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校园结核病防护,这些事要记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11:08 2

摘要:新学年伊始,校园里满溢着青春朝气!为守护我们校园的健康,有效阻断肺结核传播。今天,咱们聊聊校园结核病防护重点。

校园结核病防护这些事要记牢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同学们:

新学年伊始,校园里满溢着青春朝气!为守护我们校园的健康,有效阻断肺结核传播。今天,咱们聊聊校园结核病防护重点。

1、为啥校园要特别留意“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最常见,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学生因学习负担重、免疫系统仍在发育、卡介苗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感染后易发病。学校作为密集场所,若存在传染源而未及时发现,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2、出现这些情况务必及时排查

结核杆菌感染后,身体会发“信号”,家长多留意孩子状态,同学也多关注自己。

咳嗽/咳痰超2周

尤其是痰中带血,别当“小感冒”,这是肺结核常见症状。

伴随不适

低热、盗汗明显、疲力、食欲下降、体重持续下降等,别误以为“累着了”。

特殊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长期关节/腰背痛等,也需警惕。

结核感染检测结果异常

需按要求去医务室或结核病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

温馨提示:出现以上情况,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3、学校的防控措施,请多配合

为什么学校要开展新生肺结核筛查?

学校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场所。开展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主要是为防止肺结核患者带病入学,造成传染,威胁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学校里出现确诊结核病例后怎么办?

治:确诊结核病后要积极按照医生的要求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

查:学校发生肺结核疫情后,会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开展结核病筛查,以发现潜在的患者和感染者,师生要配合学校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防:采取戴口罩、勤通风、减少人群聚集等措施预防感染。

安:学生和家长都要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恐慌心理。

成为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很高,都应该进行结核病筛查。

一是可以尽快发现结核病患者,开展规范化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的扩散;

二是可以发现潜伏感染者,并对高危人群(如γ干扰素、TST 检测阳性或强阳性)开展预防性治疗。

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主要包括:

1. 与患者在同一个教室学习的师生、在同一个宿舍居住的同学。

2. 与患者诊断前3个月至开始治疗后14天内在同一住宅接触达到7 天的家庭成员。

3. 其他与病原学阳性/重症病原学阴性/症状明显的病原学阴性患者在诊断前3个月至开始治疗后14天内在封闭空间直接连续接触8 小时及以上或累计达到40小时者,或与其他病原学阴性患者在诊断前1个月内累计接触达40小时者。

如果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时间超过3个月,则上述关于密切接触者的定义应更新为从症状出现时至开始治疗后14天。

为什么需要接受预防性治疗?

预防性治疗是目前预防结核感染者发病的唯一保护措施,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保护率最高可达90%。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及以上人群结核菌潜伏感染率为18%,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约5%~10%的结核菌潜伏感染者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约50%~80%的结核病患者是在感染后2年内发病的。

4.家校同心,护好孩子

确诊结核病后,一定要严格遵从医嘱,按时规律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90%及以上的普通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好的。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保证充足的营养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3)规律生活起居

来源:健康预防灵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