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人,一个个都会低下头,假装认真地玩着手机,或者突然对桌上的餐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结果呢?
那些人,一个个都会低下头,假装认真地玩着手机,或者突然对桌上的餐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平时那些占尽了小姨“便宜”,蹭吃蹭喝,拿小礼物拿到手软的亲戚们,在需要他们真正付出的时候,都成了哑巴和瞎子。
“人情”这种东西,在金钱面前,总ɓuᴉx是显得那么脆弱和廉价。
餐厅的经理,应该会礼貌而又坚定地走过来,第三次,或者第四次,询问情况。
“李女士,请问账单这边……”
小姨一定会支支吾吾,说一些“卡出了点小问题”、“朋友马上转账过来”的谎言。
而经理,只会微笑着表示理解,但立场坚定:账单,必须结清。
否则,他们只能选择报警处理了。
气急败坏的小姨,最后会怎么办呢?
她大概会躲到走廊的角落里,给她那个远在外地做生意的丈夫打电话,希望他能立刻转账过来救急。
但很可惜,据我所知,她丈夫最近的生意也并不顺利,焦头烂额,恐怕也没什么心情理会她的烂摊子。
空气里,会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尴尬和压抑。
小姨那颗被虚荣心喂养得无比脆弱的自尊,会在所有亲戚或同情、或看好戏的目光中,被碾得粉碎。
最后,在经理的反复催促和众人无声的注视下,她别无选择。
她只能拨通某个她平日里根本看不起,但此刻唯一能救她于水火的远房亲戚的电话。
她会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卑微到尘埃里的语气,开口借钱。
“喂……三表哥吗?是我,李琴……那个……你现在方便吗?能不能……能不能先借我几千块钱应应急……”
从高高在上、众星捧月的“阔太太”,到卑躬屈膝、开口借钱的落魄妇人。
这中间的距离,不过是一顿五千二百块的晚餐。
和我解绑的一张副卡。
想到这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心中没有报复的狂喜,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这场闹剧,该收场了。
06
第二天一早,我还在酒店的床上,就被手机的震动吵醒了。
家族群里,小姨发了一条长长的“道歉信”。
与其说是道歉,不如说是一篇精心修饰过的、卖惨和指责我的檄文。
她先是声泪俱下地表示,自己昨晚“一时糊涂”、“没处理好”,让大家跟着担心了,是她的不对。
然后话锋一转,开始明里暗里地暗示,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我。
“……我也没想到,薇薇这孩子,心里对我竟然有这么大的意见。一张卡而已,她要是不想给我用,直接跟我说一声就好了,何必用这种方式,让我在那么多亲戚面前下不来台呢?”
“我知道,她工作辛苦,赚钱不容易。可我这个做小姨的,难道就没疼过她吗?她小时候,我还给她买过裙子呢!人心怎么能这么冷呢?”
“亲情,难道真的比不上那点钱重要吗?我真是想不通。”
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被亲情深深伤害了的、心碎的长辈。
一些不明真相的、或者说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远房亲戚,立刻开始在群里附和。
“琴琴别难过了,薇薇还年轻,不懂事,你多担待。”
“是啊,年轻人脾气冲,大人不记小人过,过去就过去了。”
“薇薇,你也出来说句话,跟你小姨道个歉,这事就算翻篇了。”
我看着这些颠倒黑白的言论,只觉得可笑。
我没有回复一个字,只是默默地将群消息,设置为了免打扰。
紧接着,我父母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这一次,他们的语气很复杂。
既有对我小姨昨晚丢人现眼行为的责备,但更多的,还是对我“不给面子”、“把事情做绝”的埋怨。
母亲在电话里唉声叹气,最后甚至提出了一个让我匪夷所?思的建议。
“薇薇,要不……你把昨晚那顿饭钱,转给你小姨吧?就当是妈求你了。亲戚之间,没必要闹得这么僵,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难看。”
我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
我的亲生母亲,到了这个时候,想的依然不是我的委屈,而是如何去弥补她妹妹受损的面子。
我第一次,没有再选择沉默。
我直接问她:“妈,在你眼里,我是不是永远都比不上小姨重要?”
电话那头沉默了。
我又问:“你们觉得,我这些年为这个家付出的还不够吗?为小姨一家付出的还不够吗?那三十多万的账单,你们看到了吗?那都是我一笔一笔挣来的血汗钱!”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压抑了太久的重量。
父亲在那头抢过电话,声音有些沙哑:“薇薇,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们是什么意思?”我冷冷地反问,“是觉得我活该被她当成提款机,活该被她排挤,活该被她踩在脚下吗?”
电话两端,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一次,他们无言以对。
挂断电话后,我拉黑了除了我父母之外,所有亲戚的联系方式。
几天后,我出差回来。
小姨竟然主动联系了我,通过一个我没拉黑的共同好友的微信。
她的语气,竟然是难得的温和。
她说想请我单独吃个饭,算是“赔罪”。
她说她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我看着那几行字,只觉得讽刺。
我回复了她八个字。
“以后,各过各的,互不打扰。”
然后,我开始坐在电脑前,整理所有与小姨相关的财务记录。
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副卡账单。
我要彻底地,和这个吸食我血肉的“亲人”,划清界限。
07
我的拒绝,显然再次激怒了小姨。
被我断了财路,又失了面子,她开始变得疯狂。
她无法再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好处,便开始不遗余力地毁掉我。
她在我那些没有被拉黑的亲戚圈子里,四处散布关于我的谣言。
说我“发达了就看不起穷亲戚”,是个十足的“势力眼”。
说我“心机深沉,忘恩负义”,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她甚至编造出我大学时,曾经因为谈恋爱缺钱,哭着找她借过钱的谎话,把我塑造成一个忘恩负德的小人。
这些流言蜚语,像污水一样,通过各种渠道,断断续续地传到我的耳朵里。
我感到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彻骨的寒冷。
我无法理解,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恶意,可以如此纯粹,如此持久。
就在我被这些谣言搅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一个平时和我关系还算不错的堂姐,给我打来了电话。
她在电话里为我打抱不平,痛骂小姨不要脸。
然后,她犹豫再三,还是告诉我了一些我从来不知道的内幕。
“薇薇,其实……你小姨她,一直都看你不顺眼,从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堂姐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说什么惊天秘密。
“你还记得吗?十几年前,你爸妈做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那段时间是咱们家最困难的时候。”
我当然记得。
那段灰暗的记忆,是我童年最深的烙印。
“那时候,你小姨不但没帮一把,还在背后落井下石,煽动其他亲戚都离你们家远点,说你们家是无底洞,谁沾上谁倒霉。”
“还有,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从小到大,家族里有什么好事,比如聚餐、旅游,都总是‘不小心’忘了你?”
堂姐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里尘封的黑匣子。
“那都是你小姨在背后搞的鬼!她跟那些长辈说,你性格孤僻,不合群,不喜欢热闹,去了也是给大家添堵。其实呢?其实就是因为你从小学习比李妍好,长得也比李妍好看,她觉得你抢了她女儿的风头,她嫉妒你!”
轰的一声。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原来是这样。
原来我从小到大所承受的那些被忽视、被排挤、被边缘化的痛苦,那些我以为是自己“不够好”、“不讨喜”而造成的童年阴影,竟然全都源于她蓄谋已久的、恶毒的挑拨离间!
她对我的利用,并非始于我工作之后,而是从我年幼时,就已经开始了。
先是在精神上孤立我,打压我,让我变得自卑、敏感、不自信。
然后在我长大成人,有了经济能力之后,再心安理得地将我当成予取予求的提款机。
这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精心策划的骗局!
那些被我强行压抑在心底的委屈、不解和痛苦,此刻像是冲破了堤坝的洪水,瞬间将我吞没。
我攥紧了手机,指甲深深地嵌进掌心。
我决定了。
我不要再沉默。
我要彻底撕开她那张慈爱长辈的虚伪面具,让她为她对我犯下的所有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我重新打开电脑,开始搜集更多的证据。
小姨历年来以各种名目向我索要财物的微信聊天记录。
我心软之下给她转账的支付宝凭证。
她四处散布我谣言的微信截图。
我甚至通过堂姐,联系上了几个当年同样被小姨挑拨离间,但后来因为看清她真面目而与她疏远的亲戚。
他们听说了我的遭遇后,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愿意为我作证。
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而猎物,对此还一无所知。
08
我将所有搜集到的证据,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然后,我花了一个通宵,写了一封长长的公开信。
信里没有一句谩骂,没有一句情绪化的指责。
我只是用最平静、最客观的文字,清晰地阐述了小姨李琴,这十几年来,是如何一步步对我进行精神打压、经济剥削、以及在我反抗之后,如何对我进行恶意诽谤的。
我将这封信,连同那张三十多万的副卡消费明细截图,以及几段最关键的、她向我索要财物的聊天记录,匿名发送给了几个在亲戚里最爱八卦、最爱传播消息的远房亲戚的邮箱里。
我知道,他们会像最高效的病毒一样,让这个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家族网络。
我还特意将小姨在家族群里卖惨哭诉的语音,和我冷静拒绝她支付饭钱的对话截图,配上了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单独发给了几个和小姨关系密切,但为人相对还算公正的长辈。
做完这一切,我关掉了电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我把鱼饵撒下去了。
接下来,就等着看鱼儿们如何互相撕咬了。
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不到半天时间,那个我已经设置了免打扰的家族群,再次沸腾了。
但这一次,风向,彻底变了。
最先发难的,是那些收到我匿名邮件的远房亲戚。
他们把我的公开信和证据截图,直接甩进了大群里。
“李琴!这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
“我的天!三十多万?!薇薇这孩子也太不容易了!”
“我早就觉得李琴这人不对劲,平时看着大方,原来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
舆论瞬间反转。
许多亲戚开始私下议论,甚至有人直接在群里质问小姨,要求她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小姨一开始还想抵赖,说那些聊天记录是P的,说我是故意陷害她。
但在那张详细到每一笔消费的银行账单面前,她所有的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的父母,舅舅舅妈,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他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面对其他亲戚的当面质问和背后指指点点。
他们终于开始意识到,他们一直纵容和偏袒的妹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父母也给我打了电话,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动摇。
他们第一次,没有再劝我“算了”,而是问我,这些年是不是真的受了这么多委屈。
我没有直接参与群里的任何争论。
我只是像一个幽灵一样,默默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享受着这种“蝴蝶效应”带来的巨大冲击。
小姨彻底慌了。
她疯狂地给我打电话,发微信,但我一概不接,不回。
她没想到,一向被她拿捏得死死的我,会如此决绝。
更没想到,我会用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将她所有的丑事,都公之于众。
她的世界,开始崩塌了。
09
随着更多陈年旧事的浮出水面,特别是我堂姐将当年小姨在我家最困难时落井下石的事情,告诉了几个家族里的长辈之后,对小姨的指责声浪,达到了顶峰。
她苦心经营多年的“慷慨大方”、“重情重义”的人设,一夜之间,碎得连渣都不剩。
一些原本坚定地站在她那边的亲戚,也开始迅速与她划清界限,甚至公开在群里表示,以后不想再跟这种人有任何来往。
墙倒众人推。
人性,在此时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真正的风暴,来自于她的家庭内部。
小姨的丈夫,那个在外地做生意的男人,在得知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据说直接从外地赶了回来,和小姨大吵了一架。
他指责她虚荣、败家、拎不清,把亲戚关系搞得一团糟,害得他在外面都抬不起头。
他扔下一句话:“以后你的烂摊子,你自己收拾!我不会再给你一分钱!”
而我的表妹李妍,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她。
据说,这件事在她们学校的校友群里也传开了,她因为有这样一个母亲,在同学面前也受到了不少非议和嘲笑。
那个曾经把母亲视为偶像的女孩,终于也尝到了被虚荣反噬的苦果。
众叛亲离。
这四个字,用来形容小姨当时的处境,再合适不过。
她走投无路之下,又转头来找我父母,哭着求他们出面,劝我“高抬贵手”,不要再把事情闹大了。
这一次,我的父母,没有再心软。
父亲在电话里,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冰冷而坚决的语气告诉她:
“李琴,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薇薇没有做错任何事。”
小姨在家族中,彻底被孤立了。
以前那些被她用小恩小惠收买的人,现在都成了躲避瘟神一样躲着她。
以前那些被她占过便宜的人,现在都成了上门讨债的“债主”。
她的朋友圈,再也没有更新过。
那个曾经无比喧闹的家族群,也再没有出现过她的声音。
她仿佛,人间蒸发了。
而我,在得知这一切之后,心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解脱。
压在我心头十几年的那块巨石,终于被彻底搬开了。
阳光,第一次,真正照进了我的生活里。
ʟʟʟʟʟʟ10
风波平息后,我主动约了父母,在外面的一家茶馆里,进行了一次长谈。
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像成年人一样,坐下来平等地对话。
我没有哭,也没有抱怨。
我只是平静地,将这些年来我所有的感受,我内心的委屈和挣扎,都坦诚地告诉了他们。
父母一直沉默地听着,他们的眼圈都红了。
谈话的最后,父亲站起来,对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薇薇,对不起。是爸爸妈妈以前……太糊涂,太自私,忽略了你的感受。我们,对不起你。”
母亲在一旁,早已泣不成声。
我们之间的那层厚厚的隔阂,在那一刻,终于消融了。
我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修复。
他们开始真正地关心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把我当成一个维系家族关系的工具。
我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
没有了小姨那个无底洞的拖累,我的积蓄越来越多。
我用自己的能力,在公司里做出了几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提拔,薪水也翻了一番。
我不再被那些无聊的家族琐事和复杂的人情世故所困扰,我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充实。
偶尔,我会在父母的手机上,看到那个死寂的家族群。
群里依然会有人聊天,但再也没有人提起小姨李琴的名字。
她就像一个禁忌,被所有人心照不宣地遗忘了。
表妹李妍后来主动加回了我的微信,给我发了很长一段话。
她真诚地向我道了歉,为她母亲过去的所作所为,也为她自己曾经的无知和帮凶。
她说,她已经看清了母亲的虚荣和自私,她现在在外面兼职打工,努力攒钱,希望能早日实现经济独立,摆脱那个令人窒息的家。
我鼓励了她几句,但并没有和她恢复到以前那种所谓的“姐妹情深”。
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永远无法真正愈合。
我们可以选择原谅,但不能选择遗忘。
保持礼貌的距离,是我对自己最后的保护。
我开始结交新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认识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有趣的人。
我这才意识到,真正的亲情,从来不应该是捆绑和索取,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而那些打着亲情旗号,行剥削之实的,不过是披着人皮的寄生虫罢了。
11
在一次跨城市的行业交流会上,我意外地遇到了小姨的丈夫,我的姨夫。
一年多不见,他整个人显得沧桑憔悴了许多,两鬓都添了白发。
他在人群中看到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主动走过来,和我打了个招呼。
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丝尴尬和讨好。
我们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他向我讲述了小姨现在的困境。
那次事件之后,小姨“虚荣败家、坑害侄女”的名声,在他们那个不大的圈子里,彻底传开了。
她的生意一落千丈,合作伙伴纷纷与她解约,欠下了一屁股的外债。
为了还债,他们甚至把家里唯一的房子都抵押了出去。
“她现在……脾气变得特别差。”
姨夫叹了口气,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要么就是发脾气,跟我和妍妍吵架,这个家现在一点人气都没有了。”
我静静地听着,心中没有丝毫的快意,只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淡淡感慨。
“薇薇……”
他搓着手,有些难以启齿地看着我。
“我知道,我没脸跟你开口。但是……能不能,看在咱们好歹亲戚一场的份上,你……你帮帮你小姨?”
“哪怕,就是给她介绍点业务,让她有点事做,别整天胡思乱想的……”
我看着他那张写满恳求的脸,轻轻地摇了摇头。
“姨夫,对不起。”
我婉言拒绝了。
“我现在也有我自己的难处。而且,她当初的所作所为,确实伤害我太深了。我没有办法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脸上的光,瞬间就黯淡了下去。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我明白,我理解……是她自己作的。”
说完,他便匆匆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这次意外的相遇,让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
我的反击,虽然给他们带来了痛苦,但也只是让他们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而已。
我没有落井下石,更不会圣母心泛滥。
我只是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拒绝再被那虚伪的情感所绑架。
我知道,我的人生,已经彻底翻开了新的篇章。
而小姨,她必须独自面对她亲手种下的所有恶果。
12
又过了一年。
我的事业蒸蒸日上,凭借出色的业绩,我已经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部门总监。
我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用全款买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大平层。
站在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璀璨的城市夜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属于我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父母也经常会来看我,我们现在的相处模式,更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他们会为我的成功感到骄傲,也会在我疲惫的时候,给我最温暖的拥抱。
家族聚会,依然会有。
但再也没有出现过小姨的身影。
她的名字,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忌,再也无人提起。
我偶尔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表妹李妍的动态。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研究生,整个人看起来阳光又自信。
她再也没有提过她的母亲。
我没有刻意去打听小姨的近况,但从父母偶尔的闲聊中,零星地得知。
她和姨夫最终还是离了婚。
她一个人,回到了乡下老家,据说靠着给别人打零工,过着非常清贫的日子。
再也没有名牌包包,没有高级餐厅,没有众星捧月的奉承。
只有现实的冷酷和生活的艰辛。
我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灯火辉煌,心中感慨万千。
那些曾经的委屈、痛苦和愤怒,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去,变成了我成长道路上,一道道深刻的印记。
我不再是那个在家族中被边缘化、被亲情肆意绑架的、沉默而卑微的女孩。
我成为了我自己人生的主宰。
我为自己当初那个冰冷的、决绝的念头,为自己那一次果断而勇敢的反击,感到由衷的骄傲。
因为那是我挣脱枷锁、争取自由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从今往后,我的人生,只为自己而活。
来源:葡萄很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