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寺塔社区夏日活动架起新就业群体文化传承之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9 15:51 2

摘要:八月苏城,暑气蒸腾。在苏州地铁交汇处工作人员奔波不停,在989文化创意园中网络主播们的身影始终忙碌不息,新就业群体如城市血脉中奔涌的活力细胞,默默支撑着都市的脉搏与呼吸。8月20日,北寺塔社区党委携手平江街道团工委、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地铁、江苏创

八月苏城,暑气蒸腾。在苏州地铁交汇处工作人员奔波不停,在989文化创意园中网络主播们的身影始终忙碌不息,新就业群体如城市血脉中奔涌的活力细胞,默默支撑着都市的脉搏与呼吸。8月20日,北寺塔社区党委携手平江街道团工委、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地铁、江苏创元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等爱心力量,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丝艺一路守护‘新’ 清凉一夏去暑意”主题活动,以传统文化之韵编织清凉,以切实关爱之心守护奋斗。

丝路匠心承文脉

北寺塔社区组织优秀青年和网络主播群体,走进人民路太湖雪丝绸大厦,沉浸式体验千年姑苏的桑蚕传奇与现代丝绸的非凡魅力。在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陆慧婷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东吴丝织厂历史展区。黑白照片上,上世纪的女工们低头缫丝的身影与今日自动化生产线形成鲜明对比,翻开厂志,那些国民记忆中的百子被面,绽放全球的塔夫绸,江南文化基因的风景古香缎,闪耀着斑斓匠心。这场匠心接力,孕育了“立足一流,永不满足”的精神与信印。“原来我们苏州的丝绸曾沿着丝绸之路走到罗马,现在又卖到全球!”一位主播感慨道。在陆老师的引导下,大家步入“丝路”长廊,聆听从嫘祖养蚕到现代丝绸工业发展的壮阔史诗。纤薄如云、柔滑似水的各色绫罗绸缎,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令在场者无不惊叹于中华丝织技艺的巧夺天工。

轨交绿行传新风

活动的第二站是一场特别的“绿色出行分享会”。苏州地铁乐桥区域值班站长徐佳登上主讲台,身着制服的她以一组数据打开了话匣子:“苏州地铁日均客流量超百万人次,如果其中10%原本开车,每天就能减少205吨碳排放——相当于种了1万棵树。”她进一步解释,地铁运输效率是私家车的3倍以上,高峰期1号线每2分钟一班,极大缓解了古城交通压力。”

更引人共鸣的是她对新就业群体的贴心提示:“我知道大家赶时间,但偶尔换乘地铁既能省停车费,还能用APP扫码进站——我来教大家怎么操作。”现场,几位青年主播立刻掏出手机尝试,徐佳笑着说:“绿色出行不是拒绝奔波,而是更聪明地奔跑。”这次宣讲精准切合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对于高效、安全出行的需求,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出行便利度,让暖“新”陪在身边,落在心里。

蚕茧生花启新思

最令人心动的环节莫过于“蚕茧生花”手工体验。在太湖雪工艺师的悉心指导下,这些平日驾驭镜头的“新”力量们,屏息凝神,指尖轻捻,将洁白或金黄的蚕茧巧妙组合,塑造成一朵朵别致的茧花挂牌。沉浸其中,感觉城市的喧嚣和工作的压力都暂时远去,这份宁静和专注的时光弥足珍贵。“这不仅是一场手工体验,更是与苏州丝绸文化的一次零距离接触。”创元数码青年朱宸磊感叹到。缕缕蚕丝,缠绕的是对传统工艺的惊叹与敬意,更联结起新就业群体与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情感纽带。

合力赋能向未来

今年7月底,北寺塔社区、香花桥社区、创元集团联合在创元数码创立暖“新”阵地,社区为主播、物流从业者提供应急药品、共享雨具、女性用品等身边的关怀,公司在阵地开展每月常态化慰问。此次丝艺一路守护“新”活动,是北寺塔社区与创元数码新就业群体互动的第一步。“公司与社区合力,实现物质关怀与精神滋养并重。让我们的主播群体、青年们更了解苏州文化,感受老一辈丝绸人的韧性和定力。”江苏创元数码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张怡说道。

今后,北寺塔社区党委将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有效联动辖区文博单位、太湖雪丝绸、太湖窑等多元社会主体,不断扩大社区“朋友圈”,建立健全基层治理服务模式,精准细分服务受众,将服务点对点“输送”,让文化滋养“面对面”铺开。丰富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人群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升文化认同感与城市归属感。

酷暑终将退去,但城市对奋斗者的敬意与关怀永不降温。北寺塔社区此次的精心策划,以摸得着的“文化行”涵养精神,生动诠释了“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的治理温度。当主播在丝绸的柔光里为苏工苏作发出由衷赞叹,当缕缕蚕丝在指尖化为艺术之花——这份由“社企联动”共同编织的守护网络,便已深深融入姑苏城的肌理,持续为每一位为城市美好生活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注入前行的清凉与力量。

来源:环长三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