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9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重点更新》发布,更新要点一文速览~丨ESC・高光纪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14:38 1

摘要:当地时间8月29日-9月1日,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5 ESC)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会议首日,备受关注的《2019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重点更新》(以下简称“2025指南重点更新”)重磅发布。基于当前的循证证据,该指南在《

当地时间8月29日-9月1日,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5 ESC)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会议首日,备受关注的《2019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重点更新》(以下简称“2025指南重点更新”)重磅发布。基于当前的循证证据,该指南在《2019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调脂以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八大章节进行更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实用的管理策略。

核心要点速览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联合发布的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重点更新,推荐使用新型风险预测模型(用于评估10年心血管风险的系统性冠状动脉风险评分2[SCORE2]和系统性冠状动脉风险评分2-老年人群[SCORE2-OP])。该模型可同时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风险,且在老年人群中应用更高效。

借助该风险预测模型,临床医生能够更精准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患者制定风险降低方案;必要时,可推动联合降脂方案的应用。

指南推荐进一步扩大他汀类药物的适用人群,涵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及化疗相关心脏损伤高风险人群。

经现有证据审查,尚未发现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可降低LDL-C水平并改善临床结局的补充剂或维生素,因此本次指南重点更新不支持使用膳食补充剂或维生素进行降脂干预。

此外,2025指南重点更新还就以下内容提供指导:新型降LDL-C药物(如bempedoic acid)的应用,这类药物或对无法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有帮助;降脂治疗在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指南更新一览

01

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其对血脂异常管理的意义

➤2025指南重点更新推荐采用新型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SCORE2与SCORE2-OP,该模型此前已被纳入ESC预防指南,将助力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适宜药物治疗方案。

➤该模型可预测10年内致命性与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风险,不仅能评估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死亡率),还可测算患者出现健康恶化的风险(发病率)。其中,SCORE2-OP是专为70-89岁人群定制的风险预测工具,更贴合老年群体的风险评估需求。

表1 心血管风分级

注:a:通常定义为>50%狭窄;b:如CAC评分>300;c:靶器官损害的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或神经病变。

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S,急性冠脉综合征;CCS,慢性冠脉综合征;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AD,外周动脉疾病;CAC,冠状动脉钙化评分;DM,糖尿病;T1DM,1型糖尿病;CKD,慢性肾脏病;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CVD,心血管疾病;FH,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TC,总胆固醇;BP,血压。

表2 基于总心血管风险及未经治疗状态下LDL-C水平制定的干预策略

图1 不同总体心血管风险分级下的LDL-C治疗目标

注:hs-CRP,超敏C反应蛋白;Lp(a),脂蛋白(a)。

表3 针对无明确CVD人群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推荐意见

*无已知临床ASCVD人群。

02

新型降LDL-C疗法

➤Bempedoic acid是一种口服小分子药物,通过抑制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CL)活性来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LDL-C。Bempedoic acid(单次给药剂量为 180 mg/天)单药治疗可降低LDL-C水平约23%,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时降低约18%,与依折麦布固定剂量联合使用时降低38%。此外,该药治疗可降低C反应蛋白,并且未使血糖正常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

➤英克司兰(Inclisiran)是一种小干扰RNA药物,可抑制PCSK9的合成,可作为PCSK9单抗(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的替代治疗选择。

➤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患者中,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疗效有限,可能不足以充分降低LDL-C水平。Evinacumab是一种抗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3(ANGPTL3)的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降低LDL-C的潜在获益,可使LDL-C水平降低近 50%。

➤需注意,不同个体对任何特定降脂药物或药物联合治疗的LDL-C降低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启动或调整任何降LDL-C治疗后,均需监测治疗效果。如2019年ESC/EAS指南所述,应在启动或强化降脂治疗后4-6周测量LDL-C水平。

图2 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不同药物疗法所实现的LDL-C平均降低幅度

注:BA,bempedoic acid;EZE,依折麦布;PCSK9 mAb,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单克隆抗体。

表4 降LDL-C药物治疗推荐意见

注:*依折麦布、PCSK 9单克隆抗体、bempedoic acid

03

ACS患者入院期间的降脂联合治疗方案

➤与现行2023年ESC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一致,2025指南重点更新建议考虑对所有ACS患者采取早期强化降低LDL-C策略,根据患者ACS事件发生前的降脂治疗情况,立即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在必要时联合使用一种或多种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非他汀类药物。

➤联合治疗的药物选择应基于所需的额外LDL-C降低幅度。目前有多种疗效和起效时间不同的药物及药物联合方案可供选择,以实现这种“早期强效”的治疗策略。

➤除ACS急性期治疗外,在启动或强化降脂治疗后4-6周应检测LDL-C水平,且强烈推荐长期治疗以将LDL-C水平降至推荐目标值。

表5 ACS患者的降脂治疗推荐意见

04

脂蛋白(a) [Lp(a)]

➤建议在每个成年人的一生中至少检测一次Lp(a)水平,可在首次血脂检查时进行,若之前已进行过血脂检查,可在下次血脂检测时进行。对于FH患者、早发ASCVD患者且无其他明确危险因素的人群、有早发ASCVD或Lp(a)水平升高家族史的人群、或风险水平处于中风险或治疗决策临界值附近以完善风险分级的人群,Lp(a)筛查尤为重要。

➤临床决策应考虑Lp(a)升高的程度和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对于Lp(a)水平升高且风险足够高的患者,应强烈建议其服用或继续服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

图3 Lp(a)水平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终生风险的关系

表6 Lp(a)检测推荐意见

05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表7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推荐意见

06

HIV感染者的CVD一级预防

表8 他汀类药物在HIV感染患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建议

07

化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的癌症患者

表9 接受癌症治疗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推荐意见

08

膳食补充剂

表10 膳食补充剂推荐意见

信源:

1. New guidance recommends a new approach to assess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reach treatment goals for lipid levels. ESC2025

2.2025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ehaf190,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f190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芳芳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