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采用的方式无非就是虐客营销,高高在上,甚至是反智手段,比如,我们的价格一点不高,你买不起,是你的收入太低了。
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的视频上热搜了!
这到底咋了?动不动就有企业和商家出来教育消费者;
基本上都是一些网红品牌,或者是一些高端品牌。
他们采用的方式无非就是虐客营销,高高在上,甚至是反智手段,比如,我们的价格一点不高,你买不起,是你的收入太低了。
之前一个高端餐饮品牌的副总就说,5000月薪吃不起他们的饭。
著名网红一个卖美妆的主播怒怼粉丝,99元的眉笔你都嫌贵,你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的收入太低了,而不是抱怨产品买得贵。
还有一位著名房地产专家痛骂网友买不起房子,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工作不努力;
如果能赚更多钱,房子的价格再贵你也能买得起。
听听,这样的观点和言论,还少吗,仿佛品牌就是要贵,高端化是一些问题解决的根本;而你们买不起吗,都是自己的问题,你们不努力,你们躺平了,能怪谁?
还记得某位经济学大师的名言吗,高端一定打败低端。
凡此种种,如果是放在几年前或者10年前,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奢侈品大卖,高端定位层出不穷,一包槟榔都要卖到几百元,甚至千元,你走在路上,看到的都是XX高端品牌领导者,还记得那些香烟品牌吗,动不动就是千元一条,但还是大卖,为何,经济好啊,大家有钱,有信心,敢于消费,现在呢,据专家统计,大量的高端品牌销售不振,奢侈品都是全下销售下滑,而餐饮类的尤为明显,你要知道,高端餐品和茅台之类可是风向标啊。
第一,百果园问题在哪里?
去年,营收百亿,亏损4亿,每天关店5家,市值从百亿,跌到只有26亿。
百果园的问题,其实还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产品和价值匹配的问题;
高价策略显然是碰到问题了,价格和价值的匹配也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
经济好的时候,你宣传高品质,品牌高端定位,消费者是能接受的。
但如果经济不那么好的时候,这样的高溢价策略显然就是失效的。
我之前经常在百果园消费,那时候产品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服务也很好;
尽管价格贵,但还能接受,毕竟品质、口感还是第一位。
但后来确实是品质有下降,特别是服务态度上有很大问题,你要半个西瓜,能不能切一半,他说不能,这里有半个,从那一次开始,我就再也没有去过白果园了。
后来路过这家店,很大的一个店啊,关门了,问了一下,原来搬到旁边一个小店去了,从七八十平米,变成了二三十平米,再过了几个月,这个小店面也倒了。
他们店长说了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这个小区消费能力不行,特别是一期的业主,没有消费能力。
当然,这可能也是房价太高了,几百万一套房,买了房,掏空了几个钱包,没能力消费贵的水果;你想想,去百果园,哪一次消费不是过百的??
从他们店长这个的言论你也可以看出,跟他们老板的思维是很一致的。
他们的水果很贵,很好,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心底里很看不起消费者。
面对这样的一个大众消费品,你不适应消费者和消费需求,你要去教育消费者,花大价钱买水果,我想乔布斯都不敢这么干啊,你以为你是无可替代的产品吗,能改变世界?
要适应消费需求还是要改变观念,你有这个能力改变消费观念么?
我个人以为,教育市场和消费者的事情,一般企业还是不要去做,根本解决不了。
第二,品牌一定要高端化?
品牌高端化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大陷阱。
品牌高端化,一直是很多做品牌的企业的执念。
我以为,如果强行进行品牌升级,而不是靠产品和服务,这个高端化就是一场致命的豪赌,你看看多少高端品牌执念,想成功就能成功吗?
而那些老老实实做产品的,通过爆款产品,很短时间就实现了品牌升级,高端化成功了。
我还看到,很多新能源汽车也纷纷打出品牌高端化的想法,比亚迪也说自己要品牌高端化,其实,这些都是有前车之鉴的,那些出来就说自己很高端 ,现在成功了吗,蔚来不也在推新品牌吗?
单纯要实现品牌高端化,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尤其是电车,你看特斯拉;
从来没有说是高端品牌,更没有为了实现所谓品牌高端化,推出几个品牌进行区隔;现在我看到的现状,小米汽车,一款产品实现品牌升级;
因为之前手机的定位太低造成的,而汽车这一战,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
相当不错的一次战役,而是通过汽车回到了品牌的基本面。
我还是以为,比亚迪完全不需要焦虑高端化的问题。
再回到百果园,你一个做水果的,也是大众消费,整个市场占有率1%都不到,
还远远不到高端化差异化的阶段,不是吗。
占据10%或者以上的市场再说吧,再考虑高端,中端和低端,也为时不晚。
第三,产品如何面对消费需求的变化;
高端定位和高溢价策略要变了!
就连新能源汽车的鼻祖,贾跃亭都改变了,不搞奢华品牌定位;
而推出了高体价比的产品了,我觉得这个定位适合百果园。
就是要有完美的口感,追求消费者的极致体验,价格不一定是最贵的。
消费降级,产品的品质不要降级是对的,你的服务不降级,也不要追求扩大增长,而是强化供应链的管理,优化店铺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这样才能在这个艰难时刻找到持续盈利之道!!
做好产品,服务,加强供应链的掌控,大量的事情可以做;
消费降级,还是吧规模做上去,1%的市占率太低了,空间很大,何必要做高价,把99%的市场挡在门外?
我记得一位大佬说,面对巨大的市场,你说自己有逼格,就是把自己逼进一个小格子里面,出不来了。
确实啊,巨大水果市场,何必要定一个高价,把自己和消费者搞得如此狼狈呢!
来源:老蒋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