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和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印发《“美丽江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基本建成管理规范、素质过硬、活跃度高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推出一批主题明确、形式多元、群众欢迎的生态环境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和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印发《“美丽江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基本建成管理规范、素质过硬、活跃度高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推出一批主题明确、形式多元、群众欢迎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建设一批覆盖广泛、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阵地,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打造具有江苏特色、全国影响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
根据国家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最新要求,结合生态环境系统的行业特点,聚焦工作中突出问题,《行动方案》通过实施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项目建设3个维度,来积聚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形成江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
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省生态环境厅成立江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具备条件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及其派出机构成立志愿服务队伍,适时成立全省环境监测、自然生态、无废城市、核与辐射、退休老干部、青年宣讲等分队。推动环保社会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等组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工站等,建设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社会化队伍。
培育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制订全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重点项目清单,对生态环境部部署的重点项目开展工作试点,深化我省已开展的品牌项目,组织重要节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到2027年,各设区市打造不少于3个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挖掘不少于2个典型,培育不少于1个优秀组织。
优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平台。依托江苏志愿服务平台,将专业化队伍和社会化队伍纳入平台管理,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注册登记、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服务对接、时长记录、效果评价等线上管理,逐步建立数字化监督、评估、激励机制,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数据统一归集、互联互通。编制“美丽江苏”志愿服务站点地图,动员园区、企业、社区(村)等开展结对共建。
建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运营管理;探索运用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完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机制;鼓励创作刊播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公益广告、IP形象,讲好新时代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故事。
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包括建设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阵地、擦亮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试点、组织生态文明宣讲志愿服务、启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抓好师资整合与业务培训、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传报道、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交流互鉴等9项工作。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编:孙健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