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红色文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8 10:41 1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红色文旅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和数据化利用已成为重要课题。目前,红色资源在数据开放度、产品创新性与业态融合性等方面仍面临瓶颈。依托依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数承红韵”团队:以赛促研深挖红色数据,激活文旅融合新引擎

(图1)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红色文旅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和数据化利用已成为重要课题。目前,红色资源在数据开放度、产品创新性与业态融合性等方面仍面临瓶颈。依托依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扎实基础,南京审计大学“数承红韵”团队聚焦公共数据开放赋能红色文旅产业链这一方向,深入省内外多处红色场馆开展系统调研与文化访谈,进行公众认知与消费行为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利用的有效路径,致力为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年方案。

(图2)

(图3)

作为一支具有鲜明竞赛底色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团队,“数承红韵”早在项目初期就展现出极强的创新性与落地性。在指导教师杨以文等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先后获得“挑战杯”省赛一等奖、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并积极参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积累了大量前期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团队还与江苏互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获得企业技术支持,进一步夯实了项目研发与数据应用的实践基础。同时,团队于去年成功完成省级重点社会实践项目,走访江苏南京、扬州,贵州遵义、江西南昌等地,探访渡江胜利纪念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等多个红色场馆,初步建立起红色资源数据库与公众认知调研体系。

(图4)

(图5)

(图6)

在此基础上,今年6至8月,团队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先后赴南京、徐州、连云港、南通等地,深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市档案馆、淮海战役纪念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等十余处红色场馆,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测等方式,系统收集一手数据,聚焦公共数据开放水平、红色文创产品开发、数字化服务体验等关键环节,探寻数据驱动下红色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的可能路径。

(图7)

(图8)

(图9)

(图10)

调研发现,当前红色文旅产业仍面临文创产品同质化、数据开放不充分、传播方式传统等痛点。7月16日,团队前往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访谈工作,通过访谈多类游客群体,发现尽管游客对红色文创抱有浓厚兴趣,但仍普遍反映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实用性和内涵深度。而在7月19日探访完响堂村等地,团队则看到了“艺术赋能乡村”“数据驱动业态”的先进案例,如栀咖啡以栀子花为主题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不空艺术空间通过多元艺术形式激活乡村文旅生态,均为红色文旅产业链创新提供了宝贵借鉴。

团队始终注重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与社会价值。今年8月,团队与晓庄社区党史教育馆、中国邮政南京分公司等单位正式建立共建关系,深入推动馆校协同与文创合作开发;基于在全国多地的实地走访与系统调研,团队完成以“公共数据开放赋能红色文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地方红色资源数字化开发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与对策建议;同时,通过撰写多篇实践报告、发布系列短视频日志,在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引发公众对红色文旅与数据开放的广泛关注;此外,团队依托此前竞赛创新积累,系统构建“公共数据+红色资源+文旅消费”深度融合模型,为红色文旅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通过竞赛,我们学会了用数据说话、用技术赋能、用创新破局。”团队负责人胡思彤表示,“红色资源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可挖掘、可活化、可共享的数据资产。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更多红色场馆实现数据开放与业态升级,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目前,团队已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相关技术成果——“智能审计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审计报告自动生成软件”与“文化出海合规审计智能适配平台”均已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并正在积极推进数据平台原型开发与项目孵化准备工作。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数据建模与技术应用,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大型赛事,以赛促创、以创促用,推动红色文旅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15、16)

作者|张思怡 胡思彤 龚嘉瑜 陈单徽 季秉臻 周铮 沈奕杉 叶鑫语 徐艺轩 王喜悦 王怡然 章诗雨

来源:一千里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