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电子科学硬核实力排名(CIE),前10名格局已变

摘要:电子信息类主要指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等为核心的电子类学科。目前官方数据有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评选,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到各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地位。

近些年电子信息类已成为与计算机类并驾齐驱的高分专业,作为新工科建设的主要学科之一,已成为各校重点打造的领域。

电子信息类主要指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等为核心的电子类学科。目前官方数据有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评选,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到各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地位。

整体实力自然是总量上的排名,还有一种注重质量的官方数据,那就是每年电子信息领域的科学技术奖评选,这是对各校在电子信息领域重大科研成果的鉴定。

目前负责电子信息行业领域三大奖评选的是中国电子学会。2024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已经公示,单看一年的容易出现偏差,本文来看一下2021-2024共4个年度各校获奖情况,可以相对合理的评判近期各校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情况,属于最硬核的排名。

图源:网络

01

整体评奖情况

中国电子学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62年,现拥有个人会员17.3万人,团体会员1700余家。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制定和应用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标准;鉴定和评估电子信息科技成果;发现、培养和举荐人才;奖励优秀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等等是学会的主要任务。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子学会设立了“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并有资格向国家推荐三大奖。在今年6月份颁发的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电子学会推荐的有8项获奖,足见电子学会在全国的地位。

图源:电子学会官网

中国电子学覆盖了半导体、计算机、通信、雷达、导航、微波、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信号处理、电磁兼容、电子元件、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当然通信领域有个专门的中国通信学会。目前的奖励以电子科学领域为主体,以及与通信等领域的交叉。如要完整的反映整个电子信息领域,需要再加上中国通信学会的颁奖。不过中国电子学会的规模目前是最大的,声誉卓著。

联合国咨商工作信息通讯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与IEEE、IET、JSAP等建立了会籍关系。

文末表格统计的是20121-2024共4个年度,中国电子学会针对研究项目颁发的科学技术奖三大奖情况(自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共分为4个等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大奖。不针对研究项目的一些青年奖和创新成就奖没有统计。

各校排名采用的是一等奖。没有一等奖的按照二等奖,以此类推。因为数据非常分散,需要一个个学校去收集整理,难免会有错漏,例如数据错误等(即使有也不会偏差太大,不影响整体表格使用)。详细信息以学会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那些抄袭的就不要来抄了,免得别人一眼看出你在抄袭。

一等奖是顶尖的科研成果,是极有可能获得国家三大奖的,代表着各校在顶尖科研成果上的表现。二等奖和三等奖则体现了科研底蕴,尤其是二等奖。

近4年三大奖获一等奖及以上,前10名高校: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总量前10名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国内电子科学领域的强校几乎都在里面了。

02

院校分布情况

不管总量还是一等奖,前3名均为:清华、北理、北邮。足以证明三校在电子领域的强势地位,尤其是一流科研成果产出。

清华北邮是电子强校,是很多人都没有异议的,但是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第2名(而且在2024年已经公示拟授予一个技术发明特等奖)让不少人觉得意外。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就是兵器厉害。

图源:学会官网

第四轮电子科学B+,信通A-,放在一众电子强校中,很不起眼。 不过北理的信通在第五轮网传取得了很大进步,代表着北理是在进步之中。北理信通强,电科稍弱一些。“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珠峰学科),有3名全职院士,27人次国家级领军人才,有天基智能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2011年以来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同样性质的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在电子领域的学科评估上,第四轮电科B+,信通A-,与北理一模一样。北航在电子领域获奖挤掉了西电、成电两所顶流强校,获得第4名。北航电工院拥有2名院士,近20年来,在航空航天信息尖端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获国家发明/进步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3项。

两电一邮确实厉害,均进入前6名。不管是含金量还是重量,与后面的院校都拉开了。

在上榜院校中,大家还可以看到一些日常并没有认为电子领域特别强势的高校例如深圳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等,这些院校均获得了2个一等奖。这些院校需要拆分来看,有的确实在电子信息领域发展极快,例如深圳大学获得大规模网络高效传输理论与方法(冯大权,2022自一),单比特雷达感知技术基关键芯片(黄磊,2024拟授技一)。

深大在电子信息领域真的发展很快,引进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建设了一批高端科研平台。拥有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智能信息处理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光电科技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等。电工院引进了不少例如获奖的冯大权、黄磊教授,均入选杰青。

图源:电工院官网

也有的高校看上去较为复杂,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其在电信领域实力确实不强,第四轮学科评估信通和电科都没有上榜,目前还没有信通和电科两个核心学科的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的2个自然科学一等奖完成人均为黄维院士(2021/2023),研究项目为钙钛矿基发光二极管/钙钛矿半导体光伏器件。

黄维院士在2012-2016期间曾担任南工大校长,2017年调任西工大副校长,两个奖项均挂名在南工大。黄院士为南工大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建有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

限于篇幅,其他院校不再一一赘述。

03

回顾与建议

电子学会科技奖的获奖情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段时期各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情况。

科技奖项只反映一流的科研成果,无法反映整体的学科实力。整体的学科实力,国家有专门的学科评估、一流建设学科评选等等。

电子信息类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专业,分数居高不下。选择专业还是要理性,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单纯看舆论所谓的热门或冷门,盲目跟风不可取。报考前,需要了解好目标专业的基本状况,学历门槛已经开始显现。

文末统计数据来自学会官网21-24共4个年度的获奖名单(24年为公示名单),因为数据比较分散而且很杂,或出现错漏,准确信息须以学会官网公布的为准,统计表仅供参考。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来源:Mr教育蓝帽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