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2月18日报道: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胃癌的治疗已逐步进入靶向治疗时代。日前,在上海举行的胃癌精准治疗与多学科管理的科普媒体沟通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陈思宇教授、普外科主任医师董平教授以及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管雯斌教授,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2月18日报道: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胃癌的治疗已逐步进入靶向治疗时代。日前,在上海举行的胃癌精准治疗与多学科管理的科普媒体沟通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陈思宇教授、普外科主任医师董平教授以及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管雯斌教授,共同探讨胃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陈思宇教授在会上强调,肿瘤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概念已深入人心。通过对肿瘤进行基因分型,医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基因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精准治疗。Claudin18.2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靶点,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这种紧密连接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主要表达于胃粘膜分化上皮细胞,但在胃癌等恶性肿瘤中却异常过表达,高达70%-80%的胃癌患者检测到Claudin 18.2的高度表达。另外,HER2和CRBB2也是胃癌靶向治疗中常用的靶点,而FGFR2b等新型靶点也在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在谈到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地位时,陈思宇教授指出,化疗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在胃癌治疗中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然而,相比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靶向治疗能够精准打击特定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而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现场,董平教授则从外科治疗的角度分享了胃癌根治手术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系。他强调,胃癌手术必须保证根治性,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已达到等效,甚至更优。而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已成为主流。
管雯斌教授则详细介绍了病理科在胃癌精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免疫组化等先进技术,病理科医生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类型,譬如可以准确判断胃癌患者是否表达Claudin18.2靶点,从而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治疗指导。此外,随着新靶点的不断发现和新药物的研发,病理科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检测手段,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在沟通会上,专家们还就胃癌的发病情况、预防措施以及康复期的护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董平教授指出,胃癌的发病率与生活习惯、环境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胃癌需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
他提醒说:“男性40岁以上最好两三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女性到45岁以上五年做一次。这是因为男性胃癌发病率比女性高。如果有家族直系亲属患胃癌的,那你属于高危人群,最好做胃镜的频率更高一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健康养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