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不觉暑假就要结束了,正当我还沉浸在暑假躺在家里刷手机的快乐中时,一条朋友圈让我瞬间感觉酸酸的……不是因为她暑假出国游了,也不是因为她趁着暑假学习多少的技能,而是因为她暑假去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下乡支教!
不知不觉暑假就要结束了,正当我还沉浸在暑假躺在家里刷手机的快乐中时,一条朋友圈让我瞬间感觉酸酸的……不是因为她暑假出国游了,也不是因为她趁着暑假学习多少的技能,而是因为她暑假去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下乡支教!
看到这条朋友圈,我突然想起自己高中时曾写下心愿:大学一定要参加一次下乡支教志愿活动。可没想到,上了大学后,这个想法竟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搜了一下这个汤臣倍健营养支教计划。才发现这项计划2013年就启动了,由汤臣倍健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至今已连续开展13年。项目通过捐赠营养品、开设营养课堂、开展营养教师培训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小学的师生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2020 年起,计划又与 “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 达成合作,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团队走进乡村,通过社会实践向乡村儿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为乡村营养健康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2020-2024年间,该营养支教项目大学生志愿者已累计开展3835支教课时,覆盖7万+乡村师生,传播影响总人数超420万人次。
据了解,营养支教志愿者的足迹已遍布多地,从四川雅安、安徽金寨,到内蒙古多伦、贵州桐梓……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支教课堂上,他们化身“营养教师”,教孩子们各种健康营养知识,比如告诉小朋友想要快高长大,每天都要吃鱼、虾、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还有饭前要洗手20秒、吃饭要荤素搭配、五颜六色的蔬菜是身体的“卫士”等。
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们除了讲解基础知识点,还会带来酸奶、面包、益生菌饮料等实体道具,通过具象化演示,引导孩子们分辨致病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此外,他们还设计了橡皮泥模拟厨房实践课:孩子们分组用彩泥捏出 “生肉”“熟食”,并尝试给 “变质食物” 贴上专属标签。
这类趣味十足、互动性强的游戏化实验,让孩子们在轻松的 “捏玩” 中,自然而然分清 “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及时冷藏” 对应的食物,再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饮食中,助力乡村孩子吃得安全又营养,健康快乐成长。
看到去支教的朋友分享说,在营养支教的课堂上,她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老师,还是承担着乡村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卫士”。当课堂上问到孩子们“吃什么食物能够让骨骼更健壮”课堂上不在一片沉默时;当孩子课后下意识地跟同学说要多喝水少吃零食时;当他们幼嫩的小脸上因为及时补充的营养而泛起红润时,就感觉下乡支教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用爱汇成一支团队,将营养知识构建成一道墙,把营养科学带进每一个资源匮乏的乡村,照亮每一个乡村人民,助力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汤臣倍健营养支教项目的初心,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共同的美好愿景。下一个暑假,希望我也能成为营养科学传播者的一份子。
来源:无疑史学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