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鲁木齐这两天像开了“国乒粉丝见面会”。乒超第三阶段倒计时,两天后开打,各队陆续到位:广场上俱乐部海报一字排开,深大这边干脆利落,三位教练带四名队员,平野美宇确认出战,张成也跟队,阵容摆得明明白白。
乌鲁木齐这两天像开了“国乒粉丝见面会”。乒超第三阶段倒计时,两天后开打,各队陆续到位:广场上俱乐部海报一字排开,深大这边干脆利落,三位教练带四名队员,平野美宇确认出战,张成也跟队,阵容摆得明明白白。
深大的行程很直线:体能教练老罗晒了动态,早上深圳起飞,后勤一大摞。主力三人蒯曼、覃予萱、莎莎从北京飞,昨晚才从瑞典折返。她们的瑞典大满贯收尾漂亮:覃予萱拿了U19女单冠军,莎莎包揽女单+女双,蒯曼拿混双,状态就写在奖杯上。行李转盘边,两位小将背包塞到鼓,转身赶下一程,这种“背靠背”对于乒超的密集团体赛太真实了——四天连打,恢复窗口比战术讨论还重要,谁能把状态捂住,谁就能扛到第4天。
说回球。莎莎的团体价值,从来不是一句“手感好”能。她的反手快撕和小三角直线,是联赛首点的安全锁;前三板发接发,敢在中路做文章,打对方习惯位,这种压强一上去,队友的心气就稳了。蒯曼的看家活在台内:小球处理细、拧拉上手快,进入对拉也不虚变线;她在瑞典混双里的第三拍衔接,到了团体赛就变成了“关键球处理”——这一环越硬,深大的阵地战就越像是“有门儿”的。覃予萱是年轻人,但她最近的节奏很清楚:先把一板质量顶出来,再用反手节奏去抢线路,打法又快又正,适合这种短平快的赛程。
魏桥那边,熟面孔先露面。那个帮忙拎“小白箱”的叔,前两天人就到了乌鲁木齐,今天王楚钦从上海活动转机直飞新疆,王晨策作陪,落地后魏桥派车正门接。细节是好笑的:王晨策那条灰色短裤又上岗,背的包还是之前王楚钦背过的同款;鞋子倒是比楚钦脚上的更贵,粉丝们一眼就能认出来。楚钦这边一下飞机就“开机营业”,社媒跟奔驰互动的网速比我回消息还快,然后马上回归训练模式。对魏桥来说,他就是定海神针,乒超的团体赛一密集,首点拿得越干脆,后面排兵布阵就越从容。
从打法讲,楚钦的“杀手锏”依旧直接:接发台内拧拉质量高,反手对位能把节奏就地卡死;发球大量去中路,逼你选边,一旦你犹豫,他的上手就抢在点上。双打时左手位的天然角度优势,能把直线通道拉开,给搭档喂到舒服点,这在联赛节奏里特别致命。问题只在体能,他这段活动+赛程连轴转,魏桥需要用轮换去给他分担,把关键局留给他去收。
汕头明润这边,高远从北京直飞新疆。机场穿搭有点潮,手机壳也够可爱,但真正可爱的,是他最近在场上那股“老带新”的稳。他跟黄旭男、陈垣宇一起出发,算是带着弟弟们去“打怪升级”。高远的发球二跳和前冲弧圈是看家菜,一到团体赛,这种线路多、落点细的球,就很容易把节奏打碎,给年轻队友“托一口气”。没看到徐海东跟队一起,但他也发了动态要出发——这一程谁都不轻松,瑞典打完只歇一晚,直接拉去乌鲁木齐,时差倒不过来就先倒训练计划,大家都是硬扛。
这阶段的乒超是典型的“短兵相接”:赛制是团体,赛程又密,决定比赛的不是花里胡哨,是板凳深度和关键分的执行力。你看深大拉来平野+三金花,明显是奔着四天连轴打的消耗场去;魏桥有楚钦这口强心剂,怎么合理分配出场,是大战术;明润的年轻班底,能不能把第一天的紧张甩掉,往后面一场比一场硬,才是看点。
两天后开球,场馆外的海报已经把气氛先烘起来了。说实话,我最想看的是两个画面:莎莎在首点把节奏压住,队友贴着她的节奏往前冲;还有楚钦在关键局那一下反手对拉,直线一抽,场子立刻安静半秒。要是这两幕都出现,乌鲁木齐的夜应该会很热闹。
来源:哈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