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银铜牛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8 14:25 2

摘要:我们用来指认自身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就出现在一件西周铜器的铭文之上。在某种意义上,铜器中,蕴含着中国文明最深邃的品格,以及中国艺术最独特的美学密码。(此藏品为高先生收藏)

有一种说法,定义文明社会的标准,就是开始使用铜器。青铜时代,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开始。

对于中国来说,以铜器为代表的礼器,更是文明中最核心的精神承载——在祭祀中沟通天地、神祇、祖先;于现实中铭记过去、传承未来,通往永恒。

我们用来指认自身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就出现在一件西周铜器的铭文之上。在某种意义上,铜器中,蕴含着中国文明最深邃的品格,以及中国艺术最独特的美学密码。(此藏品为高先生收藏)

铜灯由灯座、灯盏和烟管三个部分精巧组合而成,各部分均可轻松拆卸,既便于使用又利于清洁。灯座以一头栩栩如生的黄牛为原型,牛身雄浑壮硕,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呈现出一种静中有动的生动姿态。

牛腹中空,背负着一个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扁平把手,可自由转动灯盘,盘上则装饰着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而灯罩上紧扣的穹顶形罩盖,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相连,使得整个铜灯既美观又实用。

错银铜牛灯中的虹吸装置展现了其前瞻性的环保设计。油灯主要使用动物油脂作为燃料。由于缺乏灯芯,整块油脂直接燃烧,不仅燃烧速度迅速,还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刺鼻气味和大量黑烟,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然而,这件铜牛灯巧妙地设计了烟道和牛腹空腔,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点燃后,蜡烛燃烧产生的烟尘和灰烬通过烟管被引入灯座腹腔,再被其中的清水溶解,从而确保了居室的清新空气。此外,灯罩不仅作为造型的一部分,还巧妙地发挥了烟尘导管的作用,展现了设计师的独到匠心。这一发明在灯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西方直到15世纪才由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比汉代晚了整整1500年。

这件铜牛灯采用分模制范工艺,由灯座、灯盘、灯罩、灯盖和烟管五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可拆卸组装。整体纹饰采用错金银工艺,合理使用铜、银两种不同的材质对灯身进行剔刻、镶嵌、打磨,使得牛灯整体纹饰精美、饱满富丽。

牛灯采用了环保设计,能够使燃烧时产生的烟灰与牛腹中的水相溶,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同时能促进牛灯体内气流的循环,减少浪费资源。

青铜器铭文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类重要的材料,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属于古文字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按照古文字学的科学的研究手段具体地研究青铜器铭文在各历史阶段之字形特点、修辞、语句、文法的习惯及其演化过程,才能较深刻的理解此种文字。即使是从青铜器研究角度来观察与认识金文,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古文字规则去做深入的钻研,而没有简易的道路。

铜为君子之金,是金属的正色。时间的流逝、斑驳的历史感,只能为铜增色,添其隽永,却不失其本色。因此,古人将的铜器与石刻并称“金石”,象征着传承与不朽。铜的沉稳、重而不奢,让它往往肩负起承载文明道统的使命——“刻于金石,以垂后世”。

镇为君子之器,其“用”无所不施。器物自有特定的形状,却也限定了自身的功用;先知文房·黄铜镇尺则形态极简,而使用场景多元,这恰恰赋予了它触类旁通的“不器”特质:可伴读,可压卷,可把玩,可摆件。既无所不用,也可以超越实用,成为文房清供之赏鉴。

来源:天道酬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