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头藏着不少门道。一份全国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中年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表现,却往往被误以为是“太累了”“岁数大了”。可惜,拖着不管,夫妻感情就真可能跟着下坡路走了。
说句实在话,夫妻之间的感情,有时候真不是靠“感情”两个字撑着的。你以为是性格不合、三观不同,其实可能是——肾出了问题。
中医说“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这可不是玄乎的说法,
里头藏着不少门道。一份全国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中年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表现,却往往被误以为是“太累了”“岁数大了”。可惜,拖着不管,夫妻感情就真可能跟着下坡路走了。
这个问题可不小。别看它听起来像是“隐私事”,其实是个摆在台面上的公共健康问题。肾虚不光是个“床上的问题”,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精力、情绪、免疫力,甚至影响工作效率和家庭稳定。要说它是生活质量的“隐形杀手”,一点都不夸张。
很多人对“肾虚”有误解,以为就是“肾不好”,甚至一听就联想到虚弱、阳痿这些词。其实中医里的“肾虚”,远比想象复杂。肾阴、肾阳、肾精、肾气,各有说法,各有症状,不分清楚就瞎补,很容易越补越虚。
有个老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调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话题,看看肾虚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影响夫妻感情,又该怎么调理,才能让这桩“家务事”不变成“烦心事”。
肾虚分阴阳,调理要对路。这话听着耳熟,但是真正明白意思的人不多。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它像是身体的“底火”,火候足,精气神就足;火一灭,整个人都蔫了。
肾阳虚的人,一般冬天特别怕冷,手脚冰凉,容易腰酸腿软,甚至小便频频。有人会觉得冷是正常,其实这是身体在敲警钟。
肾阴虚的人则是另一种表现,像是“火上来了”。晚上睡不踏实,舌头发红、口干咽燥,心烦易怒。这种人往往看着挺精神,其实是“虚火”在烧,底子早就空了。
最怕的就是阴阳两虚。这种情况常见于年纪大的人或者久病体虚的,表现为又怕冷又怕热,整天没精神,还动不动就出虚汗。要是再加上情绪波动大,那夫妻之间的摩擦就难免多了。
说到这咱再说个扎心的现象。有研究指出,中年夫妻感情淡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居然是“性生活频率下降”,而背后的生理根源,很可能就是肾虚导致的功能减退。这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近几年做的多项调研都提到的现实。
你以为是“感情变了”,其实是身体先变了。肾精不足,欲望自然减退,再加上疲劳、焦虑、失眠等一系列问题,夫妻之间的亲密度就像气球漏气,慢慢就瘪了。
这还不算完,肾虚还会影响情绪。中医讲“肾藏志”,志就是意志、情志。肾虚的人容易失去主见、意志薄弱,做事没头没尾,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哪怕另一半再体贴,也觉得“过不去”,这就容易出现情感隔阂。
说到底夫妻之间的感情,是靠身体垫底的。身体好,感情才有底气;身体虚,感情也跟着“虚”。这不是鸡汤,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但话说回来,肾虚也不是啥绝症,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不该成为夫妻之间的“禁忌话题”。关键是,得学会辨证调理,别一听“虚”就猛吃补药,那是拿火点油,越补越糟。
补肾这事,不能一拍脑袋就上鹿茸海马。你得先分清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精亏。中医有句话:“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意思是身体偏寒的要温补,偏热的要清补。张嘴就吃壮阳药,不分虚实,那就是“乱点鸳鸯谱”。
比如肾阳虚的,可以适当吃点羊肉、韭菜、桂圆、枸杞,这些偏温性的食材,能帮你“升火”。但如果是肾阴虚,这些吃多了就容易“上火”,这时候反倒要吃点百合、黑芝麻、山药、桑葚,养阴润燥。
中医调理讲究“以食为药”,不是让你天天吃药,而是教你怎么用生活方式去“慢慢补”。除了吃,睡眠、情绪、运动,一个都不能少。别小看这些,很多人就是因为拉夜班、常熬夜、常生气,才把肾给“掏空”的。
像现在不少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刷手机,熬夜到两三点,第二天靠咖啡续命。长此以往,肾气早就亏空。肾阳不足,晨起无力;肾阴不足,夜间心烦,你说这日子能过得舒坦吗?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了——肾虚和压力有关。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肾气老是处在“透支模式”。尤其是男性,心里有事又不说,越压越深,最后憋出毛病来。
这时候如果另一半不理解,还说你“怎么这么没用”,那感情自然就凉了。其实不是人变了,是身体“熄火”了。像老车一样,油门踩到底也跑不快,因为发动机虚了。
所以说要想感情不走样,得从身体抓起。调肾就是调根本。夫妻之间也该多一些理解,不光是情感上的,更是身体上的。你知道他是肾虚,就别瞎指责;你知道她是阴虚,就别老熬夜。
这才是“相濡以沫”的真义,不是互怼互怨,而是互相体谅,互相调理。
当然凡事都得讲究方法。中医调肾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场“持久战”。辨证施养、顺应时节、按需而补,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都不是白说的。
比如秋冬养肾,春夏养肝。冬天是“藏”的季节,这时候适合进补;夏天火旺,反而要“养阴”。你要是夏天猛补,容易“虚不受补”,火上加火,适得其反。
中医还讲“动静结合”。适当运动能生阳气,但不能过度。像那种一上来就猛练健身的,反倒容易伤肾。肾为先天之本,不耐劳。咱得像养老牛一样,慢慢养,细水长流。
别以为肾虚只是男人的事,女性也会肾虚,尤其是生育后、长期熬夜、节食减肥的人,肾气亏得特别快。女性肾虚会导致月经不调、脱发、怕冷、情绪不稳,夫妻感情也容易出问题。
所以调理肾虚,是两口子共同的事,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你来我往,互相关照,才是真正的“夫妻一体”。
说到底肾虚不是病,却能搞出一堆病。它像是地基,地基虚了,楼再漂亮也摇摇欲坠。调好肾,就是打牢生活的根基,也是夫妻感情不出岔子的“稳压器”。
日子是过出来的,感情是养出来的,身体是调出来的。别等到感情出问题了,才想起去调身体;也别等到身体垮了,才知道感情难保。
人这一辈子,说到底就两件事:过好每一天,照顾好身边人。肾虚这事,不丢人,也不可怕,关键是你有没有认清它、对付它、调理它的智慧和耐心。
要是真想夫妻感情稳如老牛车,就得从现在起,把身体这辆车的“发动机”养好。
你觉得肾虚是不是被我们忽视太久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或经历。
参考文献:
[1]王书成,王培军.中医肾虚与性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4,31(01):1-5.
[2]钟明辉,李文静.中医对肾虚证的辨证施治探析[J].中医药导报,2023,29(07):90-93.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知识科普,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本文无低俗内容,旨在传播科学健康理念,不涉及虚假宣传。如有疑问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岐黄张大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