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鲜亮相上海,主厨带队秀厨艺,平台抢鲜合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8 11:28 1

摘要:8月26日的上海外滩夜色下,一份来自广东的“蓝色情书”,就这样大摇大摆地飘到了黄浦江边。这不是朋友圈发的小情诗,而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带着一群扎扎实实的海鲜新宠,组团亮相上海,给魔都的餐桌来了场实打实的“鲜”暴击。

8月26日的上海外滩夜色下,一份来自广东的“蓝色情书”,就这样大摇大摆地飘到了黄浦江边。这不是朋友圈发的小情诗,而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带着一群扎扎实实的海鲜新宠,组团亮相上海,给魔都的餐桌来了场实打实的“鲜”暴击。

眼看着七夕临门,广东趁着自家新鲜水产刚从伏休亮相,就把满载的鱼、虾、蟹、蚝,从大海一路送到江边,只为让上海的食客和采购们尝个鲜、抢个头彩。这一场“粤鲜粤好,沪上鲜享”的发布会,不走套路,直接用广东当季最新鲜的“拳头产品”做主角——章红鱼、金鲳、大黄鱼、海鲈鱼、鮸鱼、青蟹、生蚝……台上热气腾腾,台下也是人头攒动,现场气氛并不亚于春运抢票。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掌舵人刘棕会到场助阵,干脆利落地甩出一串“硬核数据”:2024年广东海水鱼养殖近100万吨,全国一半的海鱼都是广东户口;省里海洋牧场搞得风生水起,深水网箱数量全国第一。不是吹,这就是广东发展的底气。上海方面也不甘落后,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冯志勇捧场说,上海市场能吃能买,广东鲜品要做“破圈”的榜样,来到这儿肯定错不了。

现场阵容也不水,各路餐饮主厨、网红美食作家,拿着手机拍视频直播“开鱼秀”,手起刀落,热搜就翻上来了,接连掀起“爱ta,就请ta吃广东海鲜”的小高潮。上海的媒体人晏秋秋发话,“广东海鲜两个字,生猛!”用上海人的嘴巴为广东的海鲜在魔都市场站队,谁还敢说广东只是“糊弄饭”。

烹饪秀环节也是花活不断,什么“醉梦琥珀”、“爷叔熏鱼”、“海皇小笼包”,中西结合,海派碰上粤派,刀工和火候一较高下。尤其是湛江徐闻海域的生蚝被包装成“爱你一生一世”的浪漫信物,不只是撑场面,连旁边用岭南龙眼熬出的绿豆汤都跟着沾了糖分,甜蜜气氛拉满。

发布会上,广东的各路供应商轮番“推鲜”,一个个把自己带来的新鲜货介绍得明明白白:大黄鱼、石斑鱼、巴浪鱼、黄鳍鲷……个个身价不菲,又不是空口说白话,采购商一边现场品鉴,一边直接找负责人洽谈合作。美团、顺丰、京东等平台也都抓紧插队,准备和“广东开渔季”一起搞事情。广东海鲜还专门出了主题盲盒、文创产品,连吃带玩,广州味道变着花样在上海留下记号。

说到底,广东靠海吃海可不是白给的。从人工养殖到技术攻关,广东把大海当成良田深耕。自主突破大黄鱼、章红鱼等人工繁育,黄鳍金枪鱼也能堂堂正正人工养成。全省的深远海养殖装备手段全国数一数二,2024年海水养殖达到了376.83万吨,比去年多了两成,十年增长最快。放下网兜子,广东不只是卖鱼,更想卖品牌,“广东鲜品”成了招牌,让海里游的变成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

广东此番进入上海,显然不只是为了干巴巴卖个货,他们要借助上海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名声,把自己的“鲜”直接送到长三角各地。链接起经销商、零售商堆砌起广阔的新渠道,一边卖产品,一边卖故事,顺便帮广东海洋牧场产品站稳高端品牌的脚跟。至于传播这块,广东玩得也溜,不管是媒体联动带动热度,还是更新颖的内容讲述,都是想让“广东鲜品”成名成气候。

其实说白了,这一系列活动就像广东养了个大蓝仓,全国谁都能来参观选购。广东人把“北上广深吃海鲜”这个梗,直接升级成了“全国都吃广东鲜”,还顺便让“广东鲜品”变成一张接地气又高大上的新名片。上海的采购商们也不含糊,现场一波波签意向、下订单,把广东鲜品从黄浦江边带回家,顺带还拍了无数小视频、游记、测评啥的,分分钟在社交平台刷屏。

整个晚上,广东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成了主角。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海鲜展销会,更像是广东渔业从“卖土货”到“拼品牌”的跨越式转身。能端上魔都人民的餐桌,靠的不光是海产品的新鲜,更是一套系统的品牌打法、一手科技硬实力。广东人不光想着让上海人念念不忘他们的“生猛”,更盯紧了全国的消费升级,拼的是谁家的海鲜更地道、更有诚意。

这一切热闹的背后,是广东要在“蓝色粮仓”上闯出新路。渔业不再只是抽网子捞鱼,现代化养殖、品牌塑造、市场对接,再加上跨界合作和内容创新,让广东鲜品跳出原有圈层。媒体和市场的互动让这场秀既好看又好卖,广东用实际行动告诉同行,“卖资源”没前途,“卖品牌”才有未来。

所以,黄浦江边的浪漫七夕,广东海鲜和上海市场碰了个头,未来是谁抢鲜、谁赢口碑,这个答案早晚见分晓。

一筷子广东海味,唤醒的可不只是味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来源:阿新美食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