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调研分析报告。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据悉,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
8月28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调研分析报告。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据悉,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今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制造业企业占比达66.40%,其中化工企业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石油和化工企业数量占据榜单份额超过10%,有70余家企业上榜,18家化企进入前100强。其中,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18家,比上年度增加了6家;500亿~1000亿元的企业有21家。
按省份分,山东有26家化工企业上榜,浙江有15家上榜,江苏和福建分别有10家、6家上榜。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石油和化工行业)
从排名靠前化工企业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到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向精细化、一体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成为这些企业投资的重点。
1.
恒力集团
依托大连长兴岛 20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实现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恒力石化的主要产品包括PTA(精对苯二甲酸)、PX(对二甲苯)、PP(聚丙烯)、PE(聚乙烯)等。以原油为原料,通过常减压装置、煤油加氢精制装置等生产石脑油、煤油等初级产品。石脑油进一步加工生产PX、PTA等重要化工原料。康辉新材布局锂电池隔膜(南通、营口基地)、高端聚酯薄膜(苏州基地),产品应用于光伏、电子、汽车领域。恒力集团的生物基纤维布局以可降解聚酯材料产业化为核心,结合生物基改性聚酯纤维的专利技术,正逐步构建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绿色产业链。
2.
浙江荣盛
4000万吨/年项目PX、PTA 产能居行业前列,推动“炼油-化工-新材料”全链条整合。旗下永盛科技2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扩建项目已全部顺利投产,公司的聚酯薄膜年产能达到43万吨,位居国内前四。盛元二期50万吨/年差别化纤维项目,主要生产阻燃、功能性、免染纤维产品,也在积极推进过程当中。公司披露的在建工程仍有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以及金塘新材料项目等,均在稳步推进,公司差异化、高端化、绿色化产品矩阵不断拓宽。
3.
盛虹控股
盛虹聚焦高端聚烯烃材料、精细化学品、新能源、功能性纤维等领域,加快新能源、新材料及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和项目落地,重点建设了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单体规模全球最大的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等重大项目,丙烯腈、光伏级EVA、超细纤维等产品产能居全球第一。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生物发酵法生产PDO(1,3-丙二醇)技术,以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为原料,既解决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又较传统化学合成法提升了成本与环保优势。与此同时,盛虹还设立千万级纤维研发基金,重点推动防护用生物基纤维(如抗病毒纳米纤维)开发,不断提升医用材料性能。
4.
浙江恒逸
恒逸石化已形成800万吨/年炼化设计产能(文莱炼化项目一期)、2150万吨/年参控股PTA产能、1325万吨/年参控股聚合产能、30万吨/年PIA设计产能及40万吨/年己内酰胺参股产能,依托“炼油—芳烃—聚酯”垂直整合优势,实现从原油加工到化纤产品的全链条价值创造,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
广西钦州基地对接文莱项目,建设己内酰胺-聚酰胺一体化产业链,依托直航航线降低物流成本。总投资85亿元的产业链项目于2025年5月奠基,采用生物基环己酮技术,碳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40%,计划2027年投产,年产20万吨尼龙6切片。
生物基PTT弹性纤维量产,HMF/FDCA平台化合物研发储备未来聚酯升级技术;无锑聚酯纤维降低重金属污染。
5.
桐昆控股
桐昆股份通过与中科国生的技术合作,在生物基呋喃聚酯(PEF)纤维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公司以FDCA为关键单体合成的PEF纤维于2023年完成中试,部分产品已应用于服装领域。PEF材料具有高阻隔性,被视为PET的替代材料,在包装、纺织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2025年江苏基地新增30万吨/年阻燃涤纶长丝产能,采用AI视觉检测系统,产品氧指数达32%,用于新能源汽车内饰。
6.
利华益集团
60万吨/年PDH装置配套4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产品覆盖汽车部件、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碳三碳四深加工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重点发展丙烯腈、丁二烯等化工原料,延伸至 ABS、合成橡胶。2025年4月,8万吨聚甲醛项目开工,采用第三代共聚技术,产品耐温性达160℃,用于汽车齿轮箱部件,预计2027年投产。
7.
山东东明石化
作为山东第一大地方炼油厂,东明石化拥有1500万吨/年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近年来,在国内炼油化工领域“去油增化”的大浪潮下,公司聚焦烯烃新材料领域,陆续布局了“原油裂解制烯烃”、“E-POE项目”、“丙烷综合利用项目”、“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等。3月10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公示。5月16日,东明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40万吨/年FDPE(全密度聚乙烯)项目备案公示。
8.
弘润石化
业务涵盖炼化、仓储、物流运输、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在潍坊布局有青州烯烃绿色化工园区、滨海弘润新材料园区、滨海弘润仓储物流园区三大特色园区,建有亚洲面积最大的聚丙烯智慧化无人车间,可年产45万吨高端聚丙烯新材料。间二甲苯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是特种尼龙、绿色农药等产业的核心原料。2025年1月启动的青州项目涵盖正丁酸、润滑酸等产品,采用无溶剂合成工艺,VOCs排放降低90%,计划2026年投产。
9.
万达控股
万达控股在石化领域的转型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通过产业链闭环和技术突破实现传统产业升级。4000万标方/年氢能项目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重点项目,鸿丰化学500万吨/年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配套原油码头和仓储设施。5月,旗下宝通轮胎新增100万条年低滚阻轮胎产能,采用硅烷偶联剂技术,适配特斯拉Model3等车型,出口欧洲市场。
10.
传化集团
传化集团是一家全球化的功能化学公司,主要聚焦纺织、造纸、塑料与建筑四大行业。近日,在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总部,传化集团及旗下的传化智联、新安股份分别与全球能源巨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探索在中国、马来西亚边佳兰合资建设生产设施,生产和销售聚丁二烯橡胶的潜在合作可能性,以服务东南亚地区和全球市场;探索面向全球市场,在中国、东南亚区域内联合生产和营销有机硅下游特种产品及解决方案设施的潜在合作机会。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