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仲夏时节,万物并秀。2025年6月24日至7月1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五清泉语”支队响应学校“青春奋进现代化”的号召,深入古丝路重镇甘肃酒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怀揣着“为丝路发展注入金融智慧”的初心与使命,支队队员们将足迹印刻于河西走廊的戈壁深处,将目光聚
2025年暑假
清华五道口实践队伍 出发!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2025年6月24日至7月1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五清泉语”支队响应学校“青春奋进现代化”的号召,深入古丝路重镇甘肃酒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怀揣着“为丝路发展注入金融智慧”的初心与使命,支队队员们将足迹印刻于河西走廊的戈壁深处,将目光聚焦于金色产业、蓝色科技与红色传承的交汇点。我们实践的内容从生机盎然的沙漠农业园,到砺剑苍穹的卫星发射塔架,再到服务实体的金融机构与发展前沿的市委座谈。八天行程紧锣密鼓,队员们力求在扎根大地的调研与思考中,探寻金融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与青春方案。
图为支队成员与农业专家合影
实践之始,支队队员深入金塔县多个乡镇、企业和产业园区,对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培育等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在走访金塔营泉沙漠生态农业园后感慨道,“当我们看到一座座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鳞次栉比,火龙果、小金瓜、人参果、西葫芦、彩椒等高端果蔬挂满枝头,很难想到,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
图为农户人工授粉
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队员们了解了营泉沙漠生态农业园的转型故事: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千亩荒滩蜕变为高端果蔬基地,居民在当地即可劳动致富。通过建设“五配套”养殖小区,当地发展高效大田制种,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互利共赢。同时,当地依托自然生态和特色产业资源,探索建立集农耕体验、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网红打卡一体的农时旅测示结点,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金塔县引进的天津研究院实验了近300个西瓜品种,研发小型、黄皮黄肉等品种,用高效节水灌溉和人工授粉技术,以“企业+农户”模式发展;上东沟村三组流转1200亩种小麦,邻设46亩试验田育西北干旱适应品种,用管道输水灌溉和统一管理;金塔兴农公司是辣椒全产业链企业,15个品种、3万亩地,年产15000吨干辣椒,带动5000户增收。新兴农业技术的活水“精准滴灌”,在昔日黄沙上点化出绿金产业链,让戈壁滩结出家门口的幸福果实。
图为农田远景
学习红色精神:
参访酒泉军分区与卫星发射中心
图为支队成员参观国防教育馆
为了更深入了解支持当地发展建设的历史精神,支队队员在酒泉市军分区深入学习部队驻守河西走廊的使命担当,了解其历史沿革、国防动员职能及在航天保障、应急处突、军民共建等任务中的突出贡献。支队参观了酒泉市军分区国防教育展馆,系统了解酒泉从汉代军事重镇到丝绸之路枢纽的历史脉络。在军分区历史馆中,队员们聆听官兵讲述军功往事——从玉门油田“铁人”王进喜的钻井故事,到404厂科研者隐姓埋名的坚守,酒泉大地上奔涌着“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的赤色长河。有过入伍经历的同学感触良多,他回忆起过往的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在其中的历练、成长与提升。队员们纷纷领悟到,正是军民一体将根系深深扎进这片土地,创业于此、奋斗于此、生活于此,才在无声耕耘中铸就了璀璨的发展篇章。
图为讲解酒泉市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支队参观了载人航天和“两弹一星”基地,深入了解基地的壮阔发展史和辉煌建设成就,以体悟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在此工作的清华大学02级校友向支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一代代载人航天火箭发射的全过程。在航天事业背后,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敬业奉献创造的奇迹,是国家凝聚战略科技力量铸就的脊梁。一代代先辈深深扎进这片土地,创业于此、奋斗于此、生活于此,岁月流转间,这些奋斗足迹与精神传承,最终凝练成独属于酒泉的精神印记。支队特别驱车来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地旧址,巍峨的火箭发射架屹立如初,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与传奇。支队成员们了解到“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它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是中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
图为支队成员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图为卫星发射旧址
甘肃银行&酒泉市委座谈会:
西部开发的金融文章
图为支队成员与甘肃银行领导座谈
为深入探究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支队成员赴甘肃银行酒泉分行开展座谈交流。如何用金融智慧贡献区域发展?这是支队成员们结合自身专业实践调研的重点。甘肃银行是“西北银行第一股”,金融服务覆盖甘肃14个市州及所辖县。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双方围绕风险管理、特色产业金融、普惠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在与甘肃银行酒泉分行的交流会中,支队成员了解到了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面对疫情冲击与经济结构性矛盾,分行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政银企合作,强化存量贷款管控与新增准入把关,综合运用现金清收、资产重组、核销、市场化转让等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为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调研为支队同学理解西部金融改革实践提供了鲜活案例。未来,支队将持续跟踪区域金融创新,为深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贡献学术力量。
图为支队成员与甘肃银行领导合影
金融发展仍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支持。因此,支队成员非常珍惜与酒泉市领导们交流的机会。在与酒泉市委组织部等同志们的座谈会上,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酒泉分局、中国人民银行酒泉市分行、团市委的同志们介绍了当地的发展战略、小微融资、信用平台建设、财政资金统筹与企业对接等工作进展,但当地仍然面临人才引进困难、招商引资不足、金融服务短板弱项突出等问题。支队队员们特别与相关负责同志就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将努力融会贯通,躬身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图为支队成员与酒泉市委市政府领导座谈
参访总结
八天时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五清泉语”支队从田间地头到科技中心,用脚步丈量酒泉大地,思考如何用金融智慧为丝路重镇的发展注入活力、如何为丝路重镇的新质发展奉献力量。
此次实践是清华学子在广袤西部书写青春答卷的生动缩影——目睹现代科技点沙成金的产业奇迹,感受“两弹一星”精神铸就的精神丰碑,更体悟到金融血脉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清华学子们将怀揣着这份来自丝路腹地的深沉感悟,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好红色文化,讲好酒泉故事、金塔故事,融会贯通于专业研习,躬身实践于时代征程,在“青春奋进现代化”的旗帜下,努力让今日在戈壁探寻的火种,点燃未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火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贡献清华力量。
供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五清泉语”实践支队
图片|单适之
文字|王天行 黄金
编辑丨白静
责编丨徐进
来源:清华五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