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天前,一位九旬老人带着困惑与无助来到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欲起诉维权却未带任何材料。面对老人茫然无助的眼神,司法警察徐礼彬耐心细致地解答,一一说明所需材料,并亲自护送老人至路边,直到她安全上车离去,一举一动如同春风拂面。这份始于职责的关怀,悄然在老人心中播下
几天前,一位九旬老人带着困惑与无助来到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欲起诉维权却未带任何材料。面对老人茫然无助的眼神,司法警察徐礼彬耐心细致地解答,一一说明所需材料,并亲自护送老人至路边,直到她安全上车离去,一举一动如同春风拂面。这份始于职责的关怀,悄然在老人心中播下了信任的种子。
几日后,老人带着准备好的材料再次来到法院。令人动容的是,她踏入大厅的第一时间,目光便精准地锁定了之前帮助她的司法警察,脸上瞬间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警官,是你啊!上次就是你接待的我,太谢谢你了!今天…今天这事还得麻烦你…”老人言语中充满了信赖与托付。民事立案窗口已整合至综治中心,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徐礼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与同事一道护送老人前往。
去往综治中心的路上,老人情绪涌动,几度哽咽:“上次你们送我上车,这次又陪着我解决问题…在这里,我像有了家人!”这朴素的心声,正是对“人民至上”司法初心的最生动诠释。在综治中心调解室内,老人更是明确表达了希望法警同志在场的意愿:“警官,你能在旁边陪着我吗?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司法警察全程守护在老人身旁,给予无声的支持与力量。为确保老人诉求得到准确传达,司法警察主动向立案法官清晰转述了老人的核心关切——即不满儿媳代为保管其资金,希望收回资金自主权。至此,司法警察完成了从接待、护送、安抚到诉求转交的无缝衔接。 立案法官迅速介入,了解到儿媳的担忧在于老人购买保健品易受骗。
法官立足情理法交融点,循循善诱,耐心调解。最终,一个充满温情的方案出炉:儿媳承诺按月支付老人5000元生活费。一场因爱生忧的家庭纠纷,在司法的柔性智慧与人性化关怀下重归和谐轨道。
临别时,老人紧握司法警察的手,满是皱纹的手传递着千钧感激。这一幕,尽显司法警察的热血温度:于细微处守初心,无论是老人认出的欣慰,还是全程陪伴的责任;在担当中护民安,从耐心指引、安全送离,到主动护送、转达诉求,直至矛盾化解。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护送老人、转述诉求等寻常事,正是司法为民的真实注脚。司法警察以实干践行初心,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凡担当,既是法院秩序的守卫者,更是温暖民心的“贴心人”。这份“人民至上”的赤诚与细微处的实干,让法治阳光照亮矛盾,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编辑:马天海
吉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马主任:15643417777(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15524682485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