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生存现状分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15:09 2

摘要: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深入了解胃癌的生存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深入了解胃癌的生存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一、发病率与死亡率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占全世界的44%,居全球首位。同时,胃癌死亡率也相当高,在各种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2024年发表的“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显示,胃癌位于男性癌症死亡的第3位,位于女性癌症死亡的第4位。从年龄分布来看,中国的胃癌患者年龄分布呈现双峰特点,3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快速上升,80 - 84岁达到高峰,老年患者以男性为主,年轻患者中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地域上,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在一些沿海城市,由于饮食习惯中海鲜摄入较多,部分海鲜的加工方式可能存在高盐腌制等情况,加上沿海地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因素,导致胃癌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在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由于饮食结构相对单一,腌制食品食用频率高,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早期筛查和诊断难度大,使得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二、早期胃癌占比与发现率

与日本、韩国的50 - 70%相比,中国的早期胃癌不到20% ,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显示,自2014至2017年,我国早期胃癌患者占整体胃癌人群的比例从19.7%增加至20.9% ,虽有上升趋势,但仍有近8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发展成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发现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一些轻微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二是我国早期筛查体系尚不完善,胃镜作为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其属于侵入性检查,部分人群接受程度低,且高危人群的早筛普及度不够;三是公众对胃癌的认知不足,缺乏主动筛查意识。

三、不同分期的生存率

1. 早期(Ⅰ期):Ⅰ期早期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有90%以上 ,有的统计甚至高达95%以上,基本可以接近正常寿命。因为早期胃癌病变局限,尚未发生转移,通过手术切除等治疗方式,能够较为彻底地清除癌细胞,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2. 中期(Ⅱ - Ⅲ期):Ⅱ - Ⅲ期患者的肿瘤已经侵犯了更深的胃壁层次或扩散到附近的淋巴结,5年生存率大约在30%到70%不等 。此时治疗难度有所增加,除了手术切除,往往还需要辅助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但由于癌细胞可能已经存在微转移,治疗后仍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导致生存率有所下降。

3. 晚期(Ⅳ期):Ⅳ期患者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生存超过5年的概率通常只有百分之十几 。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较为棘手,癌细胞广泛转移,身体多个器官受到侵犯,患者的身体状况也较差,难以承受高强度的治疗。此时的治疗主要以姑息治疗为主,目的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总体生存时间仍在两年左右徘徊 。

四、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1. 治疗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的治疗方式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而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抗体耦联药物(ADC)等新型疗法不断涌现 。对于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抗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也成为局部进展期和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

2. 患者身体状况:患者的身体基础状况,如年龄、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会影响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好地承受手术、化疗等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生存率也更高;而老年患者或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高强度的治疗,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生存率也会降低。

3. 肿瘤类型:胃癌的病理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恶性程度不同。例如,“皮革胃”(Borrmann4型胃癌,弥漫浸润型胃癌 ),癌细胞像沙子一样在胃壁各层弥漫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且癌细胞侵袭能力超强,容易穿透胃壁侵犯周围器官,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手术很难切除干净,化疗效果也不太好,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一般只有5.7 - 13.8个月,5年生存率不到10% 。

五、与其他国家的对比

在全世界185个国家中,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首位 。与同样是胃癌高发地区的日本和韩国相比,我国的早期胃癌发现率明显偏低。日本全国推行40岁以上人群定期胃镜筛查制度 ,使得他们60%以上的胃癌能在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 ,远高于中国的约百分之三十五 。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完善的筛查体系和公众较高的健康意识。在治疗方面,各国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但我国在胃癌的精准治疗、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胃癌生存现状严峻,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早期发现率低,不同分期生存率差异较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加强胃癌的早期筛查,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知和主动筛查意识,完善筛查体系;进一步推进胃癌的精准治疗,加强新型治疗药物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胃癌防控策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来源:癌症放疗患者之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