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4年,大型历史战争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央视播出,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看狂潮。如今,31年已经过去了,但老版《三国演义》所产生的影响力,依旧在中国影视史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1994年,大型历史战争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央视播出,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看狂潮。如今,31年已经过去了,但老版《三国演义》所产生的影响力,依旧在中国影视史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老版《三国演义》的成功,离不开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否则哪一个环节缺失,都不可能造就永不褪色的经典。
电视剧中,导演和演员们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角色,诸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司马懿等等,加之化妆师、美工师、艺术顾问的倾心打造,使得那些历史人物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观众一下子被拖入到三国那个激情动荡、风云变幻的峥嵘时代。
老版《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角色至今被津津乐道,那就是由鲍国安老师饰演的“奸雄”曹操,虽然后来《三国》题材影视剧层出不穷,又有很多曹操横空出世,却没有一个可以与鲍国安饰演的曹操相提并论,以致人们又戏称鲍国安为“活曹操”。
鲍国安曾表示,自己在饰演完曹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跳出这个角色,以致外界在谈及鲍国安时,第一印象就是他饰演的曹操,这也可见鲍国安的曹操是多么深入人心。然而,《三国演义》剧组在最初筛选曹操饰演者时,他们的第一人选并非鲍国安,后来随着总导演王扶林的披露,使得这件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相关报道显示,最初饰演曹操的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演员,只是此君架子颇大,声称“要么直接参演,绝不进行试镜”,结果惹恼了总导演王扶林,他直言与这样的人合作不会顺畅,因此果断放弃,以致在这种情况下才找到了“替补”鲍国安,结果成就了一个无法超越的经典。
王扶林曾在访谈栏目中透露,那个耍大牌的演员姓李,于是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很多符合条件的李姓演员纷纷上榜,笔者曾在今年6月的一篇名为“94版《三国演义》到底最初选中谁饰演曹操?有一个演员可能性最大”文章中详细进行了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
尽管很多李姓演员被筛选了一遍又一遍,包括德高望重的李默然、李法曾,演技派代表李雪健、李保田,就连当时尚未完全成名的李幼斌、李成儒也中标了,那么说来说去,那个被摒弃的李姓演员到底是谁呢?
近年来,随着这件事被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使得很多人给予了爆料,其中有的以“知情者”自居,也有的是通过蛛丝马迹力求还原一个真相,随着爆料多了起来,目标最终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罗锅”李保田。
说到李保田,如果他是那个最初被摒弃的曹操扮演者,那么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预料。情理之中的是,李保田在筹拍《三国演义》时,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似乎符合大牌的资格,但出乎预料的是,李保田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与人们认知中的曹操格格不入。
曾经有一篇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那篇文章似乎是以一个“知情者”的口吻复述了当时的情况,内容大致是《三国演义》筹拍时,剧组邀请李保田前往试镜,希望他扮演“盗书者”蒋干,依照李保田清瘦、狡黠的气质,非常适合蒋干这个角色,但可惜的是,李保田嫌蒋干这个角色太小、太普通,希望自己能够饰演曹操。
对于李保田的请求,剧组让他化妆成曹操试一试镜,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李保田撂下了那句“要么直接参演,绝不进行试镜”回应,最终被直接PASS掉了,继而成为了《三国演义》剧组的一个反面教材被屡屡提及。
相关爆料是否属实有待考证,我们姑且认为这是真的,但从一个人心境的角度剖析,李保田拒绝试镜可能只是“随口为之”,与耍大牌似乎是两回事,也与已经“选定”他饰演曹操是两回事,或许李保田本人也对饰演曹操没有多大把握,如果真有信心的话,应该不会如此草率,估计他觉得拿到这个角色很悬,加之确实存在一定的傲气,因此不愿意试镜耽误工夫,就以那种方式拒绝了剧组,只是在剧组看来这就是耍大牌,至少是对待角色不认真、不负责,至此李姓演员成了《三国演义》反面典型。
最后,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倘若当初选定的曹操饰演者就是李保田,他扮演曹操会是什么样子?李保田的演技无可挑剔,妥妥的老戏骨,但正如前面所言,依照他的气质和外貌,似乎很难成为鲍国安式的经典曹操,甚至有朋友调侃:李保田要想演好曹操,至少要增肥让自己脸上多长出二两肉!
对此,您认为如何呢?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