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政局紧跟城市发展需要,以规范地名管理、优化乡村地名服务、加强地名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地名管理服务规范化、精准化、系统化水平。
李 忠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政局紧跟城市发展需要,以规范地名管理、优化乡村地名服务、加强地名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地名管理服务规范化、精准化、系统化水平。
地名管理工作更加有序
包头市民政局组织开展全市道路信息更新核准行动,通过实地勘查、对比现有档案资料以及交叉对比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逐条逐项排查核对本辖区道路基础数据,建立“一路一档”信息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包头市民政局持续开展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提升行动,聚焦建筑物、道路街巷等未入库地名信息,严格审核地名信息,确保信息库数据的准确性。包头市民政局分批开展无名道路摸排及命名工作,定期对全市无名道路进行摸底排查,命名时注重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延续乡愁记忆和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科学规范推进道路命名工作。
乡村地名服务更加实用
包头市民政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规范乡村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和城区地名标志标牌管理工作,先后对青山区、九原区等试点地区96条乡村道路进行命名、备案及公告。深化“地名+文旅”融合,土默特右旗民政局以当地举办三娘子旅游文化节、杏花旅游文化节等为契机,打造杏花路、爱情主题公路等特色旅游坐标;以突出乡村生活与民俗风情交织为主题,打造西湾民俗街。目前,土默特右旗共设有200余个特色地名标志、19个旅游标识。深化“地名+土特产”融合,固阳县搭建“地名+直播+电商”销售网络,打造“固阳好物”线上商城,将“固阳黄芪”“固阳莜麦”“固阳胡油”等地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更加有力
包头市民政局牵头建立全市地名专家库,聘请熟悉包头发展沿革、历史文化,长期研究包头地名文化的专家学者参与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智库”作用,以地名反映包头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风貌为核心,分类分区建立包头市城区地名采词库。截至目前,全市已梳理出5类120条备选地名。包头市民政局积极与市文旅局、档案馆、志史办、博物馆等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对接,获取更加具体的历史记载和资料。目前,全市共整理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实体、乡村地名、红色地名等4类28条地名信息,梳理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宜居村镇以及自治区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各类名录58个,2处地名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包头市民政局以“包头民政”新媒体平台为窗口,打造“地名文化 印象包头”专栏,先后策划推出红色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工业文化以及“阴山褶皱里的十段光阴”等系列主题地名故事,有力促进了当地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