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水青山绘就团结底色,林草情深筑牢团结根基。近几年来,绿春县林草局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林草工作的“根与魂”,以护绿守护共同家园、以增绿播撒团结种子、以兴绿浇灌共富之花,让各族群众在同护青山、共植新绿、齐兴产业的生动实践中,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
绿水青山绘就团结底色,林草情深筑牢团结根基。近几年来,绿春县林草局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林草工作的“根与魂”,以护绿守护共同家园、以增绿播撒团结种子、以兴绿浇灌共富之花,让各族群众在同护青山、共植新绿、齐兴产业的生动实践中,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信念深植于绿水青山间,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生态沃土中常开长盛,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践在绿春大地的每一片林海深处生根结果。
共守青山“聚合力”,让森林守护不分你我
在日常森林巡护、防火救灾、病虫害防治等一线工作中,组建了一支由哈尼族、彝族、汉族、瑶族、傣族等各族群众组成的2908名生态护林员“跨民族林草守护队”,通过共享管护责任区、共学防护技能、共守生态红线,让各族护林员在山间小道并肩巡查,在火险防控中携手作战。每一次共同巡护的足迹、每一个联合值守的夜晚,都在生动诠释“森林是共同家园,守护是共同责任”的理念,让制度严管与群众共治相得益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中越扎越深。
共植新绿“连真情”,让民族团结扎根沃土
把植树造林、村庄绿化等工程作为民族团结的“实践课堂”,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义务植树、庭院美化、绿色通道建设。不同民族的群众挥锹铲土、扶苗浇水,用汗水浇灌共同种下的“团结树”。近年来,共完成义务植树103.79万株;采伐更新造林共计2.67万亩;成功认定53个村委会为省级“森林乡村”。从共同培育的防护林到携手打造的“民族团结林”,棵棵幼苗见证同心,片片新绿凝聚真情,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播撒绿色希望中茁壮成长。
共兴产业“同致富”,让生态红利惠及各族群众
紧紧围绕县委“7+N”特色产业发展目标,绿春县林草局立足生态禀赋,将民族团结之力融入产业发展脉络,以“品种改良、技术升级、示范引领”为抓手,聚焦八角、橡胶、澳洲坚果、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县各族群众携手参与产业培育。2025年在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400亩林下阳春砂仁新苗即将破土,7260亩澳洲坚果园将连片成带,6000亩八角林将提质改造、850亩新植八角将迎风生长,100亩橡胶提质增效示范园即将落成。每一片林地都见证着“技术共学、产业共兴”的民族团结故事。
通讯员:李卫明
责编:李泽森
校对:李猛
总编:邱自松
来源:绿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