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郧西七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郧西县连续多年举办“七夕节”相关活动。今年5月,郧西“七夕文化”荣获“2025十大年度IP”称号,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三星堆遗址”等现象级文化IP同台领奖。
.
8月28日晚
十堰市郧西县文体中心
歌手阿牛、辛晓琪等大咖
轮番登台开唱
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
主题文化活动示范活动
正式启动
8月28日,郧西县文化体育中心《星河筑梦·家国同心》演出现场。刘昆/摄
“郧西七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郧西县连续多年举办“七夕节”相关活动。今年5月,郧西“七夕文化”荣获“2025十大年度IP”称号,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三星堆遗址”等现象级文化IP同台领奖。
如今
这份亮眼的文化名片
正悄悄转化为惠及民生的“甜蜜经济”
▼
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5.08%
8月27日晚,行走在郧西县城,鹊桥、金梭桥、七夕广场、喜鹊长廊等七夕元素随处可见。每一处都是游人如织,散步的、跳舞的、拍照打卡的……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受七夕与暑期叠加效应的影响,目前景区日均接待量超过1500人次。”五龙河景区工作人员肖燕介绍,游客在景区可沉浸式感受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参与民俗互动、拍照打卡,景区还推出七夕祈福、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
8月28日,来自国内外的77对新人在郧西县参加集体婚礼。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峪 邹斌/摄
郧西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全县着力打造“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旅品牌,建成14家A级旅游景区。今年以来,郧西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5.0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6.47%。
“七夕链”相关企业超110家
8月28日,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湖北七夕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茶香扑鼻,工人正将发酵破壁后的红茶摊开散热,随后送入烤箱烘干。
“今年已生产红茶3万斤,预计全年产值达35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王华建介绍,公司的红茶起名“七夕美人茶”,就是为了传播郧西七夕文化。
图/郧西发布
七夕前后,位于郧西县城关镇天河金街的中国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愈发热闹。喜鹊水杯、文化U盘、水晶镇尺等七夕主题产品成为抢手货,店员们不停打包、补货。
“近3天已售出商品1万余件,销售收入达90余万元。”该馆负责人陈萍说。
丰厚的七夕文化土壤,为郧西县“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郧西县推动七夕文化与文创产品深度融合,将喜鹊、牛郎、织女等七夕元素贯穿文创产品开发全过程,推出《三书六礼》婚俗系列、《七喜人生》城市商旅伴手礼盒系列产品。同时,大力整合农文旅资源,开发“七夕故柿”“七夕艾”等产品。
截至目前,郧西县“七夕链”相关文化产业企业超110家,注册商标120余个,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这个七夕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