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父母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把哭闹的宝宝哄睡了,轻手轻脚地准备把他放进小床,却在即将成功的瞬间——宝宝眼睛突然睁开,哭声再起。这一刻,多少父母内心是崩溃的!
育儿管家每天,和你不见不散
备孕|孕期|科学喂养|婚姻家庭|儿童心理|教育
当父母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把哭闹的宝宝哄睡了,轻手轻脚地准备把他放进小床,却在即将成功的瞬间——宝宝眼睛突然睁开,哭声再起。这一刻,多少父母内心是崩溃的!
为什么宝宝总是“一放就醒”?这背后其实有科学解释,今天就来为大家解开这个谜团,并提供实用解决方案。
一、为什么宝宝会“一放就醒”?
1.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
这是婴儿天生的自我保护机制。
当宝宝感受到下坠感或突然的声音刺激时,会突然张开手臂和手指,背部伸展或弯曲,然后常常因此惊醒。这种反射在4-5个月左右会逐渐消失。
2. 睡眠周期短浅
婴儿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约50-60分钟就会经历一个从浅睡到深睡再到浅睡的周期。在浅睡阶段,宝宝很容易被惊醒。
3. 温度变化
从父母温暖的怀抱转移到较凉的床铺,温度的变化足以唤醒敏感的小宝宝。
4. 安全感缺失
在父母怀里,宝宝能听到熟悉的心跳声、闻到熟悉的气味,感受到安全感。一旦分离,这种安全感的突然消失会让宝宝警觉起来。
5. 内耳前庭觉敏感
当位置发生变化时,宝宝敏感的内耳前庭会立即向大脑发出信号,导致宝宝惊醒。
二、破解“一放就醒”的实用技巧
1. 掌握放下的时机
等待宝宝进入深度睡眠再放下。如何判断?可以观察宝宝的表现:呼吸变得深沉规律、四肢完全放松、小手自然张开。通常需要抱睡20分钟左右才能进入深度睡眠。
2. 采用“升降法”
放下宝宝时,要保持自己的身体贴近宝宝,先让脚着床,然后是臀部、背部,最后才是头部。整个过程要缓慢进行,放下后不要立即抽手,保持片刻让宝宝适应。
3. 温度延续
在放下前先用热水袋或电热毯预热床铺(记住在放下前取出以确保安全),或者用父母的衣服作为床单,让宝宝闻到熟悉的气味。
4. 襁褓法
用襁褓巾包裹宝宝,模拟在子宫中被包裹的安全感,可以减少惊跳反射带来的影响。注意要“上紧下松”,让髋关节能够自由活动。
5. 白噪音
在宝宝睡眠时使用白噪音机或白噪音APP,模拟子宫内的声音环境,有助于宝宝保持睡眠状态。
6. 同床安全法
如果条件允许且注意安全,可以考虑采用安全的同床睡眠方式。确保床垫硬度足够,没有过多的枕头和被子,父母不吸烟、未服用镇静药物等。
7. 逐渐适应法
有时候可以尝试在宝宝昏昏欲睡但还未完全睡着时就放下,让他学习自己入睡的能力。这可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8. 注意腹部不适
如果宝宝除了放不下还有蹬腿、皱眉等表现,可能是肠胀气或肠绞痛。可以尝试飞机抱、顺时针按摩腹部等方法缓解。
三、记住,这只是阶段性的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明白“一放就醒”的阶段不会永远持续。
随着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惊跳反射减弱,睡眠模式成熟,这个问题自然会逐渐改善。
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案。养育宝宝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给自己和宝宝一些时间和耐心,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和谐的共处方式。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一个不眠之夜都是爱的付出,而这些辛苦终将化为宝宝健康成长的养分。
相信不久之后,你就能享受到宝宝整夜安睡的甜蜜回报!
▼妈妈喜爱文章精选▼
女人怀孕生个孩子有什么?几张图片告诉你顺产到底有多痛?顺产时,自然撕裂与侧切有什么不同…怀胎十月,孕妇的子宫会经历怎样的变化?这几张图说明了一切!维生素D和AD怎么选?听说吃AD会中毒,伊X新还能给娃吃吗?宝宝吹空调26°最好?儿科医生:错,想要娃不生病,得开这个温度!鱼油、鱼肝油、维生素D和维生素AD傻傻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B超看生男生女,满足孕妈妈各种好奇心最全!婴儿急疹、湿疹、口水疹、痤疮等10种皮肤护理,一篇文章全告诉你!宝宝出现这几种症状,可能是发育迟缓,千万别大意!(附0-7岁生长发育表)回复“口水疹”,学习如何预防口水疹;
回复“月子餐”,了解如何做月子餐;
回复“断奶”,查看如何隔奶(断奶);
回复“疫苗”,获取宝宝打疫苗指南;
来源:游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