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膀胱病的线粒体机制与干预治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8 09:49 1

摘要:线粒体功能:线粒体作为重要的细胞器,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是细胞的“能量站”。线粒体还具有许多其他生物学功能,包括产生活性氧、氧化还原分子和代谢物、参与合成代谢、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死亡等。

文题释义:

线粒体功能:线粒体作为重要的细胞器,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是细胞的“能量站”。线粒体还具有许多其他生物学功能,包括产生活性氧、氧化还原分子和代谢物、参与合成代谢、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死亡等。

糖尿病膀胱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泌尿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包括膀胱过度活动症、排尿功能障碍和尿潴留等下尿路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可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性两种,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背景: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膀胱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近年研究发现,靶向线粒体代谢、氧化应激及凋亡通路的药物可抑制膀胱组织变性,为糖尿病膀胱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目的:探讨线粒体异常与糖尿病膀胱病的关联,总结药物干预线粒体功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线粒体,糖尿病,糖尿病膀胱病,逼尿肌,尿路上皮,周围神经”为中文检索词,“mitochondria, diabetes,diabetic cystopathy,diabetic bladder dysfunction,detrusor,urothelium,neuron,peripheral nerv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并分析相关文献。

结果与结论:在糖尿病膀胱病发展过程中,逼尿肌、尿路上皮和外周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可表现为表征、活性、功能和行为的改变。在糖尿病情况下,线粒体受损,产生更多的活性氧,细胞色素C释放,Bcl-2/Bax比值降低,凋亡诱导因子向细胞核易位增加,聚ADP核糖聚合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线粒体凋亡通路激活;线粒体还可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调控NLRP3,激活炎症反应;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紊乱,AMP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信号轴介导线粒体生物学的表型变化,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Ⅳ含量降低,氧化磷酸化受到干扰,三羧酸循坏被抑制,线粒体备用呼吸能力下降。新型药物或制剂能够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抗炎、调节能量传感通路改变线粒体功能,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尽管线粒体在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在糖尿病膀胱病中的相关研究仍显不足,需进一步探索。

https://orcid.org/0009-0008-9779-5693(吕晓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关键词: 糖尿病膀胱病, 线粒体, 逼尿肌细胞, 尿路上皮细胞, 外周神经细胞, 工程化组织构建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