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智关强国”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9 16:55 1

摘要:南海之滨,晨光初染。当拱北口岸“鲜活产品绿色通道”闸门徐启,数百吨鲜活果蔬水产便沿着这条“生命线”源源向南,为澳门送去最新鲜的滋养,跨境货车在港珠澳大桥上快速奔驰,单牌车从横琴口岸丝滑入区,国际巨轮在高栏港鸣笛起航……

南海之滨,晨光初染。当拱北口岸“鲜活产品绿色通道”闸门徐启,数百吨鲜活果蔬水产便沿着这条“生命线”源源向南,为澳门送去最新鲜的滋养,跨境货车在港珠澳大桥上快速奔驰,单牌车从横琴口岸丝滑入区,国际巨轮在高栏港鸣笛起航……

这血脉相连的图景,是拱北海关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的生动写照。“十四五”规划临近收官,一个个突破、一条条举措、一项项改革全面落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再添动能。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货运通关现场 林昌锋 摄

新企业的“定心丸”

8月28日,珠海某科技公司的仓库里,大批进口航材码放整齐。企业业务联系人蒋女士正忙着核对单据。“这批航材零件能这么快、这么省地进来,多亏了海关提前‘支招’。”几个月前,公司刚开展减免税业务,作为新手,她面对复杂的航材涉税号和多项的享惠清单,心里直打鼓:“零件千千万,一个归类错误,整批货就得卡住。免税优惠看得见,但怎么享受呢?”

拱北海关所属九洲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陈芝和同事们注意到了企业“成长中的烦恼”。“十四五”期间,航空产业发展势头猛,航空维修和航材保障需求迅猛增长,大量新兴企业涌入。“得扶一把!”陈芝介绍,海关针对难点,实施“智关强国”——“春风”行动,建数据库、“新、难、特”信息预审核,“定期+专项”风险分析,企业的一次申报成功率达95%以上;还用智能系统“扫”,发现企业该享没享的优惠,主动提醒补办;关长带队上门讲政策,前置辅导更精准;推广“ERP+快审”“一表多用”创新措施,近七成减免税申请实现即报即享。

“像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手把手地教,少走好多弯路。”蒋女士的眉头舒展开了。今年以来,拱北海关为关区航材企业办理减免税款超5000万元。

卡口的“智能速度”

“嘀”,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智能卡口的电子栏杆抬起时,易菲下意识看了眼手表,仅几分钟,满载基建物资、办公用品的货车流畅驶入区内,抵达生产车间。

易菲所在的迈仕渡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它的制造基地就坐落在综保区。“以前公司运转使用的物资、办公用品虽然只在区内使用,但进区都有复杂的申报流程,现在有新政策,申报负担减轻不少!”她指着车间,笑着比划道。

这种变化,源于海关“智关强国”“赋能”行动的“卡口分类分级管理”政策落地。拱北海关针对各类境内入区使用货物,将原本繁琐的申报流程浓缩为关键要素填报,为保税区物流按下了快进键。“要建成‘十四五’规划的‘现代物流体系’,集成高效是关键。”拱北海关所属高栏海关监管五科副科长孙晓男介绍,

直接让企业降本增效,是促进区内外生产要素流动的务实之举。

今年,迈仕渡通过简化填报要素方式累计申报了基建物资、办公用品等卡口登记货物151单,平均每单节约申报时长约半小时。“卡口畅通无阻,叠加‘区桥联动’优势,为我们抢出了集成电路的‘芯’机遇!”易菲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舌尖上的安全速达

在距离高栏港100公里的广东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溢鲜食品厂,凌晨时分的冷库依然灯火通明。

晶莹剔透的鲮鱼肉装在一箱箱白色保温箱内,无需经过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属地监管即可快速放行,登上澳门餐桌最快不超过两个小时。

“从2023年起,我们就开始适用拱北海关创新的供澳门冰鲜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溢鲜食品厂丁经理介绍,“两年多来,我们运往澳门的冰鲜水产品超过400吨,产品不再需要向属地海关批批申报,同一生产周期的鱼肉产品抽检一次即可,省时省力。”

丁经理提到的监管模式,是拱北海关落实“十四五”规划“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这一目标的创新成果。2023年1月,为解决内地供澳门冰鲜水产品批次多、品种杂、通关时效要求高的特点,拱北海关在全国海关率先开展“三联三同”监管模式,将出口环节监督抽检作业前移至原料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以同一企业、同一批原料、同一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作为批次监管单元,综合企业核查、风险监测等生产全过程多项要素,实施综合评定,实现风险可控下的快速验放。

今年,这一模式又成功复制推广到深加工食品领域,出口食品平均查检等待时间减少3个工作日,调味品、啤酒等食品成功实现“秒放行”出口。“这效率源于‘智关强国’—‘铸盾’行动,”中山海关副科长田子正说,“

我们在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内地美味安全直达澳门。”

大桥上的“包裹洪流”

8月29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以下简称“大桥口岸”)跨境电商出口查验平台X光机飞速运转,来自全国各地的跨境电商包裹正排着队“体检”。

这些“中国制造”将通过“大桥集货—港澳转链—丝路速达”模式,7天内送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菜鸟、希音、京东国际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也纷纷在此集结。

“现在这包裹每天数以万计,谁能想到几年前只有零星数量?”中业跨境供应链管理(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猛感慨,他的公司自2020年起就在大桥口岸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这几年业务量“蹭蹭”上涨,“今年以来,公司经大桥口岸出口的电商包裹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

为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积极发展丝路电商”任务目标,拱北海关实施“智关强国”—“丝畅”行动,核心就是促便利、提效率。“我们创新推出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对优质电商企业给予通关便利,探索实施跨境电商嵌入式智慧监管模式,升级监管设备,实现同屏比对智能化、查验分拣自动化,大幅提升跨境电商商品通关效率。”拱北海关隶属港珠澳大桥海关龚忠年科长介绍。

如今,日均超150万个包裹、货值逾6亿元的商品经港珠澳大桥畅达全球,这条智慧托举的“快车道”,正为全球贸易增加强劲动能。

文 | 记者 李旭 通讯员 曾海 刘文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