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细胞疗法Zemcelpro在欧盟获批用于治疗血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18:19 1

摘要:干细胞移植是某些血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获得合适的供体,如无法找到合适的匹配供体、患者可能已经存在会排斥供体细胞的抗体。虽然脐带血中的细胞不太可能被排斥,但这种来源的细胞数量也很少。一种源自脐带血的新型细胞疗法现已获得欧盟的批准,这项

干细胞移植是某些血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获得合适的供体,如无法找到合适的匹配供体、患者可能已经存在会排斥供体细胞的抗体。虽然脐带血中的细胞不太可能被排斥,但这种来源的细胞数量也很少。一种源自脐带血的新型细胞疗法现已获得欧盟的批准,这项批准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干细胞移植选择。

据ExCellThera Inc.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有条件批准Zemcelpro®用于治疗在清髓性预处理后需要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且无法获得其他类型合适的供体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成年患者。这是欧洲批准用于这一类患者的首个细胞疗法。此项决定授权Zemcelpro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挪威和列支敦士登上市。

关于Zemcelpro

Zemcelpro,也称为UM171细胞疗法,是一种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疗法,含有两种成分,即在UM171存在下扩增的CD34+细胞(该组分称为dorocubicel)和未扩增的CD34-细胞,每种细胞都来自同一个脐带血单位。UM171为(1R,4R)-N1-(2-苄基-7-(2-甲基-2H-四唑-5-基)-9H-嘧啶并[4,5-b]吲哚-4-基)环己烷-1,4-二胺二氢溴酸盐。

Zemcelpro的作用机制

Dorocubicel是一种冷冻保存的UM171扩增异基因造血祖细胞疗法,源自单个脐带血单位,可作为异基因干细胞供体来源。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扩增的CD34+造血干细胞的活性来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和免疫重建。

未扩增的CD34-细胞主要由CD3+T细胞组成,它们通过支持免疫重建并在移植后提供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发挥补充作用。

Zemcelpro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会迁移到骨髓,并在骨髓中分裂、成熟并分化成所有血液细胞谱系。成熟的细胞被释放到血液中,其中一些进入血液循环,另一些则迁移到组织部位,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骨髓来源的血源性细胞的血细胞计数和功能,包括免疫功能。

简而言之,是采用ExCellThera的技术,使用少量干细胞,在细胞培养中对其进行增殖,为缺乏合适供体的血癌患者提供所需的同种异体干细胞。该细胞疗法是一次性治疗、治愈性的。

关键临床研究概述

该批准基于证实了Zemcelpro能够诱导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的2期临床试验数据包。

两项开放标签、非对照、单臂研究(未与其他类型的供体细胞进行比较),评估了Zemcelpro对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项研究分别针对了高危白血病和骨髓发育不良患者(研究ECT-001-CB.002(002),n=30,和ECT-001-CB.004(004),n=30)。

另外还有3项开放标签、非对照、单组研究评估了Zemcelpro的安全性,这些研究未与其他类型的供体细胞进行比较:

一项针对缺乏标准人白细胞抗原匹配的家族性或非亲缘供体的血癌患者的研究(ECT-001-CB.001(001);

一项针对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研究(ECT-001-CB.003(003);n=18);

一项针对高危髓系恶性肿瘤儿童患者的研究(ECT-001-CB.007(007);n=12)。

为了评估Zemcelpro在患有需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成年患者(缺乏现成的合适供体)的代表性人群中的疗效,分析了来自研究002和004的汇总数据。重点关注在接受高或中度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后接受由小型脐带血单位生产的冷冻保存Zemcelpro的25名患者的关键人群。

小型脐带血定义为低于‘匹配成功&国家骨髓捐献计划/美国移植和细胞治疗学会(NMDP/ASTCT)’的单个脐带血移植的最小细胞剂量标准,即冷冻保存前的总有核细胞(TNC)和CD34细胞含量分别低于2.5×10⁷ TNC/kg和1.5×10⁵CD34细胞/kg。

在纳入关键人群的25名患者中,有24名患者接受了Zemcelpro输注,其中1名患者因运输失败而未移植。疗效通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终点进行评估。截至数据截止日期,002号研究和004号研究仍在进行中。

在意向治疗人群中中位随访时间13.3个月后,结果显示,在第42天中性粒细胞植入(定义为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500/µL)的患者有84.0%(21/25);在第100天血小板植入(定义为≥20000/µL)的患者有68.0%(17/25)。

在移植后立即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µg/kg/天),以最大程度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感染的风险的情况下,患者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20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40天。

在最坏情况分析中,移植后第42天未达到中性粒细胞植入或第100天未达到血小板植入的患者,包括未接受移植或因任何原因(非复发死亡或植入前复发)未能植入的患者,分别推断为在第42天或第100天失败,患者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25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48天。

试验中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感染、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植入综合征和肺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60.0%的患者报告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6.0%的患者报告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该疗法在18岁以下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在成人患者中获批时,儿科数据仅限于007研究中接受Zemcelpro移植治疗高危髓系恶性肿瘤的12名18岁以下受试者中的9名(6例为AML,3例为MDS)。Zemcelpro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88.9%和77.8%,中位植入时间为21.5天和48天。

参考来源:‘Zemcelpro® (UM171 Cell Therapy) receives EC authorization as the first and only cell therapy for blood cancer patients without access to suitable donor cells’,新闻稿。ExCellThera Inc.;2025年8月27日发布。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导,请咨询主治医师。

来源:香港济民药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