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鼻炎会得鼻咽癌?耳鼻喉医生解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19:49 1

摘要:最近网上有个博主分享的个人经历引起了很多鼻炎人的担忧:“老公是长期鼻炎人,4月初发现颈部有包块,去医院通过CT检查疑似鼻咽癌……”,很多人认为“长期鼻炎会得鼻咽癌”。

流言

“长期鼻炎会得鼻咽癌”

最近网上有个博主分享的个人经历引起了很多鼻炎人的担忧:“老公是长期鼻炎人,4月初发现颈部有包块,去医院通过CT检查疑似鼻咽癌……”,很多人认为“长期鼻炎会得鼻咽癌”。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影响鼻咽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不良生活习惯,EB病毒的感染可能是鼻咽癌最常见的致病因子。除此之外,长期食用咸鱼、咸肉、咸菜、咸蛋和发酵黑豆等传统腌制食品,也会增加鼻咽癌的风险。

关于“鼻炎与鼻咽癌”之间的关系,根据现有研究,只有首次诊断耳鼻咽喉疾病的年龄较小以及未经治疗的鼻息肉与鼻咽癌有关联,以及,两者可能是“因果倒置”的关系,即并非鼻炎导致鼻咽癌,而是鼻咽癌的一些早期症状,与鼻炎的表现一致。

最近网上有个博主分享的个人经历引起了很多鼻炎人的担忧:“老公是长期鼻炎人,4月初发现颈部有包块,去医院通过CT检查疑似鼻咽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期鼻炎,真的会得鼻咽癌吗?

先别着急“对号入座”

来了解下鼻咽癌

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的上皮性癌,常见于鼻腔后方的咽隐窝。

鼻咽部的位置。图片由AI生成后进行了标注


影响鼻咽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不良生活习惯:

1

遗传因素

鼻咽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相比没有一级亲属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有该家族史的个体罹患鼻咽癌的风险将增高 4 倍以上。HLA 基因已被广泛认为是影响鼻咽癌风险的重要基因位点,另外 MDM2 和 CDKN2A 等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也可能和患鼻咽癌的风险有关。

2

病毒感染

EB 病毒(全名叫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是世界上最普遍存在的病毒之一,全球超过 90% 的人感染过它,且大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但 EB 病毒在几乎所有鼻咽癌患者中都能被检测到,在鼻咽癌流行地区,约 96% 的鼻咽癌发病被归因于 EB 病毒。因此,除遗传因素外,EB病毒的感染可能是鼻咽癌最常见的致病因子。

也有研究发现,除 EB 病毒外,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病原体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病存在相关性,但仍需更多的验证。

3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

吸烟是鼻咽癌的一个确定病因,尤其在低风险人群中更为明显。患鼻咽癌的风险随着吸烟强度、持续时间、累积吸烟量以及开始吸烟年龄的提前而增加。吸烟者患鼻咽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 32% ,如果每天吸烟超过 16 支,此风险会飙升到 67% 。而戒烟却可适度降低患鼻咽癌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饮食

中式咸鱼通常被认为是诱发鼻咽癌的一个因素。长期食用咸鱼、咸肉、咸菜、咸蛋和发酵黑豆等传统腌制食品,会使致癌物质 N-亚硝胺在体内聚集,导致鼻咽癌风险增加。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一因素的致病作用正在减弱,可能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咸鱼制作方法的改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

口腔卫生

口腔健康状态差和口腔微生物组失调,也被认为是可能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口腔健康不良指标(如补牙≥ 3颗)会增加鼻咽癌的患病风险,而高频刷牙(≥ 2次/天)则有助于降低风险,但目前的结论仍需要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

鼻炎和鼻咽癌有关系吗?

回到之前的问题,鼻炎等耳鼻咽喉疾病会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吗?我们来看看相关的研究是怎么说的。

一些研究发现,耳鼻咽喉疾病(包括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鼻息肉)均与鼻咽癌风险增加相关,但是,当研究人员排除了首次诊断耳鼻咽喉疾病不到5年的个体之后,风险关联性就大大减弱了,只有首次诊断耳鼻咽喉疾病的年龄较小以及未经治疗的鼻息肉与鼻咽癌有关联。

鼻咽癌患者可能出现涕血,耳鸣,头痛,鼻塞,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视力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和鼻炎、鼻窦炎等常见耳鼻咽喉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所以,耳鼻咽喉疾病与鼻咽癌之间的正向关联,很可能存在反向因果的影响,即耳鼻咽喉疾病的症状可能是鼻咽癌的前期表现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无定论,确实也不能完全排除耳鼻咽喉疾病与鼻咽癌风险增加相关,但对于还不确定的事情,我们没必要过分焦虑,反而应该聚焦真正的危险因素。

科学预防,远离鼻咽癌

1

调整生活习惯

少吃腌制食品:传统的咸鱼、咸肉偶尔尝尝即可,别让童年味蕾的记忆变成健康的隐患。

戒烟并做好口腔护理:主动戒烟,每天刷牙≥2 次,定期洗牙,别让口腔菌群“助攻”致癌。

2

高危人群主动筛查

广东、广西、福建等鼻咽癌高发区人群或有家族史者,建议定期做 EB 病毒 DNA 检测。

3

有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在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鼻出血:特别是反复出现的涕中带血或回吸性涕血;鼻塞:开始时单侧鼻塞,且逐渐加重,甚至发展为双侧鼻塞;听力下降、耳鸣:尤其是反复出现单侧分泌性中耳炎;单侧头痛;颈部无痛肿块

若以上症状同时还伴有 EB 病毒抗体阳性;有鼻咽癌家族史;暴露于吸烟、腌制食品等危险因素时更应提高警惕。

正常鼻咽部(左)鼻咽癌(右)

总而言之,不用因为得了鼻炎就整天担心会得鼻咽癌,但一定要注意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照“谣”镜

这类谣言的特点是,利用大众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引发焦虑情绪。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很多患者长期受其困扰。而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听到“鼻炎会发展成鼻咽癌”这种说法,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担心自己的病情会恶化。部分谣言还可能会引用一些医学研究的部分内容,但断章取义,曲解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2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杜云,张超,冯瑞梅,等.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9):1237-1246.

[3]Chen YP, Chan ATC, Le QT, et 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Lancet. 2019 Jul 6;394(10192):64-80.

[4] Xiao X, Zhang Z, Chang ET, et al. Medical History, Medication Use, and Risk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m J Epidemiol. 2018 Oct 1;187(10):2117-2125.

[5]Su ZY, Siak PY, Lwin YY, et al. Epidemiolog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urrent insights and future outlook.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24 Sep;43(3):919-939.

[6]Wang Y, Koh KK, Chua E,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sinonasal inflammation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Otolaryngol. 2024 Mar-Apr;45(2):104206.

[7]Bray F, Colombet M, Aitken JF, et al. editors (2023),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 Vol. XII (IARC CancerBase No. 19). Ly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Available from: https://ci5.iarc.who.int.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杨建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

审核丨潘战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来源:科学辟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