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佛道修行在“心”中,外在是求不到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8 21:11 1

摘要:达摩祖师年轻时经般若多罗(二十七祖)接引,进入佛门。收他为徒前,般若大师给了一个考验,去大自然中盖一个稳固的自修室,如果成功,就算拜师成功。达摩年轻时为香至国三王子,一表人才,本是国(父)王满意的接班人,但种种偶然事件将达摩引入了修行。

达摩祖师年轻时经般若多罗(二十七祖)接引,进入佛门。收他为徒前,般若大师给了一个考验,去大自然中盖一个稳固的自修室,如果成功,就算拜师成功。达摩年轻时为香至国三王子,一表人才,本是国(父)王满意的接班人,但种种偶然事件将达摩引入了修行。

达摩后来成了西天二十八祖,中土禪宗初祖,是首屈一指的人物。拜师前达摩和般若多罗一起吃饭,为了感谢般若多罗给香至王驱魔。般若大师问三个王子:“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大王子和二王子说些有的,没的,世俗之物。达摩却说:“是智光,不仅可以照明人的内心,还可以辨别是非”,般若大师很满意,觉得达摩悟性很高。

可吃饭的时候两人就吃素还是吃肉吵了起来,般若大师觉得达摩的理解有偏颇,看出达摩其实智光忽明忽暗,不稳定,就是到了一定火候,还差临门几脚的意思。般若多罗便点到为止,话不投机,多说无益,他“不小心”留下一个锦囊,里面写着: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达摩看了之后非常,非常上头。

注定的事情不以理智为转移,达摩回去之后几天睡不着,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句话一直萦绕着他 。。为了解决这个困惑,他不得不去找般若大师。达摩主动拜访般若多罗的道场,当学生准备好,老师就出现了。般若大师见时机成熟进一步教化了达摩,达摩深受启发,当下决定拜般若多罗为师。般若大师伸手阻挡,说:“不急,拜师可以,你先去荒郊野外盖一个稳固的自修室,如果成功了,我就收你为徒。”

达摩听后,轻蔑之气喷口而出,心想不就盖一个自修室嘛?有什么难的?他爽快的接下了任务,说:“一言为定!”。开局一把刀,达摩进入了丛林深处,开始野外求生。达摩从明白智光照明内心,辨别是非,到最后完成自修室的过程,其实就是明心到见性的过程。明心是理论上明白,行为上还有出错的可能,因为你还没成为你说的;见性是活出了自己悟到的。达摩完成自修室事时说了一句话:“佛道修行在心中,外面是求不到的”,这是达摩觉醒见性了。般若大师要的就是这种弟子,达摩当时盖自修室发生了什么?他悟到的东西白话文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聊一聊。

达摩进入森林后便立刻忙活起来,他选了一个空旷的地方,然后收集树枝,石头,和稀泥,三下五除二,建筑材料就准备好了,太顺利了。达摩接着开始盖自修室。他用石头当基础,大概垒了半米高,(形成一个圆),然后在石头里植入树枝,这就是早期的钢筋了。树枝形成栅栏,密密麻麻的,然后将稀泥和在上面,这就是混凝土,墙了。还别说?效果真不错,有模有样的。很快主体工程就完成了,达摩相当之自信,就这?般若多罗那个“老东西”看不起谁?于是达摩一鼓作气开始做屋顶,完成最后的封顶。

只见一个圆形的屋顶向房子方向移动,速度缓慢,内核又“风驰电掣”,屋顶外形和稻草堆上部(分)一样。达摩藏在稻草堆里当动力,移动时看不见人,这是一个无人驾驶部件,智慧物流。随着屋顶越来越近,马上就要完成了,不得不说太简单了!忽然前方开来了一辆手推车,男人在推着,推车上面有堆稻草,上面坐着一个女人。两人在细细聊着什么?因为推车上有女人,这个偏瘦的男人(也)显得孔武有力。让人联想到健身房情侣搭配(动作),负重不够,女友来凑。

推车越来越近了,男人好似在说:“你昨天晚上不回家,也不怕吗?”女人笑着回答着什么 。。。态度轻慢,突然从稻草堆闪现出一个男人,一个大逼兜(嘴巴子)把女人打下了车,原来是女人的丈夫。丈夫恶狠狠的说:“这会让我抓到你们了”,说完从车上一跃而下,猛虎捕食般扑向推车男,两人拼命扭打在一起。原配用拳打推车男仍不满意,还要用手推车撞他。推车男则拼命逃跑,原配用推车瞄准他,锁定他,想要发出愤怒的撞击。糟糕!逃跑男居然向达摩的方向来了,这种男女三角(函数)关系相当之复杂,使人有不祥的预感 。。。

达摩觉察到了什么,他赶紧从(稻草)屋顶钻出来,只见一辆推车和二个男人超他飞奔而来,达摩变得非常紧张,害怕,想要伸手制止,动作还没做完,他们直接撞了过来,给他把屋顶干废了。达摩觉得不可理喻,内心十分生气,但因为贵族气质,达摩决定保持理智。可是两个男人没完,没了,继续穷追猛打,路线以达摩的静心室为中心,你敢信?一会儿功夫,达摩的房子就被干细碎,看着现场惨状达摩是既无助又无奈,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一个僧人来给达摩送饭,看着现场一片狼藉,只是无奈的摇摇头,将饭放在树枝上,走了。达摩想着,先吃饭吧!事虽然没干成,填饱肚子再说。这时一只黄大仙(黄鼠狼)从树枝中窜了出来,把饭菜拱翻了 。。。还吃个屁啊!已经孝敬土地爷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达摩看着地上的饭菜用起了精神胜利法:少吃一餐也不是不行。接着达摩重新开干,收集树枝,扎骨架;从河边打水,和泥巴,一番努力之后又差不多了。达摩盖上屋顶最后一扎稻草,顺利封顶!可惜没人给他道贺,最后他放下门口的草帘,大功告成!结果还是使人相当欣慰的。

此时已经夜深,达摩非常满意,来到篝火前准备享用自己的晚餐。他伸(右)手掏饭正准备吃,顷刻之间下起了大雨,他抱着饭赶紧冲进静心室(躲避)。进去后效果还是不错的,稻草屋顶防水也是严丝合缝,达摩终于可以安心的吃口饭了。他伸手准备去抓,突然天空响起了惊雷,狂风四起,静心室开始摇摇欲坠,接着越来越严重,大风把静心室掀了个稀巴烂,达摩完全暴露在风雨中。慌乱不堪,雨水打湿在他的脸庞上,这是谁?还是三天前英俊潇洒的三王子吗?这是一个消极,憔悴,失败的雕丝啊!

达摩抬起头闭着眼,情绪中,任雨水冲刷脸颊,干净的雨水使他看清了很多东西。他低下头,慢慢睁开眼,看着饭钵,老天爷给他加了些汤,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吧,大自然让人们学会敬畏和臣服,但达摩保有皇室最后的尊严,他端着饭钵拒不接受。就这样站了一宿,真是个犟种。第二天早晨,般若大师来看达摩的进度,发现达摩站在残垣断壁中,一脸衰样,失望地说:“看来你与佛无缘,还是放弃吧!”并吩咐随从说:“以后不用给他送饭了”,达摩默不作声,继续“站桩”。一整天达摩没心情,白天什么都没干,但大自然的磁场治愈了他,宁静之中他想清了一些东西,决定第二天重新干,好像从来没干过一样(每一天都是全新的)。

熟悉的流程,方孔过油唯手熟尔,第二天,达摩很快就盖好了自修室,这次他升级了房子结构,用粗大的草绳拉住自修室,一共三根,呈掎角之势,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扛十二级大风,达摩真是个天才。这时前来送饭的和尚看着眼前的场景,开始点头,称赞,不禁想问饭为什么没停?达摩看着盖好的房子,碎步打量着,感觉很有成就感。忽然,达摩脸部严肃,陷入了极大的愤怒,他撸起大木棒,啪,啪,啪就是几下,把自修室打倒了,还踹了几脚,将基础踢翻,这是什么迷之操作?这时般若大师和弟子冲了过来 。。。

弟子感觉达摩的行为不可思议,质问道:“好不容易盖好的房子,为什么要毁坏它?”,达摩双手合十,恭敬地对着般若多罗,说:“弟子愚昧,这么久才盖好自修室”,随从诧异地说:“你这样也叫盖好啦?”达摩接着说:“说盖好了是不对,应该是找到才对”,般若多罗脸上露出了微笑。达摩继续说:“佛道修行在心中,外面是求不到的”,般若多罗很满意,连连点头,说:“嗯!随我来”,这个弟子合格了,达摩悟到了。后来般若多罗便将达摩带回自己的道场,亲自给他剃度。

般若多罗说:“第一刀,断除一切烦恼;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遍渡一切众生”,四刀,五刀,六七刀,三千烦恼丝离头,达摩祖师横空出世。般若大师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二十八祖,现赐你法号‘达摩’。我死后六十七年你要去震旦传法,那时候天竺的风水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达摩接下任务,叩谢般若多罗,在天竺的日子潜心修佛,终达勇猛精进,成为当时的一代高僧。般若多罗死后六七十年,达摩开始东渡中国,经过三年的航行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在南海(广东)登陆,此时已经九十岁高龄 。。。

达摩进入中国后生命的高潮才开始,(他)后来成为了中土禪宗初祖,据说在中国又活了六十年,相传达摩活了一百五十岁。达摩选接班人时对二祖慧可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并传下衣钵做为传法信物。后来二祖又传法三祖僧璨,僧璨又传法四祖道信,道信又传法五祖弘忍,弘忍又传法六祖慧能,慧能又传法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南阳慧忠,菏泽神会,永嘉玄觉等,此次禪宗真正的一花开五叶,(衣钵停止传授),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达摩通过盖自修室悟到了什么?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示(白话)?我们接着往下聊 。。。

达摩说佛道修行在心中,外在是求不到的,其实是说,让自己内心获得安宁,圆满的东西,外在并没有。般若多罗让他去盖一个稳固的自修室,意思是通过外物达到内心长足的宁静,看你能不能做到?当然这种东西不存在。达摩贵为王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财富无限,不过都是虚假的,“空的”,无法使他拥有真正的力量。他进入丛林后,发现自己啥也不是,皇室的光环全部失效了。而外在的一切是无常的,自己盖好的房子会被人撞坏;会被风吹到,富二代首次认识真正的自己,认识这个世界。他幡然醒悟,佛道修行在心中,外在是求不到的。他说他找到了,找到的是自己的真心本性,那个圆满,具足的自性,不受外在干扰的宝藏。而且它真的证悟到了,不执着于任何外物,这就是明心见性了 。。。

佛道修行在“心”中,与外在“無关”,白话来说什么意思?大约总结如下三点:

一、“心”是意识,是主观感受一切的感知,如播放不同画面的“荧幕”。修行就是修内在的意识,修到如明镜一般,映照一切,过,过,过,“心”本身不被污染。最大努力的提升纯度,精度,烘干意识心中中阴暗潮湿的部分,即清理邪知邪见,错误的认知,疗愈阴暗情绪能量。

二、修到认知完整,圆融,了解一切,理解一切,没有狭隘自我的分别心,二元对立出发的评判心,从而引起负面情绪 。。。

三、修到圆满,具足,清静,自性,觉性中拥有一切答案,内在空间与高维是连接的(道心),万事万物的指引必须从“心”中来。“心”等于活在当下,清明,只是感知着一切,脑不是当下,对过去和未来的不真实想象。

当下的指引符合当下的机缘,随机应变,外在无常一直在变化,外求没有适合所有情况的答案,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是适合一切的,只能是形而上的,无限的,无形的道心所发。空性是一切,同时不被已生发的障碍,永远的放下,臣服,接纳,全新的状态,就是活在当下,一分一秒,没有低维度的计划 。。。

明白“心”中有一切,心即理,心是一切的体验者,就只在心中下功夫,就可以了。不被外境带跑,带偏,内心清静,笃定,信任,幸福。外境仍然重要,只是体验修行(境界)的考场,生命圆满具足的道场。不管你是不是一个修行者,还是不知道这个概念,我们都在这条路上持续前进 。。。

修成之前,世界是挑战,官咖,跌跌撞撞,艰难前行;修成之后,世界是游戏场,认知转变了心态,活在丰盈,圆满,圆融,具足的频率,以玩耍的心态去互动一切,同时不会被牵绊,因为再多的钩子,也挂不住圆。即便偶然掉入无明,陷入负面频率,但一念觉即佛,你马上又回到圆满,具足的状态了。

当我们是孩子时,拥有无条件的快乐,后来接受知识,各种信息熏陶,失去了无条件的快乐,但这个过程是须要的,你必须认知世界,不然一辈子是孩子,傻乐,幼稚,和动物一样,这种快乐没有太多价值。到了中年或晚年,你开始修行了,向心中求,清理那些虚妄的知见,限制和束缚,找回无条件的快乐,内心的安宁和笃定 。。。

孩子时无条件的快乐,代表了你的潜能,后来一锅炖,需要与不需要的价值观席卷而来,你都接受了,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钻石。修行的过程就是禪宗神秀大师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越来越干净,越来越干净,频率上的;认知上的。终点就是慧能大师说的:“自性清净,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找回本来就有的(不是你创造的),这可以说是一个忘记到记起的“游戏”。感谢您的观看!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可以点赞,评论,关注哦!我们下次见!

来源:風無声的说道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