕴藏在统战文化周期间的多项活动中。

近期,不少到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游客会发现,在路上行驶的车辆中,一辆双层巴士显得与众不同——车身上喷绘着上海著名的文化地标,还书写着“上海统战文化周”“团结向未来”“团结号专线”等字样。这正是为配合统战文化周而定制的“团结号巴士”。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团结号”专线巴士于2024年上海统战文化周开幕时推出,从华东政法大学出发,途经愚园路统战文化街区、人民英雄纪念塔、五卅纪念碑、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等统战文化地标,让更多市民亲身体验统战文化之旅。此外,车上还配备了专业讲解,让乘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加对上海统战文化的了解。运营一年多以来,许多统战成员乘坐专线巴士,走近沿线统战历史文化地标,学习感悟百年统战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

据了解,上海统战文化周从启动至今,在传播统战文化、凝聚人心方面,始终以创新为引擎,打破传统模式,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体系,让统战文化从枯燥的“文件”走向生动的“生活”,从有限的“小众”迈向更多的“大众”。

City Walk(城市漫步)是近年来受到青年群体喜爱的以徒步探索城市的休闲方式。在上海统战文化周期间,为了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其中,特别推出了“团结之路”统战文化线路。2023年上海统战文化周上,“穿越时光的统战之旅”行动发布,积极融入城市红色微旅游,推出首批8条集展示、研究、教育、宣传于一体的统战文化线路——团结之路。在2024年上海统战文化周上,“团结之路”民主党派篇正式发布,展现8个民主党派在上海留下的同心足迹。在今年的上海统战文化周上,发布了侨心卫国、民族团结、工商报国、侨联浦江、职教之光、寻迹黄埔、留学报国“团结之路之统战系统篇”7条线路,展现统战系统单位在上海共同镌刻的同心印记,串联起了携手前行的光辉历程。

回望百年,上海始终传承着红色基因、弘扬着团结精神;立足当下,通过举办上海统战文化周活动不仅彰显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统战文化魅力,更以生动实践诠释着“大团结大联合”的时代内涵,推动上海统一战线工作迈上新台阶。正如那辆穿行在上海街头的“团结号巴士”,它将持续延伸统战工作的“站点”,吸纳更多同行的伙伴,串联起更多团结的故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展现出更多携手奋进的团结新篇章。(记者 邱 凌 王恺强)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