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安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庞士磊在会上介绍,自去年启动以来,全省上下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抓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站位,进一步压实责任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今年以来,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
8月29日,安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庞士磊在会上介绍,自去年启动以来,全省上下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抓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站位,进一步压实责任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今年以来,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3%、23.0%,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减少6起、28人。在国务院2024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中,安徽省获优秀等级。
安全责任措施进一步落实。建立督察、督导、明查暗访“三位一体”常态化督察检查体系,完成3批安全生产督察、7轮全覆盖督导,在汛期等重点时段联动省委省政府综合暗访督查组开展常态化检查,累计排查问题隐患1.3万项、座谈谈话1746人次。强化常态化警示提醒,聚焦餐饮燃气、有限空间等重点问题专题会商20余次,点对点向16个市印发提示函,发布汛期、高温等安全防范提示27次,督促各地严格责任、严管所辖。
隐患整治质效进一步提升。汇编63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利用“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等多种方式推动标准宣贯直达基层、企业、员工,累计覆盖219万人次。坚持“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每季度拍摄事故隐患警示片。督办重大事故隐患3506项,推动安全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全省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37万项,同比增长12.3%。政府部门每千次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个数从2023年底的4.9上升到现在的37.3,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分析近9年事故规律特点,编制全省安全生产“1+4”分析报告,动态完善12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一张图”,提高防控措施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强化新质生产力应用,建成应用城市生命线、尾矿库、危化品等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重大危险源918个、尾矿库96座、地下管网3.1万公里,基本实现重大风险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智能研判、及时处置。分级分类开展矿山、危化、工贸等37个行业专项治理,强化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等“一件事”全链条整治,累计消除群众身边安全隐患63.5万项。
监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统筹安全生产涉企检查,制定部门联合检查的事项清单,梳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执法事权,推动涉企检查“降频增效”。今年以来,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1.03万余次,实施行政处罚6532次,检查次数同比减少24%。定期组织燃气、消防、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省级专家团队上门,选聘配备专兼职技术检查员473人,深入一线“把脉问诊”7669次,帮助企业排查隐患风险,协同提出科学整改方案、优化安全管理流程。
安全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宣传“五进”专题活动7.82万余场。创新实施“案例教育法”,制作警示教育案例1000余例,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覆盖2900万人次。推广应用21万台应急广播终端,实现安全知识和应急信息直接传入千家万户。聚焦“关键少数”,培训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6.6万人次。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实奖励资金1450万元,筑牢群防群治根基。
今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安徽省将继续深入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着力防范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