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六安市人民医院,有一个特殊的“战场”: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这里是危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学科(ICU)。但这里并非只有冰冷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细心的擦拭,都能成为重症患者抗击病魔的强大动力。近年来
在六安市人民医院,有一个特殊的“战场”: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这里是危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学科(ICU)。但这里并非只有冰冷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细心的擦拭,都能成为重症患者抗击病魔的强大动力。近年来,该科室以人文关怀为笔,让“生命至上”的誓言不仅停留在诊疗单上,更落在每一个细微的关怀里,让ICU成为充满温度的“生命港湾”。
多维度打造“疗愈环境”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进病房,清脆的鸟鸣声与潺潺流水声也随之响起。8月25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护士金家莉正调整着音响的音量,目光落在患者张大爷的监护仪上,随着音乐旋律起伏,老人原本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心率曲线也变得平稳许多。这是该科室推行人文关怀的日常一幕,从每天三次的“昼夜节律自然声景疗愈法”的音乐疗法到“蓝天白云”天花板,一个个暖心细节正为重症患者筑起生命与希望的“守护墙”。
ICU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最后一道防线”。“在ICU环境中仪器的报警声、与亲友的物理隔绝、对病情的担忧……这些因素极易引发或加剧患者的焦虑、恐惧、失眠甚至谵妄状态,不仅影响患者主观感受,更可能干扰生理指标的稳定,延缓康复进程。”六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婷表示,如何在精准救治之外,用人文关怀缓解患者身心痛苦,成为科室护理团队思考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深知,在守护生命健康的漫长征程中,人文关怀始终是点亮患者心灵的温暖明灯。今年以来,科室采取多种创新措施,提升医学人文关怀,从患者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出发,对病房环境与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包括“蓝天白云”“户外景色”的顶画、壁画与“昼夜节律自然声景疗愈法”的音乐疗法等。
把关怀融入诊疗护理细节
走进ICU病房,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传统科室里洁白的天花板,而是一片“蓝天白云”顶画。“有些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我们可以通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清晰地观察到他们在‘蓝天白云’下以及音乐声中变得更加平静、放松。这样的变化不仅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舒缓,对他们的身体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李婷说道。在ICU,人文关怀不仅要体现在对患者身体的治疗过程中,还应体现到精神慰藉上,为此,该科室从细节入手,把人文关怀融入诊疗护理的每一个环节。除了“视听疗愈”,医护人员还在护理细节上注入暖心关怀。每天清晨护士都会轻声唤醒患者,用温水帮他们擦脸、刷牙、按摩手脚、修剪胡须和指甲;每个患者的床头都放着一个“人文沟通卡”,上面印着“喝水”“大小便”“找医生”“冷热”“失眠”“翻身扣背”“咳嗽吐痰”等常用需求,无法说话的患者只需指出对应图示,医护人员便能快速回应。
为保障患者休息,该科室打造“夜间安静病房”:值班护士定时调整监护仪报警范围、适当降低报警音量,集中开展诊疗操作;夜间调暗灯光、压低交谈声,还会为患者精心准备遮光眼罩与降噪耳塞,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李婷介绍道:“音乐是一种充满力量的艺术,能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还能促进身体康复,来自全院各科室的护理志愿者会根据患者情况,为他们播放广播或音乐,让冰冷的病房多了份专属温暖,也为患者带去更多生的力量与温暖的慰藉。”徐先生的父亲上个月因肾衰竭住院,在外地上班的他起初有顾虑和担心,直至看到护士发给他的一段视频——老人躺在床上,头顶是“蓝天白云”,耳边响着清脆动听的音乐,护士正轻声跟他父亲交流。“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父亲在这里不仅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还能感受到这么暖心的照护和陪伴。”徐先生激动地说道。
“心灵港湾”将“等待”变为“陪伴”
在ICU,“人文关怀”是一束双向照拂的光,既聚焦患者,也温柔地投向他们身后焦急等待的家属。由于特殊的治疗环境,家属的探视受到限制,焦虑与无助往往是他们真实的感受。为此,该科室推出一系列更具温度与参与感的关怀举措,将关怀从“等待”变为“陪伴”。
其中最显温度的改变是弹性探视制度的实行,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患者情况允许家属分时段进入病室短暂探视,这不仅缓解家属看不见、摸不着的“煎熬”,也为他们创造了直接参与患者照护的机会。在护士的专业指导下,家属学会如何在床旁轻声呼唤患者的姓名、如何通过温柔的触摸传递家人的力量,甚至学习一些简单的康复动作,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这些举措,既减轻家属在探视期间手足无措的窘迫,也将亲情的支持转化为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力量。
“以前守在门口心总是悬着的,现在能进去看看他、摸摸他,还能为他做点什么,心里踏实多了。护士教我怎么跟他说话、怎么帮他活动胳膊,感觉自己能帮得上忙,出一份力,不再干着急。”患者家属刘女士说道。
这里,不仅是守护生命的“战场”,更是传递温暖的港湾,医护人员以专业医术守护生命,用人文关怀抚慰身心,在每一个细微之处践行医者仁心,为重症患者点亮希望之光。(记者 孙晓佳)
来源:六安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