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晚,泡泡马特再度贡献“名场面”,数万消费者守在手机前,抢购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这款单价79元,整套售价1106元的系列,线上销售可以用“一分钟售罄”形容。
过去两年,潮玩圈的“顶流”是谁?答案似乎没有悬念:泡泡玛特。
8月28日晚,泡泡马特再度贡献“名场面”,数万消费者守在手机前,抢购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这款单价79元,整套售价1106元的系列,线上销售可以用“一分钟售罄”形容。
在某二手平台,记者发现,已有不少卖家提前发布代抢订单,且价格不一,单只迷你版Labubu价格最高已冲上300元/个,部分卖家开出的一整套(14只)的代抢费用甚至达到2699元,较官方原价已翻倍。
在另一个潮玩二手交易平台已有700余件迷你版LABUBU“在售”,已成交251件,成交均价为1920.77元,成交数据显示,有用户以2580元成交整端。“求购”用户出价意愿为整端盲盒付费价格在1300元至2150元不等。
此外,隐藏款更是被炒出“天价”。页面信息显示,单个盲盒“隐藏款-爱心”原价79元,在售的最低价为679.5元,更有两位用户分别以1188元和1100元成交。
虽然此次推出的是小一号的迷你版,但Labubu在市场被追捧的热度可见一斑。
在今年6月的一场拍卖中,一只高131cm的薄荷色Labubu在永乐春拍中以108万元成交,刷新潮玩拍卖纪录。
在泰国,Labubu甚至被官方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并获得部长级接机待遇。
Labubu的爆火直接托举了泡泡玛特的市值。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两倍,达到138.8亿元,净利润暴涨近4倍,其中,Labubu家族单品贡献超三分之一的营收,达48亿元,超过了迪士尼《冰雪奇缘》2023年约40亿元的衍生品收入。
Labubu是谁,为何如此有魅力?
Labubu 是香港插画师龙家升(Kasing Lung)创作的角色,源自其“THE MONSTERS”系列中的北欧森林精灵形象,尖耳朵、大眼睛、9 颗尖牙,外形怪异,有强烈个性,有玩家初见时,甚至有些“劝退”。
不过,有心理学专家在Labubu的身上看到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丑萌效应”:当人们反复接触非传统审美时,会逐渐“驯化”,从最初的不适转化为“丑得可爱”。
从市场反响看,Labubu的扭曲比例和怪诞笑容,反而让不少消费者找到一种与自己“反常态”的情绪共鸣。
龙家升本人曾说,“Labubu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努力、热情、富有情感”,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它被不少玩家视作“心灵安慰剂”,社交平台上,“看到Labubu丑萌的笑容,心情会被治愈”的留言屡见不鲜。
而明星效应则大幅放大了这一情感投射,韩国女团成员Lisa、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国际明星纷纷携带Labubu出镜,国内艺人刘亦菲、舒淇也先后“晒娃”。这种跨国、多圈层的背书,让Labubu的“丑萌”变成全球性的流行符号。
盲盒营销与社交工具
泡泡玛特凭借“潮玩IP+盲盒”模式,成功将玩具转化为具有强烈社交属性的消费品。
例如如迷你版Labubu隐藏款概率为1:1682,玩家抱着“再抽一次”的心态沉浸有心理学专家表示,开盒时的紧张与揭晓时的狂喜,本身就是一种“情绪体验”。
这种盲盒玩法不仅刺激购买欲望,还催生了二级市场的活跃。例如,2019年隐藏款“山椒鱼”在二手平台一度被炒至万元,2021年“草莓脆饼”从原价59涨到闲鱼挂价3000元,对部分人来说,Labubu不仅是玩具,还是理财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Labubu成为了一种“社交工具”,在朋友圈或小红书上晒出稀有款,能够帮助玩家在圈内成为焦点,成为潮流圈层的身份符号,受到更多关注。
泡泡玛特还充分利用小红书、抖音、微信等社交媒体,构建了由用户原创内容、网红代言和开箱直播组成的传播生态。社交媒体上,无数“盲盒开箱”、“Labubu包包挂件”等内容充斥,形成强烈视觉效应,不仅增加了品牌曝光度,还促进了产品销售。根据TikTok的分析数据,全球有超过100万条帖子关联#labubu标签。
花式联名绑定潮流文化
Labubu通过多次跨界联名持续拓展影响力。
与海贼王、可口可乐等IP的合作丰富了内容叙事。
与优衣库的联名则成功打入日常穿戴领域,以79元的亲民价格实现高频曝光。
更高端的合作如LV、Sacai等,则提升了品牌的溢价能力和艺术调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跨界,Labubu不再局限于潮玩,而是进入“穿戴经济”和生活方式赛道,这种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保证了它的持续话题度。
资本推手与市场扩张
Labubu的商业成功直接反映在泡泡玛特的财务表现中。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其中Labubu家族贡献超三分之一,泡泡玛特市值突破4300亿港元,股价年内涨幅超过300%,基金持股机构从2023年底的13家激增至2025年二季度的286家,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模式的高度认可。
同时,泡泡玛特加速全球化布局,财报显示,泡泡玛特海外市场(亚太、美洲、欧洲)总收入超过55.9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已达40%,其中美洲区营收增速超十倍。
从艺术家笔下的小怪物,到拍卖场上的百万藏品;从79元的盲盒,到数千亿市值的资本宠儿,Labubu满足了年轻人“丑萌”的情绪表达,借助盲盒与联名成为社交货币,又在明星与资本的推动下登上全球舞台。
来源:湾区财经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