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科技营商‘软环境’、打造创新驱动‘硬支撑’”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台儿庄区科技局局长马伊娜在发布会上介绍,台儿庄区科技局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通过服务升级、技术赋能、政策协同等,助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9日讯 8月29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科技营商‘软环境’、打造创新驱动‘硬支撑’”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台儿庄区科技局局长马伊娜在发布会上介绍,台儿庄区科技局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通过服务升级、技术赋能、政策协同等,助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从“单点培育”到“生态构建”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优化梯度培育机制,实现“精准滴灌”。全面摸排全区科技型企业资源,建立以知识产权保有量、成果转化率为核心指标的梯度培育体系,实施“一企一策”个性化辅导,建立全周期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形成“全面筛查-精准孵化-动态管理-政策扶持”的闭环培育模式。目前已指导84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4%、100%,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加速构建创新平台矩阵,搭建“技术中枢”。聚焦区域主导产业需求,加速布局省、市、区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的“一站式”支撑。今年新建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全区拥有省市级平台90个,为锂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11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构建起“省级示范、市级联动、区级落地”的梯次化创新平台格局,形成我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从“闭门研发”到“开放合作” 拓展深化合作机制
推动“双链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举办2025年科技创新赋能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作主旨演讲,发布“科技政策12条”,现场签约16个校企合作项目,为校企合作搭建高层次平台。组织区内企业与上海交大、吉林大学等开展产学研交流活动12场次,推动良安农发集团与吉林大学、天耀新材料与武汉纺织大学等加强技术合作,不断深化“高校技术供应链”与“企业产业应用链”融合。
依托“双区合作”整合创新资源。全面落实强县产业帮扶弱县推动跨越提升的若干措施,主动与黄岛区科技部门建立“帮扶联动”机制,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黄岛区实践锻炼,学习先进科技服务经验。加强与中国科学院青能所、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技术项目合作,推动一唯自动化、瑞朗电气等企业在黄岛区设立“人才飞地”,加速黄岛区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向台儿庄区流动。
从“自主攻关”到“政策赋能” 抢抓政策实施契机
锚定项目攻坚,聚焦重点领域突破。组织实施“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型复杂零件机器人加工技术”等10个科技攻关项目、“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5个成果转化项目,项目实施后预计新申请专利48个、新增营收4.2亿元,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加速发展。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12家企业争取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资金637.6万元,企业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产业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深入实施“一扩三新”行动,聚焦台儿庄区“锂机材纺纸”五大主导产业,牵头生态造纸产业新签约、开工过亿元项目3个,助力传统产业向新逐绿加快发展。加大金融支持,破解“融资难”痛点。发挥“科融信”平台科技增信服务功能,将企业的“科技报表”转化为“财务报表”,指导92家企业入驻科融信平台,申请科技增信评价企业28家。组织14家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总额达7400万元,帮助12家企业获得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省市级贴息补助资金88.1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闪电新闻记者 李环宇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