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下死手?为逼可口可乐交出120年秘方,三番五次出台无赖政策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3 18:02 1

摘要:说起可口可乐,这玩意儿已经是全球饮料界的霸主了,它的秘方从1886年发明到现在,守得死死的,没人能撬开。可印度在上世纪70年代干了件事儿,让全世界都看热闹:他们想逼可口可乐把这个120年的老秘方交出来,还接二连三出政策施压。事情的起因得从可口可乐的创始人约翰·

说起可口可乐,这玩意儿已经是全球饮料界的霸主了,它的秘方从1886年发明到现在,守得死死的,没人能撬开。可印度在上世纪70年代干了件事儿,让全世界都看热闹:他们想逼可口可乐把这个120年的老秘方交出来,还接二连三出政策施压。事情的起因得从可口可乐的创始人约翰·潘伯顿说起,这家伙是个药剂师,发明这饮料本来是为了治病,结果成了赚钱机器。

印度那时候刚从殖民地独立没多久,经济政策转向本土保护,外资企业成了靶子。可口可乐进了印度市场,本来卖得火热,却撞上枪口。印度政府通过外汇管理法,要求外资公司稀释股权,还得把核心技术吐出来。可口可乐死活不干,秘方是命根子啊。结果呢,印度当局层层加码,政策一个接一个,硬是把可口可乐赶出去了。这事儿闹得全球舆论哗然,有人说印度在保护本土产业,有人觉得这是耍无赖。事后看,印度也没拿到秘方,可口可乐后来又回来了,但中间的弯弯绕绕,暴露了发展中国家和跨国巨头的拉锯战。整个过程不光是商业纠纷,还牵扯到国家主权和经济自主的考量。

约翰·潘伯顿1831年出生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子上,早年学医,当了药剂师。他在1850年从医学院毕业,就在当地开药店,卖各种药水。内战时期,他加入南方军队,当中校,1865年受伤,腹部挨了一剑,从那以后就开始依赖止痛药。这经历让他对配方感兴趣,他想找不含吗啡的替代品。战后,他搬到亚特兰大,继续搞发明。

1885年,他先整出一种叫法国葡萄酒可乐的饮料,里面有古柯叶提取物和酒精。本来卖得还行,但亚特兰大禁酒了,他就改配方,去掉酒精,加碳酸水。1886年5月8日,他调出第一批可口可乐糖浆,拿到当地药房卖,每杯5美分。当初定位是提神药水,治头疼脑热的。潘伯顿的助手弗兰克·罗宾逊给它起了名,还设计了那个花体字标志。

饮料刚上市,就在药房热卖,潘伯顿在报纸上打广告,说它能治神经衰弱。没多久,他健康出问题,胃癌缠身,1887年就把部分权益卖给了别人。1888年,他把剩下配方卖给阿萨·坎德勒,只拿了2300美元。潘伯顿1888年8月16日去世,年纪57岁,没看到饮料大红大紫。坎德勒接手后,1892年成立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秘方从那时候起就锁在保险柜里,只有少数人知道完整内容。公司后来扩展到瓶装销售,1899年授权别人瓶装,饮料迅速传开。潘伯顿的发明本来是小打小闹,结果奠定了饮料帝国的基础。到20世纪中叶,可口可乐已经是全球品牌,秘方成了无价之宝。

可口可乐1950年进入印度市场,那时候印度刚独立,人口多,潜力大。公司通过本地合作伙伴设厂,卖得飞起,到70年代占了印度饮料市场70%份额。印度天气热,冰镇可口可乐受欢迎,销量节节高。本土企业眼红,尤其是帕勒集团,他们卖饮料,但比不过外资。帕勒举报可口可乐违规,当局调查后发现没事儿,反倒帕勒自己有问题。

按理说这事儿该结了,但印度政府有别的打算。1973年,他们通过外汇管理法,简称FERA,这法子针对外资企业,要求股权稀释到40%以下,还得转移技术给印度伙伴。目的是保护本土经济,减少外汇外流。很多外资公司受影响,比如IBM也遭了。印度当局觉得可口可乐赚太多钱,还不带本土玩,就盯上他们。1977年,乔治·费尔南德斯当上工业部长,这人早年搞工会,立场强硬。他直接发话,要可口可乐交出秘方,还得把60%股权给印度人。

公司高层一口回绝,秘方是核心竞争力,交出去等于自杀。费尔南德斯不松口,说这是国家法规,必须遵守。他在议会讲话,强调外资得服从印度利益。印度政府反复出细则,限制进口浓缩液,检查工厂账目,甚至威胁吊销许可。公司谈判了好几轮,但印度当局层层施压,政策一个比一个严。费尔南德斯公开说,可口可乐不配合,就滚蛋。

印度专家在国际上还放话,说秘方放印度比锁保险柜安全,这话让全球媒体炸锅。有人觉得印度在抢知识产权,有人说这是正当防卫。整个过程,印度当局没让步,费尔南德斯铁腕执行,硬生生把可口可乐逼走。公司1977年关闭印度工厂,撤出设备,丢下市场。费尔南德斯视察关闭厂子,宣称胜利。这事儿让印度本土饮料业有机会,本土品牌冒头,但也丢了外资带来的就业和技术。

可口可乐撤出后,印度市场空出来,本土企业赶紧填补。帕勒集团推出Thums Up,这饮料1977年上市,口味重,定位强劲,广告打得响。Thums Up很快占了市场,成了印度可乐王者。政府还支持现代食品公司出Double Seven,这是个国有品牌,填补空白。费尔南德斯继续推本土化,对其他外资也施压。1980年,印度政府换届,他下台,转干别的。整个80年代,印度经济封闭,本土饮料业发展,但质量和创新跟不上国际。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外汇短缺,当局开始改革,放宽外资管制。

1993年,可口可乐重返,通过收购帕勒的品牌,包括Thums Up、Limca和Gold Spot,花了4000万美元。公司整合这些品牌,继续卖Thums Up,没动秘方。重返后,可口可乐投资建厂,扩展分销,现在印度工厂遍布,雇员上万。Thums Up到现在还是印度销量冠军,可口可乐没杀掉它,反倒借力。费尔南德斯晚年健康差,2019年1月29日去世,88岁。他那套政策当时看是保护本土,但长远来说,赶走外资也耽误了发展。

印度最终没拿到秘方,可口可乐市值现在上万亿,秘方还守着。公司全球每天卖17亿份,印度市场贡献不小。这段历史说明,跨国公司和本土政府的博弈,总有妥协。印度从封闭到开放,经济起飞,但早期政策也留下教训。费尔南德斯被记为赶走可口可乐的人,但印度饮料业也靠本土品牌站稳脚跟。

来源:刘白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