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可能拖不走仁爱礁菲坐滩旧军舰,即便垮掉也是一个大问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8 19:01 1

摘要:要是开发起来,能多出1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对南海航道控制有大用处。离菲律宾巴拉望岛195公里,但跟中国美济岛就32公里近,位置关键,等于美济岛的东边屏障。

历史渊源探析

仁爱礁这地方,本来就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早在中国古代海图上就有记载,中国渔民世世代代在那边捕鱼打捞,靠海吃海,日子过得踏实。

礁盘面积不小,东西宽6公里,南北长15公里,总环礁上头有52平方公里,跟美济岛差不多大,潟湖里头水深浅浅的,适合填海造陆。

要是开发起来,能多出1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对南海航道控制有大用处。离菲律宾巴拉望岛195公里,但跟中国美济岛就32公里近,位置关键,等于美济岛的东边屏障。

菲律宾那边在1999年5月9日搞了这么一出,把一艘二战老舰,马德雷山号,故意搁浅在西北礁坪上。这艘舰是美国1944年造的542级坦克登陆舰,1976年转给菲律宾,长100米,宽15.2米,吃水从2.5米到4.3米,空载1625吨,满载4080吨。

搁浅后,他们派士兵驻扎,名义上是船坏了修不了,其实就是想占着这块地。西北礁坪水浅,最深1米,礁石多,船底卡得死死的,时间长了跟礁盘长在一起。菲律宾选这地方,还因为离美济岛近,便于监视中国船只动静。

这些年,中国多次要求菲律宾拖走这艘舰,他们也口头答应过,但从来没行动。搁浅25年多,到2025年8月,舰体锈蚀严重,裂缝到处是,甲板上的炮管锈得能塞进手臂。菲律宾士兵还在上头驻守,补给时不时来一次,但中国海警加强巡逻,拦下过好几回。

2023年8月5日,用水炮阻拦过他们的补给船;2024年3月23日,又有碰撞事件;6月17日,中国海警登船检查,缴获武器,一名菲律宾士兵手指受伤。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谴责,但中国外交部回击,说他们违反承诺,想加固舰体。

进入2025年,局势更紧。菲律宾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印度等国在南海搞了至少8次联合演习,区域靠近中国岛礁,还炒作台海话题。马科斯5月访印时又提南海主张。

中国智库报告指出,菲律宾补给频率增加,从2024年6月到2025年5月,搞了9次,平均40天一次。7月8日,中国专家指责搁浅舰污染珊瑚,重金属和垃圾排放坏了生态。菲律宾反驳,说中国人工岛建设破坏更大,但事实是,中国开发注重环保,菲律宾那艘破舰才真是祸害。

8月,菲律宾声称要加固舰体,已持续十年,中国坚决反对。8月2日,他们公布视频,说中国军舰撞击海警船。8月7日,马科斯政府承认补给难,舰体下沉严重。8月11日,又放视频指责中国碰撞。

8月22日,菲律宾小艇接近中国海警船挑衅,被拦截。8月25日,菲律宾民调显示民众不信任中国,把中国当最大威胁。8月26日,中国拖船现身仁爱礁附近,菲律宾军方说不担心被拖走,但其实心里虚。卫星图像显示舰体右侧3米裂缝,锈蚀加剧。

菲律宾海军总长布劳纳警告,如果中国行动导致菲律宾人员死亡,可能动武。但中国立场坚定,仁爱礁是中国领土,菲律宾非法占据。3月13日,中国发布仁爱礁事实报告,重申主权,指出菲律宾多次承诺拖走却不执行。

菲律宾在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费信岛等前哨也没大升级,但仁爱礁这艘舰成了焦点。搁浅舰影响中国渔业生产,中国渔船在周边作业,海警护航维护秩序。菲律宾的举动,本质上是想借外部势力搅局南海,但中国维护主权决心不变。

当前困境剖析

拖走这艘马德雷山号,谈何容易。搁浅位置在西北礁坪内圈,距外海边缘500米,内侧潟湖不到200米,礁石林立,水浅礁多,从外海拖得穿越这些障碍,拖船一靠近就得小心泥沙翻腾。

舰体跟礁石融合26年,分离难,拖拽时船底摩擦,结构脆弱,容易散架。舰龄超80年,没维护,锈蚀裂缝多,重金属碎片散落,会污染水域,珊瑚礁遭殃,鱼类栖息地毁坏。

从潟湖内侧拖,风险更大,航道窄,浪涌强,搅动沉积物,浑浊水扩散,覆盖珊瑚。舰重1625吨空载,融合后更重,一拖可能解体,残骸堆礁坪,清理麻烦。菲律宾士兵驻守,拖时他们可能抵抗,增加复杂。

2025年8月,中国南托185拖船出现在仁爱礁,距舰仅5海里,菲律宾少将崔尼代喊话,说这是菲律宾“红线”,如果中国登舰或强拖,会启动应急计划。但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说,目前没威胁,即使有,也能驱逐入侵者。军方还称,马德雷山号难被单船拖离。

但现实是,舰体状况差,逾3月未补给,可能“断粮”。菲律宾海军发现中国拖船后,表示不担心,但其实补给间隔缩短,难度加大。他们秘密运建材加固,水泥痕迹可见,中国反对违反承诺。

专家分析,强拖可能引发冲突,碎片污染更大,影响渔业。中国渔民作业需避开,生产受阻。菲律宾想赖着不走,利用舰体占位,但中国海警执法坚定,巡逻常态化。

拖不走的原因,一是礁盘地形,水浅礁密;二是舰体老化,散架风险高。即便不拖,任其崩解,残材留在礁坪,菲律宾可能就地搭建平台,继续占据。

2025年7月报告指出,重金属沉淀损害生态,垃圾排放坏鱼类。中国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但菲律宾动作频频,联合演习增多,试图拉外部势力介入。马科斯政府发现情况不妙,舰体下沉,锈蚀加速,但仍嘴硬不许中国拖走。

中国立场是,仁爱礁是中国固有领土,菲律宾非法坐滩侵害主权。拖离难题反映出菲律宾拖延策略,但中国有能力维护权益。专家担忧强拖升级冲突,但和平解决是首选。菲律宾的应急计划不明,但中国准备充分。舰体崩解在即,处理需谨慎,避免环境损害。南海稳定靠规则,菲律宾单方面举动无益。

前景风险评估

即便马德雷山号垮掉,问题没完。舰体自然损坏,残留铁件散布礁坪,菲律宾士兵能用这些材料建临时据点,钉入礁石,搭棚屋,继续赖占。驱离难度大,他们据守新结构,监视海域,中国海警需加强巡逻。崩解后,废铁堆成堡垒,污染加剧,重金属渗入水底,珊瑚死亡,鱼群减少。中国渔业受影响,渔船作业空间缩水。

合适处理是,先移除舰上人员,海警广播要求撤离,然后把残舰当废料交给渔民处置,切割运走,清理现场。海域恢复,中国渔船自由捕鱼,海警维护秩序。菲律宾若利用残材建堡垒,等于新侵占,中国会坚决回应。2025年8月,菲律宾总长布劳纳警告动武,但中国强调自卫权。舰上士兵轮换,补给坚持,但中国拖船现身暗示行动可能。

前景看,南海和平依赖对话,中菲临时安排下,2024年7月27日补给无冲突,但长期解决需菲律宾履约拖走。菲律宾拉美日澳等演习,试图施压,但中国军力强,岛礁控制稳。仁爱礁争端考验智慧,中国主张协商,菲律宾若顽固,风险升级。崩解后隐忧是新据点形成,环境破坏持久。中国需推动国际舆论,支持主权主张。

菲律宾在其他南沙前哨没大动作,但仁爱礁成关键。卫星显示舰裂缝扩大,结局近。中国专家预测,补给活动增加,但中国执法有效。南海大局,中国维护权益,菲律宾小动作难改格局。风险在冲突升级,但对话大门开着。仁爱礁未来,取决于菲律宾是否理性。

来源:卡比獸pap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